一种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951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通常被用于各种移动终端中,用于传输信号,例如传输控制信号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用于控制显示屏显示。但是现有技术的FPC通常由于被完全固定而出现当移动终端跌落变形时无法跟随变形而顶到显示屏的情况,从而将会引起显示屏产生白团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该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包括:中框;柔性电路板,设置在中框上,柔性电路板分别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以及控制元件电连接,用于将控制元件发出的控制信号传输到显示屏中,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接地元件,接地元件设置在中框和柔性电路板之间,接地元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粘贴剂,接地元件通过粘贴剂将柔性电路板的其中一侧固定在中框上,以通过将柔性电路板接地,从而实现显示屏接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包括前文的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将接地元件设置在中框和柔性电路板之间,接地元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粘贴剂,接地元件通过粘贴剂将柔性电路板的其中一侧固定在中框上,以通过将柔性电路板接地,从而实现显示屏接地。由此,在移动终端发生掉落等情况而产生变形时,未被接地元件固定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侧则可以跟随掉落等情况而变形或运动,给柔性电路板提供了活动的条件,从而防止了柔性电路板顶到显示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沿着AA’虚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需要进行接地,现有的技术方案通常是通过一个导电布来将与显示屏电连接的FPC接地来实现显示屏的接地。而现有的方案中,导电布通常将FPC的两侧都粘住,使得FPC的两侧无法活动。这就导致在移动终端跌落变形时,FPC会向显示屏的方向伸缩变形而顶到显示屏,从而显示屏会产生白团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的接地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请参阅本申请提供的以下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接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沿着AA’虚线的剖面示意图。首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包括显示屏11和对显示屏11进行接地的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12。其中,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12包括中框121、柔性电路板122以及接地元件123。

柔性电路板122设置在中框121上,柔性电路板122分别与移动终端10的显示屏11以及控制元件(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用于将控制元件发出的控制信号传输到显示屏11中,以控制显示屏11的显示。如图1所示,柔性电路板122与显示屏11分别是设置在中框121的两侧面上。中框121包括压板1211,柔性电路板122设置在压板1211上。并且压板1211上开设了一通孔1212,柔性电路板122的其中一部分通过通孔1212与显示屏11电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接地元件123设置在中框121和柔性电路板122之间,具体可设置在压板1211和柔性电路板122之间。接地元件123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粘贴剂,接地元件123通过粘贴剂将柔性电路板122的其中一侧固定在中框121上,以通过将柔性电路板122接地,从而实现显示屏11接地。

应理解,本实施例可将接地元件123与柔性电路板122中的地线电连接,并通过与中框121进行电连接以将柔性电路板122的地线与中框121电连接,从而通过中框121接地。

本实施例中,接地元件123可为导电布,导电布以纤维布(常用聚酯纤维布)为基材,经过前置处理后施以电镀金属镀层使其具有金属特性而成为导电纤维布。导电布可分为镀镍导电布、镀金导电布、镀炭导电布以及铝箔纤维复合布。导电布的外观上有平纹和网格区分。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接地元件123只将柔性电路板的其中一侧固定在中框121上,由此在移动终端10发生掉落等情况而产生变形时,未被接地元件123固定的柔性电路板122的另一侧则可以跟随掉落等情况而变形或运动,给柔性电路板122提供了活动的条件,从而防止了柔性电路板122顶到显示屏11的情况。

请再参阅图1所示,柔性电路板122包括第一侧1221、第二侧1222、第三侧1223以及第四侧1224。其中,第一侧1221和第二侧1222相对设置,第三侧1223和第四侧1224相对设置。显示屏11与控制元件分别与第一侧1221和第二侧1222电连接。接地元件123将第三侧1223和第四侧1224的其中一侧固定在中框121上。如图1所示,接地元件123将第三侧1223固定在中框121上。

具体而言,在中框121的压板1211上开设有一凹槽1213,接地元件123将第三侧123固定在凹槽1213中。凹槽1213的厚度可等于或大于接地元件123的厚度或者柔性电路板122的厚度或者接地元件123的厚度与柔性电路板122的厚度之和,由此可以减小移动终端10的空间。

接地元件123沿着图1所示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与其固定的第三侧1223的长度。并且,接地元件123沿着图1所示的第二方向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三侧1223与第四侧1224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三侧1223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为自第三侧1223向第四侧1224的延伸方向。更进一步的,接地元件123设置在第三侧1223的中间位置。因此,接地元件123仅固定第三侧1223的一部分,从而给柔性电路板122提供了更充足的活动空间。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接地元件123将第四侧1224固定在中框121上时,接地元件123沿着图1所示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与其固定的第四侧1224的长度。并且,接地元件123沿着图1所示的第二方向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三侧1223与第四侧1224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其中,第一方向为沿着第四侧1224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为自第四侧1224向第三侧1223的延伸方向。更进一步的,接地元件123设置在第四侧1224的中间位置。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依然包括显示屏21以及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22。其中,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22依然包括中框221、柔性电路板222以及接地元件223。其中,显示屏21、中框221以及柔性电路板222的结构分别与前文所述的显示屏11、中框121以及柔性电路板122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20与前文所述的移动终端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接地元件223设置在第三侧2223的端部位置。其中,该第三侧2223的端部具体可以为在柔性电路板222发生变形时不容易变形的一端部,或者在柔性电路板222活动时相对静止的一端。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依然包括显示屏31以及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32。其中,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32依然包括中框321、柔性电路板322以及接地元件323。其中,显示屏31、中框321以及柔性电路板322的结构分别与前文所述的显示屏11、中框121以及柔性电路板122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30与前文所述的移动终端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接地元件323包括固定部3231和3233以及活动部3232。其中,固定部3231和3233分别设置在活动部3232的两端,并且在固定部3231和3233的一面上设置有粘接剂,具体而言,固定部3231的朝向中框321的一面设置有粘接剂,固定部3233的朝向柔性电路板322的一面设置有粘接剂,固定部3231和3233分别通过其上设置的粘接剂与柔性电路板322以及中框321固定。活动部3232使得柔性电路板322的第三侧3233相对于中框321是可活动的。因此本实施例既可通过接地元件323的固定部3231和3233实现柔性电路板322的接地,又可通过活动部3232提供更好的活动条件给柔性电路板322,使得柔性电路板322可适应移动终端30的多个方向的变形。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接地元件323还可应用到图2所示的接地元件中,在此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40依然包括显示屏41以及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42。其中,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42依然包括中框421、柔性电路板422以及接地元件423。其中,显示屏41以及中框421的结构分别与前文所述的显示屏11以及中框121的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40与前文所述的移动终端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422还包括自第三侧4223或第四侧4224向远离第四侧4224或第三侧4223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4225。如图4所示,延伸部4225为自第三侧4223向远离第四侧4224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部4225设置在第三侧4223的中间位置。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延伸部4225还可为自第四侧4224向远离第三侧4223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部4225设置在第四侧4224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接地元件423将延伸部4225固定在中框421上。并且延伸部4225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接地元件423的尺寸。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接地元件423还可用图4所示的接地元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50依然包括显示屏51以及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52。其中,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52依然包括中框521、柔性电路板522以及接地元件523。其中,显示屏51、中框521以及接地元件523的结构分别与前文所述的显示屏41、中框421以及接地元件423的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50与前文所述的移动终端4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522的延伸部5225设置在第三侧5223的端部位置。其中,该第三侧5223的端部具体可以为在柔性电路板522发生变形时不容易变形的一端部,或者在柔性电路板522活动时相对静止的一端。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接地元件523还可用图4所示的接地元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60依然包括显示屏61以及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62。其中,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62依然包括中框621、柔性电路板622以及接地元件623。其中,显示屏61、中框621以柔性电路板522的结构分别与前文所述的显示屏11、中框121以及柔性电路板122的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60与前文所述的移动终端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接地元件623为两个,其分别设置在柔性电路板622的第三侧6223的两端位置。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接地元件623的设计方案也适用于前文所述移动终端20-50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在移动终端发生掉落等情况而产生变形时,未被接地元件固定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侧可以跟随掉落等情况而变形或运动,给柔性电路板提供了活动的条件,从而防止了柔性电路板顶到显示屏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