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衣物护理的石墨烯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1916发布日期:2018-08-14 18:0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衣物护理的石墨烯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衣物干燥烘干机一般只通过电加热管或者红外加热管等局部的热源的加热,依靠空气进行热量传递,而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只有0.025w/(m·k),结果导致距离热源越近温度越高,距离热源越远温度越低,热传导速度较低,空间的温度严重不均匀;同时加热源的电热转换效率较低,不利于减低能耗。现有技术急需一种能够提高热传导速度,温度分布均匀,烘干效果好的用于衣物护理的石墨烯发热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热传导速度,温度分布均匀的用于衣物护理的石墨烯发热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衣物护理的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石墨烯发热部件;所述石墨烯发热部件为石墨烯发热膜。赖于石墨烯本身良好的导电和导热能力,获得接近百分之百的电热转换效率,减低能耗,同时保证膜表面的温差在±3℃以内,保证热量传导的均匀性,这样以来,可以提高烘干的效率和效果。

作为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设置在箱体侧壁和底面上,所述侧壁与底面拐角处设置有转向条,所述底面上开设有膜槽,所述膜槽内设置有收纳导向辊和收纳卷轴;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一端固定在侧壁上并与上电极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另一端沿侧壁向下并在转向条转折后经过收纳导向辊导向后收纳于收纳卷轴,所述收纳导向辊上设置有下电极,所述下电极与石墨烯发热膜电接触。这样的设计可以将石墨烯发热膜设置在侧壁上,并根据需要确定石墨烯发热膜上边缘的高度,也就是发热面积。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壁上从上至下分布有多条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设置在石墨烯发热膜外侧,所述侧壁上从上至下分布有多条气囊容纳槽,所述气囊容纳槽与限位条间隔设置,所述气囊容纳槽内固定有条形气囊,所述条形气囊设置在石墨烯发热膜内侧;所述条形气囊充气膨胀将石墨烯发热膜撑起,所述限位条限制石墨烯发热膜,在侧壁外部形成波浪形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面。这样设计,使得石墨烯发热膜在侧壁上具有两种发热模式,在条形气囊未充气状态下,石墨烯发热膜为平面状态,满足基本的烘干要求,属于基本模式;在条形气囊充气状态下,与条形气囊配合的石墨烯发热膜位置凸起,而限位条相对凹陷,形成波浪形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面,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烘干效果,属于加强模式。

所述条形气囊中部设置有气囊固定杆,所述气囊固定杆两端与气囊容纳槽固定,所述限位条包括内部固定杆和转动连接在内部固定杆外部的聚四氟乙烯外套管。这样的设计利于条形气囊的固定;限位条的设计利于聚四氟乙烯外套管与石墨烯发热膜配合转动,降低摩擦,利于对石墨烯发热膜保护。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赖于石墨烯本身良好的导电和导热能力,获得接近百分之百的电热转换效率,减低能耗,同时保证膜表面的温差在±3℃以内,保证热量传导的均匀性,这样以来,可以提高烘干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石墨烯发热膜发热基本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石墨烯发热膜发热加强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限位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7、侧壁;18、底面;19、转向条;20、膜槽;21、收纳导向辊;22、收纳卷轴;23、上电极;24、限位条;25、气囊容纳槽;26、条形气囊;27、石墨烯发热膜发热面;28、气囊固定杆;29、内部固定杆;30、聚四氟乙烯外套管;31、石墨烯发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衣物护理的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石墨烯发热部件,所述石墨烯发热部件为石墨烯发热膜31;石墨烯发热部件通过线路与供电系统连接。

所述石墨烯发热部件为石墨烯发热膜31,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1设置在箱体侧壁17和底面18上,所述侧壁17与底面18拐角处设置有转向条19,所述底面18上开设有膜槽20,所述膜槽20内设置有收纳导向辊21和收纳卷轴22;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1一端固定在侧壁17上并与上电极23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1另一端沿侧壁17向下并在转向条19转折后经过收纳导向辊21导向后收纳于收纳卷轴22,所述收纳导向辊21上设置有下电极,所述下电极与石墨烯发热膜31电接触。

所述侧壁17上从上至下分布有多条限位条24,所述限位条24设置在石墨烯发热膜31外侧,所述侧壁17上从上至下分布有多条气囊容纳槽25,所述气囊容纳槽25与限位条24间隔设置,所述气囊容纳槽25内固定有条形气囊26,所述条形气囊26设置在石墨烯发热膜31内侧;所述条形气囊26充气膨胀将石墨烯发热膜31撑起,所述限位条24限制石墨烯发热膜31,在侧壁17外部形成波浪形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面27。

所述条形气囊26中部设置有气囊固定杆28,所述气囊固定杆28两端与气囊容纳槽25固定,所述限位条24包括内部固定杆29和转动连接在内部固定杆29外部的聚四氟乙烯外套管30。

实施例1

所述石墨烯发热部件为石墨烯发热膜31,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1设置在箱体侧壁17和底面18上,所述侧壁17与底面18拐角处设置有转向条19,所述底面18上开设有膜槽20,所述膜槽20内设置有收纳导向辊21和收纳卷轴22;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1一端固定在侧壁17上并与上电极23电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31另一端沿侧壁17向下并在转向条19转折后经过收纳导向辊21导向后收纳于收纳卷轴22,所述收纳导向辊21上设置有下电极,所述下电极与石墨烯发热膜31电接触。

所述侧壁17上从上至下分布有多条限位条24,所述限位条24设置在石墨烯发热膜31外侧,所述侧壁17上从上至下分布有多条气囊容纳槽25,所述气囊容纳槽25与限位条24间隔设置,所述气囊容纳槽25内固定有条形气囊26,所述条形气囊26设置在石墨烯发热膜31内侧;所述条形气囊26充气膨胀将石墨烯发热膜31撑起,所述限位条24限制石墨烯发热膜31,在侧壁17外部形成波浪形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面27。

所述条形气囊26中部设置有气囊固定杆28,所述气囊固定杆28两端与气囊容纳槽25固定,所述限位条24包括内部固定杆29和转动连接在内部固定杆29外部的聚四氟乙烯外套管30。

为了丰富箱体内石墨烯发热膜31发热的模式,本申请的石墨烯发热膜31可以呈现平整的基本模式和弯折波浪形的加强模式;

如图1,在基本模式下,条形气囊26处于放气状态,收纳卷轴22(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或者为扭簧的自回卷机构驱动)将石墨烯发热膜31收紧,石墨烯发热膜31通过转向条19、限位条24平整的设置在箱体的侧壁17和底面18上;

如图2,在加强模式下,条形气囊26充气,与条形气囊26配合的石墨烯发热膜31位置凸起,而限位条24相对凹陷,形成波浪形的石墨烯发热膜发热面27,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烘干效果;

多个条形气囊26与充气泵连接。

所述收纳导向辊21为金属辊,收纳导向辊21直接与供电电路连通或者收纳导向辊上设置金属电极,金属电极与石墨烯发热膜31配合电连接。这样的电连接方式可以使得收纳导向辊21与上电极23之间的石墨烯发热膜31供电发热,而收纳在收纳卷轴22上的石墨烯发热膜31非通电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