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控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398发布日期:2019-04-03 00:0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控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光的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控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大型灯光终端控制系统大多利用以太网络进行数据的有线传输,存在着成本高、综合布线复杂、通信电缆选择等实际工程问题,限制了灯光终端控制系统的发展前景。在控制灯光终端系统时,技术人员需要对灯光命令、灯具开关及亮度调节等方面进行及时且准确的把握,需要一套完善、精确的无电路对温度参数、亮度参数及颜色参数等灯光参数的变化进行有效控制,并根据灯光控制命令等其他要求,实现灯光的最好效果。

但是,往往这种方式耗费成本较高,而且工厂车间的道路上不需要这么准确的灯光控制,以免造成资源和人力以及时间的浪费,增加了工厂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成本,而且这种电路往往维护比较困难,在维修元件时耗费成本和人力,而且由于电路元件之间的连接过于复杂,可能会出现维修过程对电路或者其他元件的损伤,得不偿失,不利于大规模的使用。

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实用新型,特再提供一种光控开关电路,用于解决电路安装困难、维修不方便、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控开关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安装困难、维修不方便、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光控开关电路,包括:交流电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与电压的输入端进行连接的照明电路、与照明电路进行连接的控制电路;照明电路包括若干并联的灯泡,与并联的灯泡进行连接的第一晶闸管V1,与第一晶闸管V1进行连接的第二晶闸管、与第一晶闸管V1和第二晶闸管均进行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与第一晶闸管V1进行连接的熔断器;灯泡并联后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的一条线路上、另一端与第一晶闸管V1的阳极进行连接;第一晶闸管V1的阳极与第二晶闸管的阴极进行连接、阴极与第二晶闸管的阳极进行连接、门极与控制电路进行连接;第二晶闸管的门极与控制电路进行连接,熔断器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的另一条线路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电路包括与变压器进行连接的整流桥电路、与整流桥桥电路进行连接的导通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整流桥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桥式连接形成的整流桥、与整流桥的一个输出端进行连接的第一电阻R1、与整流桥另一个输出端进行连接的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整流桥的两个输出端,整流桥的两个输入端均与变压器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导通电路包括与整流桥电路进行连接的第一导通电路、与照明电路进行连接的继电器以及与第一导通电路进行连接的第二导通电路;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第一晶闸管V1的门极进行连接、第二端与第一电阻 R1进行连接、第三端与第一导通电路进行连接、第四端与第二晶闸管的门极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导通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二极管和第二电容,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整流桥的一个输出端进行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R1进行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第三端进行连接、基极与第二导通电路进行连接、发射极与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进行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进行连接、负极与继电器的第二端进行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导通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电阻、滑动变阻器、光敏电阻和第三电容,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进行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阻进行连接,光敏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进行连接,滑动变阻器一端与二极管的负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光敏电阻进行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二极管的负极进行连接、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晶闸管V1和第二晶闸管均采用中小电流的3CT型晶闸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采用NPN型三极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型号均采用3DG6型号的三极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电容的电容量为20微法、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的电容量均为50微法。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减少以往电路连接方式耗费的成本,准确的根据工厂车间的道路上的灯光控制需求进行连接;更加贴合实际情况;

2、避免造成资源和人力以及时间的浪费,降低了工厂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成本,使得电路的维护更加简单,在维修元件时避免耗费成本和人力;

3、简化电路元件之间的连接,避免维修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对电路或者其他元件的损伤、降低成本,便于大规模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EL-灯泡;T-变压器;V1-第一晶闸管V1;V2-第二晶闸管;A-阳极; K-阴极;G-门极;FU-熔断器;1-继电器第一端;2-继电器第二端;3-继电器第三端;4-继电器第四端;S1-照明电路;S2-控制电路;S21-整流桥电路;UR-整流桥;C1-第一电容;R1-第一电阻R1;VS-稳压二极管;KA-继电器线圈;VD1- 二极管;VT1-第一三极管;VT2-第二三极管;B-基极;C-集电极;E-发射极; C2-第二电容;RP-滑动变阻器;RG-光敏电阻;R2-第二电阻;C3-第三电容;S221- 继电器;S222-第一导通电路;S223-第二导通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光控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进行连接的变压器T、与电压的输入端进行连接的照明电路S1、与照明电路S1进行连接的控制电路S2;照明电路S1包括若干并联的灯泡EL,与并联的灯泡EL进行连接的第一晶闸管V1,与第一晶闸管V1进行连接的第二晶闸管V2、与第一晶闸管V1和第二晶闸管V2均进行连接的控制电路S2以及与第一晶闸管V1进行连接的熔断器FU;灯泡EL并联后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的一条线路上、另一端与第一晶闸管V1的阳极A进行连接;第一晶闸管V1的阳极A 与第二晶闸管V2的阴极K进行连接、阴极K与第二晶闸管V2的阳极A进行连接、门极G与控制电路S2进行连接;第二晶闸管V2的门极G与控制电路S2进行连接,熔断器FU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VD1的负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的另一条线路进行连接。控制电路S2包括与变压器T进行连接的整流桥UR 电路S21、与整流桥UR电路S21进行连接的导通电路。整流桥UR电路S21包括四个二极管VD1桥式连接形成的整流桥UR、与整流桥UR的一个输出端进行连接的第一电阻R1R1、与整流桥UR另一个输出端进行连接的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整流桥UR的两个输出端,整流桥UR的两个输入端均与变压器T进行连接。导通电路包括与整流桥UR电路S21进行连接的第一导通电路S222、与照明电路S1进行连接的继电器S221以及与第一导通电路S222进行连接的第二导通电路S223;继电器S221的第一端与第一晶闸管V1的门极G进行连接、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R1进行连接、第三端与第一导通电路S222进行连接、第四端与第二晶闸管V2的门极G进行连接。第一导通电路S222包括稳压二极管VD1VS、第一三极管VT1、二极管VD1和第二电容C2,稳压二极管VD1VS 的正极分别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E和整流桥UR的一个输出端进行连接、负极与第一电阻R1R1进行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C与继电器S221的第三端进行连接、基极B与第二导通电路S223进行连接、发射极E与稳压二极管VD1VS的正极进行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C进行连接、负极与继电器S221的第二端进行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二极管 VD1的正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VD1的正极进行连接。第二导通电路S223 包括第二三极管VT2、第二电阻R2、滑动变阻器RP、光敏电阻RG和第三电容 C3,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E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E进行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 B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进行连接,光敏电阻RG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 VT2的基极B进行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P进行连接,滑动变阻器RP一端与二极管VD1的负极进行连接、另一端与光敏电阻RG进行连接,第二三极管VT2 的集电极C与二极管的负极进行连接、发射极E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B进行连接。第一晶闸管V1和第二晶闸管V2均采用中小电流的3CT型晶闸管。第一三极管VT1和第二三极管VT2均采用NPN型三极管。第一三极管VT1和第二三极管VT2的型号均采用3DG6型号的三极管。第一电容C1的电容量为20微法、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电容量均为50微法。

该光控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主要特点是白天有光照,灯泡EL不亮,夜晚黯淡无光,电路自动通电,灯泡EL亮起,白天在较强光照下,光敏电阻RG (采用227A型光导管)两端阻值很小,约20~50kΩ,第二三极管VT2获得基极 B电流而导通,第一三极管VT1从第二电阻R2上得到正偏电压也导通,继电器 S221线圈KAKA得电,继电器S221的常闭触电②、③断开,两只第一三极管VT1 和第二三极管VT2没有触发信号而不导通,因而灯泡EL不亮,夜幕降临时,随着光照强度下降,光敏电阻RG的阻值不断增加,最终可达1MΩ左右,第一三极管VT1因基极B电流太小而截止,第一三极管VT1也相应截止,继电器S221线圈KAKA失电释放,常闭触电②、③闭合,第一晶闸管V1和第二晶闸管V2因其两控制相连而处于双向导通状态,电源被接通,照明灯亮,第三电容C3用于防止夜间瞬时强光干扰引起照明灯熄灭,而当光亮强度在临界点附件缓慢变化时,易引起继电器S221颤动而使灯光闪动,第二电容C2可以过滤掉脉冲电流,避免照明灯闪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