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疗包加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3360发布日期:2019-03-02 02:2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理疗包加热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理疗包加热片。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生活保健理疗方面,而保健理疗中热敷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在理疗包中放置人体所需的药物并对理疗包加热,使得药物通过热传递至人体皮肤表面进行吸收,其中理疗包加热片就是提供热量的专用设备。

然而,目前生活上常见的理疗包加热片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散热快导致热敷理疗效果不佳、理疗包加热片的导热面积不均匀导致热敷理疗效果不佳、理疗包加热片的加热丝容易断裂导致理疗包的损坏和理疗包加热片在保证安全电压下加热效果不明显等缺点。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理疗包加热片,满足保温和导热面积均匀的同时,加热丝不断裂和安全用电下的高效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疗包加热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理疗包加热片,它包括有至少为一排的加热丝、两层粘合衬、导线、接线端子、第一绝缘套管、第二绝缘套管、热反射里料层和保温材料层,所述加热丝夹设在两层粘合衬之间且固定在任意一层粘合衬上,所述加热丝在粘合衬上呈蜿蜒排布,所述加热丝的两端分别使用接线端子与导线的一端并联连接,所述加热丝的两端套接有第一绝缘套管,所述接线端子的外周壁套接有第二绝缘套管,所述第一绝缘套管的一端嵌套在第二绝缘套管内,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置有防水开关,所述防水开关与导线和加热丝形成回路,所述防水开关电连接有一速充插头,所述热反射里料层缝制在任一一层粘合衬的外侧,所述保温材料层缝制在热反射里料层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的两端分别共用一个接线端子与导线并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内且位于加热丝与导线的电连接处注射有导电胶。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的外周壁与第二绝缘套管之间注射有防水胶。

优选的,所述防水开关上设置有温控装置。

优选的,所述保温材料层由EVA材料、岩棉材料和耐高温玻璃棉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为碳纤维、导电复合纤维和纺织导电纤维布料中的任一一种。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为单排或者双排,所述加热丝的排布轮廓呈“凹”字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为单排或者双排,所述加热丝的排布轮廓呈“工”字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为多排,所述加热丝的排布轮廓呈“凹”字形和“工”字形的组合排布。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加热丝通电发热后,将热量传递至粘合衬中,且由于热反射里料层缝制在粘合衬的一侧故热反射里料层能将热量反射回粘合衬的另一侧,从而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并且保温材料层缝制在热反射里料层的外侧,从而将热反射里料层遗漏的热量继续利用,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和起到节能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粘合衬都有胶粒层,两层粘合衬上所固有的胶粒层在热的作用下会形成保护膜将加热丝包括起来,可以防止加热丝断裂和发生漏丝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的增加理疗包加热片的使用寿命,其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且便于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丝第一种排布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丝第二种排布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丝第三种排布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丝第四种排布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加热丝;11、接线端子;12、第一绝缘套管;13、第二绝缘套管;20、粘合衬;30、导线;31、防水开关;32、速充插头;40、热反射里料层;50、保温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理疗包加热片,它包括有至少一排的加热丝10、两层粘合衬20、导线30、接线端子11、第一绝缘套管12、第二绝缘套管13、热反射里料层40和保温材料层50,加热丝10 夹设在两层粘合衬20之间且固定在任意一层粘合衬20上,加热丝10在粘合衬20上呈蜿蜒排布,加热丝10的两端分别使用接线端子11与导线30的一端并联连接,加热丝10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一绝缘套管12,接线端子11的外周壁套接有第二绝缘套管13,第一绝缘套管12的一端嵌套在第二绝缘套管 13内,导线30的另一端电连接有防水开关31,防水开关31与导线30和加热丝10形成回路,防水开关31电连接有一插头32(优选为速充插头,使用时采用5V的额定电压输出,在人体安全电压36V之内,方便安全),热反射里料层40缝制在任一一层粘合衬20的外侧,保温材料层50缝制在热反射里料层40的外侧。

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加热丝10夹设在两层粘合衬20之间且固定在任意一层粘合衬20上,当加热丝10通电发热后,将热量传递至粘合衬20中,且由于热反射里料层40缝制在粘合衬20的一侧故热反射里料层40能将热量反射回粘合衬20的另一侧,从而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并且保温材料层50缝制在热反射里料层40的外侧,从而将热反射里料层40遗漏的热量继续利用,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和起到节能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粘合衬20都有胶粒层,两层粘合衬20上所固有的胶粒层在热的作用下会形成保护膜将加热丝10包括起来,可以防止加热丝10断裂和发生漏丝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的增加理疗包加热片的使用寿命;第一绝缘套管12避免了加热丝10在两端的漏电短路,第二绝缘套管13避免了接线端子11处的漏电短路,第一绝缘套管12的一端嵌套在第二绝缘套管13内避免了加热丝10与导线30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导致加热丝10和导线30的断线,加热丝10并联连接,故任意一排加热丝 10的电压相等,产热效率得到了提高,且并联相对于串联来讲更有利于产品的拼接安装,每排加热丝10互不影响即使有一排损坏断裂也不会造成整个加热片的损坏,并且可以减少导线30的长度使得粘合衬20受到加热的面积得到增大。

具体应用时,可通过插头32与便携充电装置连接,便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宝、手机充电器、电脑的USB接口、有5V输出的接线插排,利用便携充电装置供电在3-10秒钟内快速加热,持续保持温度,利用温控装置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温度调档和温度控制。使用时可以将本装置直接缝制在理疗包内部,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理疗包内部,基于此,其结构简单,导热性能好,生产成本低且生产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产品的制造成本,作为优选方案,加热丝10的两端分别共用一个接线端子11与导线30并联连接(如图1所示)。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加热丝10的两端分别共用一个接线端子11与导线30进行电连接相比加热丝10的一端就用一个接线端子11与导线30进行电连接,可以有效的节省产品的制造成本,并且有利于加热丝10的走线,使得加热丝10的排布更加合理化(如图1和图3至图6所示)和粘合衬20的导热面更加均匀,进而提升产品的加热效果,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了增强接线端子11的导电稳定性,作为优选方案,接线端子 11内且位于加热丝10与导线30的电连接处注射有导电胶。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加热丝10与导线30的连接处注射有导电胶,可以增加两种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电性能。还可防止因长期使用导致两种材料的接触面氧化等问题,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与实用性。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液体从接线端子11处进入导线30中导致短路漏电,作为优选方案,接线端子11的外周壁与第二绝缘套管13之间注射有防水胶。基于以上结构设置,接线端子11的外周壁与第二绝缘套管13之间注射有防水胶,防止液体进入接线端子11中,加强了使用安全性,也便于产品的清洁,使理疗包加热片更加耐水洗,长久保持清洁如新。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调整加热的温度,作为优选方案,防水开关31上设置有温控装置(图中未示出)。基于以上结构设置,防水开关31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加热,利用温控装置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温度调档和温度控制,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温度,方便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地,为了保温材料层50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温材料层由EVA材料(EVA材料即EVA泡棉,即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岩棉材料和耐高温玻璃棉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在泡棉、岩棉和耐高温玻璃棉中都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且成本低廉,有效的减少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增强了实用性。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加热丝10的加热能力,作为优选方案,加热丝10 为碳纤维、导电复合纤维和纺织导电纤维布料中的任一一种。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加热丝10的导热能力得到增强,特别是碳纤维材料具有远红外辐射发热特性,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提高药物的吸收作用,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加热丝10对粘合衬20的加热,作为优选方案,加热丝为单排或者双排,加热丝的排布轮廓呈“凹”字形分布(单排如图5和图6所示,双排如图4所示)其中加热丝10的端点为加热丝的轮廓上的任意两点;为了便于加热丝10与接线端子11连接,端点14以对称的形式在加热丝10的轮廓上排布或者端点14在加热丝10的轮廓上的同一侧排布。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加热丝10得以蜿蜒的在粘合衬20排布,可以有效的对粘合衬 20进行加热,使得粘合衬20受热均匀,加大了粘合衬20的受热面积,进而保证了产品的加热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加热丝10对粘合衬20的加热,作为优选方案,加热丝10为单排或者双排,加热丝10的排布轮廓呈“工”字形分布(如图3 所示),端点14以对称的形式在加热丝10的轮廓上排布或者端点14在加热丝10的轮廓上的同一侧排布。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加热丝10得以蜿蜒的在粘合衬20排布,可以有效的对粘合衬20进行加热,使得粘合衬20受热均匀,加大了粘合衬20的受热面积,进而保证了产品的加热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加热丝10对粘合衬20的加热,作为优选方案,加热丝10为多排,加热丝10的排布轮廓呈“凹”字形和“工”字形的组合排布。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加热丝10得以蜿蜒的在粘合衬20排布,可以有效的对粘合衬20进行加热,使得粘合衬20受热均匀,加大了粘合衬20的受热面积,进而保证了产品的加热效果,并且可以针对“凹”字形和“工”字形排布之间的空挡进行填补,进一步地保证产品的加热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