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于车载控制器的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1710发布日期:2019-10-29 21:5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用于车载控制器的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运用于车载控制器的保护盖。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载控制器是一种基于GPS/GPRS/RF模块技术的移动通讯终端,主要用于对车辆监控的调度和对车辆内部控制系统的通信。当车载控制器安装于车辆内部时,车载控制器的一些端口如USB端口、TF端口、SIM端口均置于外部,进而对这些端口缺乏保护作用,容易带来损坏,一旦损坏,只能将车载控制器进行更换,从而带来资源浪费,并且,在插入TF卡和SIM卡后,容易被他人取出,从而在实际运用时会带来很多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护车载控制器的运用于车载控制器的保护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用于车载控制器的保护盖,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套接于车载控制器的前端并通过螺丝锁固,所述壳体设置有凹槽座,所述凹槽座内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对接USB端口、TF端口、SIM端口的第一通孔,所述凹槽座的端口处设置有一翻盖,所述翻盖上通过紧固螺母安装有弹子锁,所述凹槽座位于弹子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锁槽,所述锁槽的侧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弹子锁的锁口位于翻盖的外表面,所述弹子锁的锁头插入锁槽内,所述弹子锁的锁头设置有锁片,所述锁片置于开口内。

优选地,所述锁槽的底端设置有对接孔,所述弹子锁的锁头顶端置于对接孔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凹槽座的周边还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翻盖位于弹子锁的锁口处刻制有用于起到指示作用的箭头。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壳体套接于车载控制器上,从而可起到对车载控制器的保护,利用开设的第一通孔可避免影响车载控制器各个端口的正常使用;同时,利用翻盖将凹槽座进行封闭,有效将车载控制器上的端口与外界进行隔离,从而达到保护;并且,利用弹子锁控制锁片实现对翻盖的锁合,防止翻盖轻易打开,有效的防止TF卡和SIM卡的安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车载控制器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用于车载控制器的保护盖,包括壳体1,壳体1套接于车载控制器101的前端并通过螺丝102锁固,壳体1设置有凹槽座2,凹槽座2内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对接USB端口、TF端口、SIM端口的第一通孔3,凹槽座2的端口处设置有一翻盖4,翻盖4通过紧固螺母11安装有弹子锁5,凹槽座2位于弹子锁5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锁槽6,锁槽6的侧端设置有开口7,弹子锁5的锁口8位于翻盖4的外表面,弹子锁5的锁头9插入锁槽6内,弹子锁5的锁头9设置有锁片10,锁片10置于开口7内。

本实施例利用壳体1套接于车载控制器101上,使壳体1包裹住车载控制器101的前端,从而可起到对车载控制器101的保护,壳体1包裹后则利用开设的第一通孔3可避免影响车载控制器101各个端口的正常使用;同时,利用翻盖4将凹槽座2进行封闭,有效将车载控制器101上的端口与外界进行隔离,从而达到保护;并且,利用弹子锁5控制锁片10实现对翻盖4的锁合,防止翻盖4轻易打开,有效的防止TF卡和SIM卡的安全,防止他人将TF卡和SIM卡取出。

本实施例对翻盖4进行操作时,则通过钥匙(需要说明的是钥匙只需与弹子锁相匹配便可,对此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定),插入锁口8,随之进行左右旋转,从而控制锁片10离开或者进入开口7内,即当锁片10进入开口7内则实现锁片10的卡合,从而锁固翻盖4,当锁片10离开开口7并置于锁槽6内时,则解除对翻盖4的锁固,用户便可以打开翻盖。

进一步,弹子锁5在进行左右旋转过程中,其主要是锁口8进行受力旋转,而锁头9处于悬空,这样弹子锁5位于锁头9的一端容易出现偏摆,因此,锁槽6的底端设置有对接孔12,弹子锁5的锁头9顶端置于对接孔12内,利用对接孔12使锁头9存在支撑,从而可有效的防止偏摆。

进一步,因车载控制器101上还存在若干个指示灯103,而为方便指示灯103的正常指示,故本实施例的壳体1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3,利用第二通孔13将指示灯103置于外部。

进一步,为提高凹槽座2的强度,本实施例位于凹槽座2的周边还设置有加强筋14,利用加强筋14可起到支撑作用,加强凹槽座2边端的强度。

进一步,为方便用户更好的得知开合或者锁合的旋转方向,则本实施例的翻盖4位于弹子锁5的锁口8处刻制有用于起到指示作用的箭头15。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