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式散热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3361发布日期:2019-10-19 03:4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温控式散热电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式散热电源盒。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在开关电源设置有接线端子,用于电源与外部设备电路的连接。目前电源盒主要有两类:一是电源盒内只有电路器件部分,输入输出接线器件部分在电源盒外部的纯电源装置,二是电源盒内留有一定的空间,既有电路期间安装空间,又有容纳输入输出接线器件部分空间,甚至容纳相关的其他接线器件。

当开关电源在使用时,都是长时间工作,这样就使得整个电源盒在工作时内部的温度由于元部件工作而逐渐升高,尤其是对于炎热的夏季,温度过高会影响整个电源盒的正常使用,同时加快元部件的老化,更严重的可能引起电气火灾,因此我们需要一款能够实现快速散热的结构,将电源盒内的热量快速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盒散热结构,能够快速将电源盒内部的热量排出到空气中,从而保护电源盒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式散热电源盒,包括盒身、上盖、底盖和控制板,所述盒身为两端开口的空心体结构,所述上盖和底盖分别盖合在盒身的两端开口位置,上盖套在合身上,底盖嵌入在盒身上,所述盒身、上盖和底盖共同围合成一个容置有电源元器件的容置腔体,所述控制板设置在容置腔体内,所述盒身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置设有风机,所述下壳体位于盒身内部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固定在下壳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风机均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所述控制板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信息,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转。

作为优选,所述底盖为栅栏型结构,所述底盖的中间位置设有多个供导线插入的接线孔,接线孔位置位于电源盒接线端子旁边,所述盒身上端的进风口与正好位于电源盒接线端子上方,接口孔和进风口组成导线安装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盒身的两侧均设置有中间凹陷,两边凸起的第一“U”型槽结构,且凸起的两端又设置有多个弧度和间隔都较小的第二“U”型槽结构,雨水通过第一“U”型槽结构和第二“U”型槽结构滑落,且所述滑动条和凹槽结构组成盒身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二“U”型槽结构。

作为优选,固定电源元器件的电路板设置在盒身内部的中间位置,且通过支撑柱支撑固定,电路板与盒身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距离为1-2CM。

作为优选,所述盒身采用光滑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上盖和底盖为树脂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便于悬挂的悬挂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盒通过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对电源盒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只有当不少于一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才会发送指令给主控板,从而驱动风机运动,采用这种设计,一方面能有效避免因为某个传感器出现故障从而影响整个散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只有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才会启动风机运动,从而使得风机在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停止运转,减少资源的浪费;此外进风口正好位于接线端子的上端,安装接线时无需将整个盒体拆卸下,接线也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盒身 2、上盖

3、底盖 4、支撑柱

11、上壳体 12、下壳体

13、控制板 31、线孔

32、凹陷位 112、进风口

121、第一“U”型槽结构 122、第二“U”型槽结构

123、凹槽结构 131、温度传感器

13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控式散热电源盒,包括盒身1、上盖2、底盖3和控制板13,盒身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体结构,上盖2和底盖3分别盖合在盒身1的两端开口位置,上盖2套在合身上,底盖3嵌入在盒身1上,盒身1、上盖2和底盖3共同围合成一个容置有电源元器件的容置腔体,控制板13设置在容置腔体内,盒身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上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包括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32,出风口132位置设有风机,下壳体12位于盒身内部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31,温度传感器131设置有多个,固定在下壳体12上,温度传感器131、风机均与控制板13相连,控制板13根据温度传感器131的感应信息,控制风机的运转。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感应整个盒体内的温度,从而做到对电源盒体的温度做到把控,温度过高时能及时启动风机将热量快速排出,保证整个盒体都处于一个适宜的温度下。

请参团图2和图3,底盖3为栅栏型结构,底盖3的中间位置设有多个供导线插入的接线孔31,接线孔31位置位于电源盒接线端子旁边,盒身1上端的进风口112与正好位于电源盒接线端子上方,接线孔31和进风口112组成导线安装结构;盒身1的两侧均设置有中间凹陷,两边凸起的第一“U”型槽结构121,且凸起的两端又设置有多个弧度和间隔都较小的第二“U”型槽结构122,雨水通过第一“U”型槽结构和第二“U”型槽结构滑落,且所述滑动条和凹槽结构组成盒身两侧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二“U”型槽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盒身采用光滑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上盖和底盖为树脂材料;固定电源元器件的电路板设置在盒身内部的中间位置,且通过支撑柱4支撑固定,电路板与盒身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距离为1-2CM,当盒身上有液体时,第一“U”型槽结构和第二“U”型槽结构构成液体收集渠道,液体通过两种“U”型槽结构引流,滑落下去,在本实施例中,在上盖2上设置有便于悬挂的悬挂孔21,而第一“U”型槽结构121和第二“U”型槽结构122与上盖2呈垂直结构,当电源盒悬挂起来时,电源盒上滴落的液体会顺着两种“U”型槽结构滑落这样既不影响盒身的外观,借助“U”型槽结构的特点,使连接位置看起来更隐秘,还不影响防水的结构,设计巧妙,最主要的是,将盒身1设置成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可拆卸的结构,方便将上壳体11拆卸,对内部的元器件进行维修,同时也方便组装以及线路的接通,使操作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盒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板,当控制板接收到多个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都超过设定阈值时,控制位于出风口的风机开始运转,此时外界气体从进风口进入,然后经过元器件后,经过风机从出风口排除;温度超过设定值越高,风扇的运转速率越快,控制板接收到的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数据低于设定阈值时,所述风机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利用温度传感器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监控,从而及时将热量排出,保证电源盒的温度处于正常水平;

2)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出温度超过阈值时才会启动风机进行排热,保证因某个单独的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而导致整个散热系统工作出现紊乱;

3)侧面U型槽的设计使,连接位置看起来更隐秘,还不影响防水的结构,设计巧妙。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