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中电磁屏蔽的屏蔽罩。
背景技术:
屏蔽罩是一种用来屏蔽电子信号的工具,能够有效屏蔽外接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影响和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主要应用于手机、GPS、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现有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7302842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屏蔽罩单体式绝缘漆印刷方法及金属屏蔽罩单体结构,首先在一金属料带上冲压出屏蔽罩,然后再在屏蔽罩上刷绝缘漆。
类似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金属屏蔽罩,虽然其能够有效屏蔽静电和电磁波,但散热性能相对一般。然而,电子产品在重度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散发出较多热量,如果采用类似上述金属屏蔽罩,电子产品内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导致电子产品容易快速升温,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甚至损坏电子产品内部元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罩,提高屏蔽罩的散热效果,进而保证用户使用体验,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屏蔽罩,包括金属基层及设置于金属基层一侧的绝缘层,所述金属基层周侧向绝缘层所在一侧弯折成型有若干折边,各所述折边在其边缘处均向绝缘层所在一侧凸起成型有散热凸起,所述散热凸起沿金属基层周侧边缘间隔设置有若干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安装时,理论上,金属基层上各折边将分别抵紧电子产品内部对应安装部位的各个外侧壁;此时,通过在折边内侧成型出散热凸起,使得折边与对应安装部位之间能够形成一定间隙,方便散热;同时,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散热凸起还有助于提高折边与对应安装部位的抵紧程度,从而提高该屏蔽罩安装的稳定性。通过上述方式,在保证屏蔽罩安装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屏蔽罩的散热效果,避免电子产品快速升温,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并有助于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边边缘处一体成型有金属折条,所述金属折条向绝缘层所在一侧翻折和卷曲并形成所述散热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凸起金属折条卷曲形成,结构简单实用,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还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该屏蔽罩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屏蔽罩上设置散热孔,能够进一步提高屏蔽罩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散热孔根据其孔径大小分成小孔组和大孔组,所述小孔组中各散热孔的孔径小于大孔组中各散热孔的孔径,且所述小孔组和大孔组分别位于该屏蔽罩长度方向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小孔组中各散热孔的孔径小于大孔组中各散热孔的孔径,在大孔组处,屏蔽罩内外热量交还更为快速,而在小孔组处则相对较慢,导致气体流速在小孔组和大孔组处存在细微的差别,从而使得气体在屏蔽罩内外之间将形成局部循环流动的趋势,有助于加快屏蔽罩内外热量交换,进一步提高该屏蔽罩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任意相邻两所述折边之间均形成有散热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间隙同样能够满足散热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屏蔽罩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基层包括金属基材以及均匀设置于金属基材两侧的镍镀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金属基层上设置镍镀层,镍镀层能够提高该屏蔽罩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防锈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镍镀层背离金属基材的一侧还设置有锡镀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锡镀层有助于提高该屏蔽罩焊接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层为环氧树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将其用于制作绝缘层,能有效保证绝缘层的绝缘效果,从而提高该屏蔽罩对静电的屏蔽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借助设置于各折边上的散热凸起,加快屏蔽罩内外热量交换,避免屏蔽罩内部过度升温,有助于降低电子产品使用时的温度,从而不仅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而且有助于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2、综合利用小孔组和大孔组,配合散热间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屏蔽罩的散热效果;
3、通过在金属基材上依次设置镍镀层和锡镀层,不仅大大提高屏蔽罩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防锈效果,还能够提高该屏蔽罩焊接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金属基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3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散热间隙。
附图标记:1、金属基层;101、金属基材;102、镍镀层;103、锡镀层;2、绝缘层;3、折边;31、散热间隙;4、金属折条;41、散热凸起;5、散热孔;6、大孔组;7、小孔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一种屏蔽罩,包括金属基层1及设置于金属基层1一侧的绝缘层2,金属基层1能够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而绝缘层2能够有效屏蔽电子产品内部静电,从而有效保护电子产品。
如附图2所示,金属基层1包括金属基材101,该金属基材101可以为不锈钢、紫铜、SPCC钢带等材质;金属基材101的两侧均通过电镀的方式依次镀有镍镀层102和锡镀层103,镍镀层102能够大大提高屏蔽罩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防锈效果,而锡镀层103能够提高该屏蔽罩焊接的便捷性。
同时,上述绝缘层2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绝缘层2为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将其用于制作该绝缘层2,能够充分保证屏蔽罩的绝缘效果,提高屏蔽罩对于静电的屏蔽效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绝缘层2可以通过涂刷的方式印制到金属料带上。
参见附图1,金属基层1周侧均向绝缘层2所在一侧弯折成型有折边3;在实际安装时,各折边3将分别抵紧分别抵紧电子产品内安装部位的各个外侧壁,并将需要保护的电子元器件罩设在整个屏蔽罩内部。以其中任一折边3为例,折边3的边缘处还一体成型有金属折条4,金属折条4沿对应折边3的长度方向可间隔设置多组;同时,折边3向绝缘层2所在一侧翻折并卷曲形成散热凸起41。在实际安装时,各折边3将通过其上各散热凸起41抵紧对应安装部位相邻侧壁,散热凸起41使得折边3与安装部位相邻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在提高屏蔽罩安装稳定性的同时,还提高了该屏蔽罩的散热效果。
结合附图3,为进一步提高该屏蔽罩的散热效果,任意相邻两折边3之间均形成有散热间隙31。同时,如附图1所示,屏蔽罩上还贯穿开设有若干散热孔5,各散热孔5共有两种孔径大小;按照各散热孔5孔径的大小,孔径相对较大的各个散热孔5共同构成大孔组6,而孔径相对较小的各个散热孔5共同构成小孔组7;并且,大孔组6和小孔组7分别位于该屏蔽罩长度方向的两侧。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小孔组7中各散热孔5的孔径小于大孔组6中各散热孔5的孔径,在大孔组6处屏蔽罩内外热量交还更为快速,而在小孔组7处则相对较慢,导致气体流速在小孔组7和大孔组6处存在细微的差别,从而使得气体在屏蔽罩内外之间将形成局部循环流动的趋势,加快屏蔽罩内外热量交换。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借助金属折条4所形成的散热凸起41使得折边3与对应安装部位相邻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散热的间隙,配合形成于相邻折边3之间的散热间隙31以及贯穿开设于屏蔽罩上的各个散热孔5,加快屏蔽罩内外热量交换,避免屏蔽罩内部过度升温,有助于降低电子产品使用时的温度,从而不仅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而且有助于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