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电源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0561发布日期:2018-07-31 23:3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机箱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电源机箱。



背景技术:

电源机箱一般包括外壳、支架、面板等,是电源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种电器元器件,并对其内部元件进行保护。实际使用时,因电源内各种电器元器件工作会产生热量,这对机箱提出了散热性良好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对电设备的散热通常采用自然对流、强制风冷、液体冷却等方式,在各常规结构中,散热装置往往占用空间较大,特别是在电源领域,常规的散热结构功率密度较低,散热效果不佳。为提高散热性能往往采用增大各元器件之间的空间,提升散热效率,这样一来,电源的整体体积偏大,不能满足很多实际工况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电源机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电源机箱,包括底壳、上盖,所述底壳包括前面板、左面板、后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上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壳上方,所述左面板上设置有电压表、电流表、微调开关、V转换开关、状态指示灯、电源开关,所述前面板的左面板方向端部设置有矩形的出风口,所述前面板上还设置有输入接口、输出接口、与控制接口,所述右侧板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后侧板的右面板方向端部设置有矩形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内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均设置有风口开闭装置,所述风口开闭装置包括电机a、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风门,所述风门是一种可卷曲的矩形铁片,所述风门的底边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其中一个侧边与所述轴的下部固定,所述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其上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电机a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出风口内侧设置有出风风机a,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的内侧均设置有进风风机b;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机a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联。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前面板夹角为43°-47°,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前面板夹角为75°-80°。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距离所述底板10mm以上,主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散热器、功率器件以及温度传感器均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支撑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的出口处均设置有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引风板、电机b、轴,所述引风板是矩形塑料板,下方两侧设置有盲孔,引风板下端固定设置有橡胶软片,所述电机b嵌入所述底板内,与所述底板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盲孔与引风板固定,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带通孔的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引风板通过所述轴形成铰连接,所述电机b与所述控制器电联。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弧形引风片,所述弧形引风片通过螺钉固定在就近的所述前面板、左面板、后侧板或右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进风口与出风口按特定角度布置,机箱四角设置弧形引风片,使得机箱运行时其内部形成旋风,使机箱内器件散热均匀。

2.风口均设置有风口开闭装置,使用时,可自动按照需要对各个风口开口大小进行调节,保证机箱内形成正压,加快热平衡,提高散热效率。

3.风口均设置有风口开闭装置,风机停用时,可自行关闭风口,达到防尘防虫的目的,以此保护电源内部元器件。

4.底板与元器件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加大风流的流通效率;在风口设置可自动调节角度引风装置,按需要引导风流对机箱内特定元器件强制散热,使散热更迅速。

5.因散热能力增强,可实现元器件布置更为紧凑,以此可令电源整体体积更小,满足更多工况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电源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B向剖视图;

图3为引风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风流流向示意图;

图中,1-出风口,2-第一进风口,3-第二进风口,4-滑槽,5-电机a,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轴,9-风门,10-弧形引风片,11-引风装置,12-引风板,13-电机b,14-支座,15-轴,16-橡胶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4所示,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电源机箱,包括底壳、上盖,所述底壳包括前面板、左面板、后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上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壳上方,所述左面板上设置有电压表、电流表、微调开关、V转换开关、状态指示灯、电源开关,所述前面板的左面板方向端部设置有矩形的出风口1,所述前面板上还设置有输入接口、输出接口、与控制接口,所述右侧板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的第一进风口2,所述后侧板的右面板方向端部设置有矩形的第二进风口3,所述出风口1和所述第一进风口2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前面板夹角为43°-47°,所述出风口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3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前面板夹角为75°-80°。机箱各风口按照上述特定角度布置,可以在机箱内形成图4所示的旋风风流,使得机箱内部各元器件散热更加均匀。

所述出风口1、第一进风口2、第二进风口3内均设置有滑槽4;所述出风口1、第一进风口2、第二进风口3均设置有风口开闭装置,所述风口开闭装置包括电机a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轴8、风门9,所述风门9是一种可卷曲的矩形铁片,所述风门9的底边设置在所述滑槽4内,其中一个侧边与所述轴8的下部固定,所述轴8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其上部设置有从动齿轮7,所述电机a5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6,所述主动齿轮6与所述从动齿轮7啮合;该风口开闭装置可以控制风口的开关以及开口的大小。其动作流程是:需要工作时,电机a5开始转动,带动主动齿轮6转动,经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7的作用,使得轴8跟随其一起转动,因风门9的侧边与轴8固定,风门将随着轴8的转动而卷曲或者张开,同时风门9在滑槽4内移动,实现风门的开闭功能。

所述出风口1内侧设置有出风风机a,第一进风口2、第二进风口3的内侧均设置有进风风机b;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机a5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联。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控机箱内的温度,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对各电机a5发出指令,实现风门开闭装置的自动运转。

当电源停机时,风门开闭装置可自动关闭,达到防虫防尘的目的,保护电源内部的元器件。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距离所述底板10mm以上,主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散热器、功率器件以及温度传感器均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支撑座上。通过该设置使得底板与原件安装面形成一定间隔,该间隔可作为冷却风的流通通道,加快对流速度。

所述第一进风口2、第二进风口3的出口处均设置有引风装置11,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引风板12、电机b13、轴15,所述引风板12是矩形塑料板,下方两侧设置有盲孔,引风板12下端固定设置有橡胶软片16,所述电机b13嵌入所述底板内,与所述底板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盲孔与引风板12固定,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带通孔的支座(14),所述支座14与所述引风板12通过所述轴15形成铰连接,所述电机b13与所述控制器电联。上述冷却风流通通道虽能起到加快对流的速度,但因流体流动特性多向阻尼小的方向流动,这将导致部分元器件的散热不够,因此在风口位置设置该引风装置。其工作过程是,当设置于各元件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某区域局部温度高,该传感器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所述电机b13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开始转动,通过轴15带动引风板12开始转动,直至引风板12转动到达该元气件区域所设定的角度,电机b13停止转动,通过引导能实现特定区域的自动针对性降温。

所述底壳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弧形引风片10,所述弧形引风片10通过螺钉固定在就近的所述前面板、左面板、后侧板或右侧板上。通过弧形引风片的引导,减小四个角的空气阻尼,能更好形成上述旋风风流,使散热均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