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53605发布日期:2019-09-24 21:32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停车场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感应灯管将感应器和电源驱动放置在一根灯管里。感应器感应到有人或物体移动后开灯,没有感应到人或物体移动,则延时关灯。

目前,有些停车场内安装有感应灯管,但是这些感应灯管都是单独感应单独控制,灯管感应到人或物体移动后只控制自身灯光,无法联动,感应距离近,控制范围小,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系统及方法,其使得智能感应灯管自身在感应到人或者车辆移动后,不仅可以控制自身的工作状态,还可以联动控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智能感应灯管,从而增加了感应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系统,包括分布于地下停车场的多个智能感应灯管,所述智能感应灯管包括灯管、用于控制灯管亮灭的控制器、用于感应物体移动的感应器以及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灯管、感应器、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感应器可以是微波雷达等感应器。智能感应灯管通过感应器检测自身控制范围内是否有物体移动,如果有物体移动,则控制自身灯管点亮照明,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联动数据给周围的智能感应灯管,接收到联动数据的智能感应灯管也点亮照明。

智能感应灯管能够与周围其他同类智能感应灯管通信联动,从而增加了感应范围和控制范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方法,用于上述的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1:智能感应灯管检测是否有物体移动,如果有,则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照明模式,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广播一帧照明联动数据,广播半径d为预设值k1,照明联动数据中包含广播半径d,接着执行步骤s102,否则,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节能模式,接着重新执行步骤s101;

s102:智能感应灯管检测是否有物体移动,如果有物体移动,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没有物体移动,则执行步骤s104;

s103:智能感应灯管判断是否持续t2时间持续检测到有物体移动,如果是,则广播一帧照明联动数据,广播半径d为预设值k2,k2<k1,照明联动数据中包含广播半径d,接着跳转至步骤s102,否则直接跳转至步骤s102;

s104:智能感应灯管判断是否持续t3时间没有检测到物体移动,如果是,则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节能模式,接着跳转至步骤s101,否则跳转至步骤s102;

智能感应灯管接收到照明联动数据后的处理方法如下:

当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照明模式期间接收到照明联动数据时,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照明联动数据中的广播半径d是否小于k2,如果是,则不广播该照明联动数据,否则,减小广播半径d的值,接着按照减小后的广播半径d广播该照明联动数据,照明联动数据中包含广播半径d;

当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节能模式期间接收到照明联动数据时,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照明联动数据中的广播半径d是否小于k2,如果是,则不转发该照明联动数据,否则,减小广播半径d的值,接着按照减小后的广播半径d广播该照明联动数据,照明联动数据中包含广播半径d;同时,智能感应灯管持续时间t4工作在照明模式,之后,执行步骤s101。

在本方案中,智能感应灯管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照明模式和节能模式。广播半径d用于控制照明联动数据的转发次数,控制联动距离,防止引起广播风暴。

在本方案通过合理控制联动范围及联动照明时间,在提供足够的照明的基础上,尽可能节省电能,达到了按需照明、绿色节能的效果

作为优选,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照明模式时的亮度大于工作做节能模式时的亮度。

作为优选,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照明模式时,智能感应灯管的亮度为最大亮度值;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节能模式时,智能感应灯管的亮度为最大亮度值的m%,m<100。m的值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照明联动数据中还包含当前帧数据的通讯序列号。通讯序列号用于数据帧的判别,防止同一帧照明联动数据被多次转发,造成不必要的信道占用。

作为优选,智能感应灯管在广播照明联动数据前执行以下步骤:

n101:对当前信道进行能量检测和信道忙碌状态,判断当前信道是否满足广播要求,如果是,则广播照明联动数据,否则进行随机延时避让,接着执行步骤n102;

n102:判断是否达到最大避让次数,如果是,则此次发送失败,抛弃该帧照明联动数据,否则,在随机延时避让结束后跳转至步骤n1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智能感应灯管自身在感应到人或者车辆移动后,不仅可以控制自身的工作状态,还可以联动控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智能感应灯管,从而增加了感应范围,扩大了控制范围,同时有效的做到按需照明,达到了绿色节能的效果,大大简化安装部署的流程,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感应灯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中:1、灯管,2、控制器,3、感应器,4、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分布于地下停车场的多个智能感应灯管,智能感应灯管包括灯管1、用于控制灯管1亮灭的控制器2、用于感应物体移动的感应器3以及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4,控制器2分别与灯管1、感应器3、无线通信模块4电连接。

感应器可以是微波雷达等感应器。智能感应灯管通过感应器检测自身控制范围内是否有物体移动,如果有物体移动,则控制自身灯管点亮照明,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联动数据给周围的智能感应灯管,接收到联动数据的智能感应灯管也点亮照明。

智能感应灯管能够与周围其他同类智能感应灯管通信联动,从而增加了感应范围和控制范围,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的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方法,用于上述的一种地下停车场智能感应灯管联动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1:智能感应灯管检测是否有物体移动,如果有,则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照明模式,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广播一帧照明联动数据,广播半径d为预设值k1,照明联动数据中包含广播半径d,接着执行步骤s102,否则,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节能模式,接着重新执行步骤s101;

s102:智能感应灯管检测是否有物体移动,如果有物体移动,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没有物体移动,则执行步骤s104;

s103:智能感应灯管判断是否持续t2时间持续检测到有物体移动,如果是,则广播一帧照明联动数据,广播半径d为预设值k2,k2<k1,照明联动数据中包含广播半径d,接着跳转至步骤s102,否则直接跳转至步骤s102;

s104:智能感应灯管判断是否持续t3时间没有检测到物体移动,如果是,则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节能模式,接着跳转至步骤s101,否则跳转至步骤s102。

智能感应灯管接收到照明联动数据后的处理方法如下:

当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照明模式期间接收到照明联动数据时,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照明联动数据中的广播半径d是否小于k2,如果是,则不广播该照明联动数据,否则,广播半径d的值减小a(d=d-a),接着按照减小后的广播半径d广播该照明联动数据,照明联动数据中包含广播半径d;

当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节能模式期间接收到照明联动数据时,执行以下步骤:

判断照明联动数据中的广播半径d是否小于k2,如果是,则不转发该照明联动数据,否则,广播半径d的值减小a(d=d-a),接着按照减小后的广播半径d广播该照明联动数据,照明联动数据中包含广播半径d;同时,智能感应灯管持续时间t4工作在照明模式,之后,执行步骤s101。

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照明模式时,智能感应灯管的亮度为最大亮度值;智能感应灯管工作在节能模式时,智能感应灯管的亮度为最大亮度值的m%,m<100。m的值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如m=0(即关灯)、m=10等等。

照明联动数据中还包含当前帧数据的通讯序列号。通讯序列号用于数据帧的判别,防止同一帧照明联动数据被多次转发,造成不必要的信道占用。

智能感应灯管在广播照明联动数据前执行以下步骤实现防碰撞机制:

n101:对当前信道进行能量检测和信道忙碌状态,判断当前信道是否满足广播要求,如果是,则广播照明联动数据,否则进行随机延时避让,接着执行步骤n102;

n102:判断是否达到最大避让次数,如果是,则此次发送失败,抛弃该帧照明联动数据,否则,在随机延时避让结束后跳转至步骤n101。

在本方案中,智能感应灯管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照明模式和节能模式。广播半径d用于控制照明联动数据的转发次数,控制联动距离,防止引起广播风暴。

在本方案通过合理控制联动范围及联动照明时间,在提供足够的照明的基础上,尽可能节省电能,达到了按需照明、绿色节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