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及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4827发布日期:2019-09-20 22:3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及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及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源的电感线一般都是通过电感线端子直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PCB)上。现有电源的电感线固定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当电感在箱体外侧时,印制电路板(PCB)需要预留电感线出线孔,造成印制电路板(PCB)空间不足。2、电感线走线杂乱,且集中在印制电路板(PCB)表面,箱体内部很不美观。3、电感线对印制电路板(PCB)表面的元器件造成电磁干扰,影响产品的EMC测试通过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电感线固定方法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走线杂乱以及易造成电磁干扰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及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是指广义上理解的能够供电的设备,包括光伏逆变器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束线板,所述束线板的第一侧面上设有一或多个用于固定电感线的卡槽和/或卡扣,所述束线板的第一侧面上还设有一或多个用于供电感线端子和连接电感线端子的螺母放入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束线板的第一侧面上具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背向所述第一侧面的外表面及位于所述外表面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侧表面,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凸台上并自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向内延伸。

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与电感线端子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和与螺母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方并和所述第二凹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凹槽贯通所述凸台的其中一侧的侧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束线板的第一侧面上还设有一或多对凸起,每对所述凸起分别靠近一个所述凸台,所述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每对所述凸起相互配合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和对应的一对凸起卡接以将位于二者之间的电感线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台和对应的所述凸起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电感线端子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束线板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散热器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束线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包括印制电路板和散热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所述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束线板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印制电路板通过相配合的螺钉和螺母与所述电感线端子连接,所述电感线端子上开设有螺钉孔,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螺钉孔后和所述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电感线通过束线板收拢在印制电路板和散热器之间,电源内部较为整齐、美观。电感线之间互相电磁干扰较小。电感线不会和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形成电磁干扰。电源的EMC测试稳定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固定有电感线的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印制电路板未示出;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在某一剖切位置处沿纵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在另一剖切位置处沿纵向的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在某一剖切位置处沿横向的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在另一剖切位置处沿横向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

1、卡接件;2、安装孔;3、束线板;4、卡勾;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凸块;8、凸起;9、卡槽;10、散热器;11、螺丝;12、电感线端子;13、电感线;14、定位柱;16、印制电路板;17、螺钉;18、螺母;19、螺母;10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中述及的“内”、“外”等方位词是以束线板为参照物定义的,以距束线板几何中心较远一侧为外,反之为内;“纵向”和“横向”是指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图4-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其采用图1-3所示的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来固定电感线,本实施例中的电源具体是指一种光伏逆变器。

参照图1-9所示,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包括束线板3,束线板3的材料为绝缘材料,本实施中选用由塑料制成的塑料束线板3。束线板3具有相反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上设有一或多个用于固定电感线13的卡槽9和/或卡勾4,第一侧面上还设有一或多个凹槽100,该凹槽100用于供电感线13端子和连接电感线端子12及印制电路板16的螺母18放入。上述卡勾4为塑料卡勾4,卡槽9和卡勾4的数量为多个,用于电感线13的走线和固定,电感线13的主体通过卡槽9和卡勾4固定;电感线端子12则插入第一凹槽100中被固定并和印制电路板16导通。

具体如图2所示,束线板3的第一侧面上具有凸台,凸台具有背向第一侧面的外表面及位于外表面和第一侧面之间的侧表面,凹槽100形成在凸台上并自凸台的外表面向内延伸。凹槽100具体包括与电感线端子1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5和与螺母18相配合的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位于第一凹槽5的下方并和第二凹槽6相互连通,第一凹槽5贯通凸台的其中一侧的侧表面。即,如图2所示,第二凹槽6为上端开放的沉孔形式;第一凹槽5的下端和第二凹槽6连通,且上端和其中一侧端开放,以便于将电感线端子12放入。第一凹槽5的形状和电感线端子12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凹槽6具体为与六角螺母18相配合的六边形槽。

束线板3的第一侧面上还设有一或多对凸起8,每对凸起8分别靠近一个凸台设置,具体为靠近凸台上的第一凹槽5设置。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每对凸起8相互配合的塑料卡接件1,卡接件1和对应的一对凸起8卡接以将位于二者之间的电感线13固定,如图9所示。凸台和对应的凸起8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电感线端子12的凸块7,凸块7具体位于凸起8和对应凸台上的第一凹槽5的侧端之间。参照图8所示,电感线端子12放入第一凹槽5中后,通过凸块7对电感线端子12进行支撑,有效防止电感线端子12因按压受力而前段翘起;而且电感线端子12自成对设置的凸起8之间穿过,并与卡接件1卡接配合,使电感线端子12和第一凹槽5紧密配合,防止电感线端子12自第一凹槽5内弹出。

如图7所示,束线板3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用于插入散热器10中的定位柱14。具体地,定位柱14的数量为两个,在组装时,能够快速放置在散热器10上实现定位,然后连接,组装方便。

上述电源包括如上所述的印制电路板16和散热器10,上述电源电感线固定装置设于印制电路板16和散热器10之间。束线板3固定在散热器10上,具体地,束线板3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螺丝11穿过束线板3的安装孔2以将束线板3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0上。印制电路板16通过相配合的螺钉17和螺母18与电感线端子12连接,电感线端子12上开设有螺钉孔,一个螺母18设置在凹槽100中,另一个螺母19预先固定(如焊接)在印制电路板16上,螺钉17穿过螺钉孔且两端分别和螺母18、螺母19连接,使得电感线13和印制电路板16可靠连接。印制电路板16安装后,电感线13完全位于印制电路板16的一侧(如下方),另一侧无杂乱走线,箱体内布线整齐,较为美观,且电感线13和印制电路板16所述另一侧上的元器件无电磁干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