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5691发布日期:2019-07-13 08:5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线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线路板可称为印制线路板或印刷线路板,在各电子化零部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现有的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而在线路板本体上没有设置任何防水保护,从而导致其在沾水后经常出现联电损坏的状况,保护效果较差,阻碍自循环水分流动利用,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防水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储水箱及排水管,所述线路板本体四周设有隔水膜,所述线路板本体上方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方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中央设有循环水泵,所述连通管上方设有干燥层,所述防水层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底端设有排水管,所述线路板本体前端设有若干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下方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部设有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线路板本体采用印制线路板制作。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呈直线型排布于所述线路板本体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线路板本体采用印制线路板制成,利用印制线路板的耐压性,可提高线路板抗压性能,保护工作线路。

2、该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通过设置循环通道及循环水泵,可实现储水箱之间的水流自循环流动,保护储水箱及线路板。

3、该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通过设置防水层及隔水膜,可将工作线路板隔绝在防水环境中,保护线路板的干燥工作环境。

4、该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通过在线路板本体前端设有散热片,可及时散发出线路板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得电路不被烧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路板本体、2-隔水膜、3-储水箱、4-防水层、5-连通管、6- 循环通道、7-循环水泵、8-干燥层、9-排水管、10-出水阀门、11-出水管、 1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1、储水箱3及排水管9,线路板本体1四周设有隔水膜2,线路板本体1上方设有防水层4,防水层4上方设有连通管5,连通管5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循环通道6,循环通道6中央设有循环水泵7,连通管 5上方设有干燥层8,防水层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储水箱3,储水箱3底端设有排水管9,线路板本体1前端设有若干散热片12。

排水管9下方设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外部设有出水阀10;线路板本体1采用印制线路板制作;散热片12呈直线型排布于线路板本体1前端。

工作原理:在使用耐压自循环式水箱集成线路板时,看打开循环水泵7,使得储水箱3内部的水通过循环通道6及连通管5实现水流自循环流动,在线路板本体1工作过程中,有与线路板本体1四周设有隔水膜2,可保护线路板本体1不被水分侵蚀,在线路板本体1上的防水层4可防止流通管5及循环通道6渗出的水分流到线路板本体1,线路板本体1前端设置时的散热片 12可及时出去线路板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起到保护线路板本体1的作用,打开出水阀10,储水箱3内的水即可用过排水管9到达出水口11流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