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断路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4183发布日期:2019-09-25 00:03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断路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设备保温技术领域,是一种便携式断路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的断路器多采用SF6气体灭弧,当气体压力低于闭锁定值时,断路器无法实现分合闸,扩大停电面积。220千伏断路器厂家均未配置防止SF6低温液化的加热装置,在冬季温度低于-27摄氏度时,SF6气体会出现液化现象,导致断路器内部压力急剧降低,闭锁断路器分合闸功能,极大地影响了电网与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国北部部分地区冬天气温极值在-40℃以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已出现多次由于极寒天气造成大量SF6断路器低气压闭锁,给我国北方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断路器加热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SF6断路器在极低温的气候下,SF6气体出现液化现象造成断路器故障,严重影响电网与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断路器加热装置,包括硅橡胶防护外壳、电源总开关、内置有加热丝的加热带和对加热带温度进行控制的温控器,硅橡胶防护外壳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件,在硅橡胶防护外壳内侧面上固定有分别与A相灭弧室、B相灭弧室和C相灭弧室位置相对应的三条加热带,电源总开关K连接有A相电接头、B相电接头、C相电接头和零线接头,所述A相电接头、B相电接头、C相电接头分别连接一个加热带的火线,零线接头与每个加热带的零线均连接,温控器包括壳体、感温探头、三个温度控制器及三个电源控制器,所述壳体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结构,所述感温探头、温度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均设置于壳体内,感温探头分别与三个温度控制器连接,每个温度控制器均连接一个电源控制器,三个电源控制器分别用于控制对应的加热带与A相电接头、B相电接头、C相电接头之间电源的通断。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还包括三个空气开关,在每条加热带上均连接一个空气开关。

上述电源控制器为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线圈与温度控制器辅助触点连接,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空气开关并联连接。

上述加热带内置的加热丝至少设置3根。

上述连接件为尼龙搭扣,尼龙搭扣的长度至少为30cm。

上述尼龙搭扣至少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实用性强,是一种应用于变电站户外断路器在极寒或已有的伴热带故障时提升断路器气室温度的临时处理装置,解决了由于SF6气体液化,导致断路器无法分合闸带来电网事故问题。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灵活性强,为电网与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深度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温控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及加热丝的电路布置示意图。

附图4为尼龙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硅橡胶防护外壳,2为加热带,21为加热丝,3为壳体,4为尼龙搭扣,5为温控器,K为电源总开关,K1为空气开关,KM为交流接触器线圈,KM1为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KS1为温度控制器辅助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4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4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所示,该便携式断路器加热装置包括硅橡胶防护外壳1、电源总开关K、内置有加热丝21的加热带2和对加热带2温度进行控制的温控器5,硅橡胶防护外壳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件,在硅橡胶防护外壳1内侧面上固定有分别与A相灭弧室、B相灭弧室和C相灭弧室位置相对应的三条加热带2,电源总开关K连接有A相电接头、B相电接头、C相电接头和零线接头,所述A相电接头、B相电接头、C相电接头分别连接一个加热带2的火线,零线接头与每个加热带2的零线均连接,温控器5包括壳体3、感温探头、三个温度控制器及三个电源控制器,所述壳体3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结构,所述感温探头、温度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均设置于壳体3内,感温探头分别与三个温度控制器连接,每个温度控制器均连接一个电源控制器,三个电源控制器分别用于控制对应的加热带2与A相电接头、B相电接头、C相电接头之间电源的通断。

上述电源总开关可为4P的空气开关,分别连接外接电源的A相、B相、C相和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的硅橡胶防护外壳1采用硅橡胶制成,该材料具有耐热、耐寒、防水及柔韧性好的特性。

上述的连接件起到固定硅橡胶防护外壳1的作用,使硅橡胶防护外壳1内侧面上的三条加热带分别位于A相灭弧室、B相灭弧室和C相灭弧室的外侧,以便于直接对断路器的各相灭弧室加热,起到防止SF6气体液化的作用。

上述温控器5的壳体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其上部略宽于下部,起到防水渗入功能,内置温度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在壳体3的侧面可开小孔,用于电源线进出线及感温探头布置,在壳体3的正面可设置打开或关闭的小门,易于操作。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便携式断路器加热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三个空气开关K1,在每条加热带2上均连接一个空气开关K1。

实际使用时,将三个空气开关K1的火线分别与A相电接头、B相电接头、C相电接头,每个空气开关K1的零线均与零线接头连接。这里的空气开关K1可采用强投的方式进行控制,当温控器工作故障不能自动控制加热器正常工作时,工作人员手动闭合所有的空气开关K1,使每个加热带2均被强制接通,从而实现对断路器的A相灭弧室、B相灭弧室和C相灭弧室加热。

如附图1、2所示,电源控制器为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线圈KM与温度控制器辅助触点KS1连接,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KM1与空气开关K1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器5具备温度定值设置功能,当温度低于定值设定值时,自动触发每个温度控制器辅助触点KS1变位闭合,每个交流接触器线圈KM上电,相应的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KM1闭合,每条加热带2均被自动接通,从而满足自动加热的要求。

如附图1、3所示,加热带2内设置有至少3根并联连接的加热丝21。

如附图1、4所示,连接件为尼龙搭扣4,尼龙搭扣4的长度至少为30CM。

如附图4所示,尼龙搭扣4至少设置有两个。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便携式防断路器低温液化装置包裹在断路器气室外侧,并用尼龙搭扣4扣紧;其次,连接电源,投入电源总开关K,温控器5投入运行,当温度低于定值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辅助触点KS1闭合,交流接触器线圈KM带电,驱动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KM1闭合,加热带2投入运行;当温度高于定值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辅助触点KS1断开,交流接触器线圈KM不带电,驱动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KM1断开,加热带2退出运行;最后,当温控制功能异常时,外部温度低于要求值时,采用人工强投空气开关K1的方式,实现为加热带2加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