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感应线圈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感应线圈加热器是一种电感线圈,它能通过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从而在工件上产生高温,以实现对工件进行热处理。感应线圈加热器是实现各类感应加热工艺的关键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加热工艺的优良。在合金药芯焊丝加工中,钢带被弯折成弧形槽管,然后在弧形槽管内加入药芯后焊接成无缝含药芯的半成品管体;焊接前,装有药芯的弧形槽管被挤压,使得弧形槽管的两侧侧面相互接触,焊接时,需要对弧形槽管进行高频感应加热焊接,弧形槽管受热后其两侧侧面热焊在一起,然后通过挤压使弧形槽管的两侧侧面进一步结合而形成一体化管件,这个过程采用感应线圈对弧形槽管加热,由于生产线工作时间长,加热温度高,感应线圈本身发热太严重;另外,由于感应线圈本身与弧形管件比较靠近,弧形管件的热量也会对感应线圈进行加热,使得感应线圈内电阻升高,导致电能消耗严重,生产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线圈加热装置,降低感应线圈的温度,降低能耗;使感应线圈能更贴近加工工件,使工件的焊接区域焊接饱满,焊接更均匀。
一种感应线圈加热装置,包括圆柱型的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接线板、负极接线板、正极导电固定块和负极导电固定块,所述正极导电固定块与所述正极接线板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负极导电固定块与所述负极接线板贴合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上均一体化设置有散热管路;
所述感应线圈采用的导线为空心结构,所述感应线圈包括与其一体化设置的正极接线段和负极接线段,所述正极接线段的中部贯穿设置在所述正极导电固定块上,所述正极接线段的端头上外接有不导电冷媒进水管;所述负极接线段的中部贯穿设置在所述负极导电固定块上,所述负极接线段的端头外接有不导电冷媒出水管。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贴合在一起,在所述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之间设有绝缘隔板;在所述正极接线板、绝缘隔板和负极接线板之间贯穿有绝缘垫块,所述绝缘垫块内穿设有紧固螺栓。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正极接线板、负极接线板、正极导电固定块、负极导电固定块和感应线圈均采用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感应线圈本身带有降温,另外感应线圈还通过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进行二次散热降温,使感应线圈的降温效果好,工作稳定;通过对感应线圈降温,使其能更贴近加工工件,使工件的焊接区域焊接饱满,焊接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3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中正极接线板、绝缘隔板、负极接线板、绝缘垫块及紧固螺栓的装配结构图。
图中,1、正极接线板;2、负极接线板;3、散热管路;4、绝缘隔板;51、正极导电固定块;52、负极导电固定块;6、感应线圈;61、正极接线段;62、负极接线段;71、绝缘垫块;72、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感应线圈加热装置,包括圆柱型的感应线圈,包括正极接线板1、负极接线板2、正极导电固定块51和负极导电固定块52,所述正极导电固定块51与所述正极接线板1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负极导电固定块52与所述负极接线板2贴合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正极接线板1和负极接线板2上均一体化设置有散热管路3;
所述感应线圈6采用的导线为空心结构,所述感应线圈6包括与其一体化设置的正极接线段61和负极接线段62,所述正极接线段61的中部贯穿设置在所述正极导电固定块51上,所述正极接线段61的端头上外接有不导电冷媒进水管;所述负极接线段62的中部贯穿设置在所述负极导电固定块52上,所述负极接线段62的端头外接有不导电冷媒出水管。
如图3所示,所述正极接线板1和负极接线板2贴合在一起,在所述正极接线板1和负极接线板2之间设有绝缘隔板4;在所述正极接线板1、绝缘隔板4和负极接线板2之间贯穿有绝缘垫块71,所述绝缘垫块71内穿设有紧固螺栓72;如图1所示,正极接线板1和负极接线板2均为三角形,在靠近三角形的正极接线板1的三个角的位置均安装有紧固螺栓72和绝缘垫块71;
其中,所述正极接线板1、负极接线板2、正极导电固定块51、负极导电固定块52和感应线圈6均采用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加工工件,即弧形槽管穿在感应线圈内,负极接线段和正极接线段中通入绝缘冷媒液进行循环降温,同时给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上的散热管路中通入绝缘冷媒液进行循环降温,然后给正极接线板和负极接线板通入高频交流电,对加工工件进行加热焊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