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社区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4881发布日期:2018-12-21 20:34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社区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宽带网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社区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



背景技术:

智慧城区(社区)是指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

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区(社区)形态。

多业务平台接入网的传统实现方式是根据不同的业务种类提供叠加接入,但随着接入层为满足多种业务而需要越来越多的外部设备时,就呈现出很多缺点,如不能灵活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无法优化带宽的使用;需要更多维护人员;网络复杂,并且需要使用专用的不同的网管平台,增加了营运的开销;整体成本较高等。

与这种复杂方法不同,另外一种接入方式是综合接入,它有以下一些优点:技术先进;投资总成本低;网络结构较简单,易于维护管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整各业务比例;兼顾传统与新兴业务,平滑过渡,安全升级。多业务平台是上海贝尔适应接入网基础设施简化趋势提供的综合接入平台,是可以从单一节点向一片地区提供多业务接入的世界级的、供电信运营商使用的、灵活的多业务接入平台,能满足任何业务混合发展的需求,并带来最大的灵活性。运营商可以采用多业务平台内置的传输系统或运营商自己的传输系统组成多种拓扑结构,包括环型、链型、树型或混合型。

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多为多块硬件设备复合而成,其运行时产生的温度非常高,不但会提高室内温度,还容易烧毁硬件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智慧社区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它优化了接入设备的结构,并增加了散热装置,能够使其散热更好,使用寿命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外壳1、插板层2、散热层3、水冷层4、主插板口5、副插板口6、蓄电池7、板扣8、主插板插槽9、副插板固定槽10、支撑架11、插口12、风冷散热器13、水冷散热器14、散热管15、出水口16、入水口17,插板层2设置在外壳1中部,散热层3设置在外壳1顶部,插板层2下方连接水冷层4,蓄电池7设置在外壳1底部;主插板口5设置在插板层2中心,主插板口5两侧为多个副插板口6,主插板口5对应插板层2内部为主插板插槽9,副插板口6对应插板层2内部为副插板固定槽10,支撑架11设置在插板层2内部中部,插口12设置在插板层2内部上部,主插板口5与副插板口6下方都设置有板扣8;风冷散热器13设置在散热层3之中,散热管15设置在水冷散热器14内部,并将水冷散热器14安装在水冷层4之中;所述散热管15还包含出水口16与入水口17,入水口17设置在水冷散热器14前表面,出水口16设置在水冷散热器14右侧。

所述的外壳1左右两侧还安装有外壳固定条18。用于固定装置。

所述的散热层3表面为网状结构。

所述的插板层2前表面上下部分都设置有固定孔19。可通过螺丝将插板固定在上面。

所述的外壳1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提把20。容易将装置提起安装。

所述的风冷散热器13包含大风扇21、小风扇22,大风扇21设置在风冷散热器13中心,小风扇22设置在风冷散热器13四个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大大降低了装置温度以及室内温度,还能够保护硬件设备不被烧毁,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冷散热器14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风冷散热器1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1、插板层2、散热层3、水冷层4、主插板口5、副插板口6、蓄电池7、板扣8、主插板插槽9、副插板固定槽10、支撑架11、插口12、风冷散热器13、水冷散热器14、散热管15、出水口16、入水口17、外壳固定条18、固定孔19、提把20、大风扇21、小风扇2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外壳1、插板层2、散热层3、水冷层4、主插板口5、副插板口6、蓄电池7、板扣8、主插板插槽9、副插板固定槽10、支撑架11、插口12、风冷散热器13、水冷散热器14、散热管15、出水口16、入水口17,插板层2设置在外壳1中部,散热层3设置在外壳1顶部,插板层2下方连接水冷层4,蓄电池7设置在外壳1底部;主插板口5设置在插板层2中心,主插板口5两侧为多个副插板口6,主插板口5对应插板层2内部为主插板插槽9,副插板口6对应插板层2内部为副插板固定槽10,支撑架11设置在插板层2内部中部,插口12设置在插板层2内部上部,主插板口5与副插板口6下方都设置有板扣8;风冷散热器13设置在散热层3之中,散热管15设置在水冷散热器14内部,并将水冷散热器14安装在水冷层4之中;所述散热管15还包含出水口16与入水口17,入水口17设置在水冷散热器14前表面,出水口16设置在水冷散热器14右侧。

所述的外壳1左右两侧还安装有外壳固定条18。用于固定装置。

所述的散热层3表面为网状结构。

所述的插板层2前表面上下部分都设置有固定孔19。可通过螺丝将插板固定在上面。

所述的外壳1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提把20。容易将装置提起安装。

所述的风冷散热器13包含大风扇21、小风扇22,大风扇21设置在风冷散热器13中心,小风扇22设置在风冷散热器13四个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水冷散热器通入水管,利用水的流动带走插板层下方以及蓄电池产生的温度,设置在插板层上方的风冷散热器带走外壳内部的温度,蓄电池在断电时也能保证装置正常运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大大降低了装置温度以及室内温度,还能够保护硬件设备不被烧毁,增加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