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元件安装板边角改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3541发布日期:2020-01-17 21:2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元件安装板边角改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器元件安装板边角改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元件安装板边角改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控制器元件安装板主要用于将各项电子元件进行安装固定的板材,安装板的形状主要为硬质塑料面板,在经过焊锡的方式将各种电阻以及其他的感应零件安装在安装板上。

在元件安装板生产后,由于生产部分的安装板的搬运过程中,其一侧易出现毛边的情况,当毛边较多的时,一般采用的方式就是丢弃处理,这样或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对废弃安装板进行二次加工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元件安装板边角改善装置,解决了废弃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元件安装板无法修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元件安装板边角改善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装置外壳内壁的前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打磨装置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送入口,所述送入口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滑板,所述u形滑板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套接有轴承,位于同一垂直线的两个所述轴承内套接有一个转杆,所述转杆上套接有两个限位套和一个圆柱套,所述轴承侧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背一端分别套接在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前后两侧开设的滑槽内,所述固定块的一侧穿插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滑槽内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上套接有两个挤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滑杆,两个所述第二滑杆分布在装置外壳前侧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与装置外壳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从上到下依次套接有滑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压横杆。

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顶端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固定台顶部的边缘处穿插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传送轴,多个所述传送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打磨带,所述传动打磨带内壁靠近所述齿轮的位置设置有齿牙,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啮合,所述固定台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联铁固定连接,所述联铁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台包括有两个半圆弧形块和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半圆弧形块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所述装置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或是电机其中一种。

优选的,所述传动打磨带的左右两侧的距离大于所述送入口内壁左右两侧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挤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元件安装板边角改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限位装置的改进,两个圆柱套和限位套能够将安装板在送入口内限制住,方便将安装板推动至打磨装置处,又设置有轴承、挤压弹簧、固定块和滑槽相互配合的使用,相背方向挤压同一横向水平向上的两个限位轴,此时能够根据安装板宽度的差距,能够对安装板的长边或是短边进行修边,从而能够方便操作,而且能够方便调节。

(2)、本发明通过对调节机构的改进,通过下压下压横杆,下压横杆能够通过连杆向下移动滑块,此时能够将打磨装置移动至送入口处,在使用后放开下压横杆,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快速的复位,方便操作这操作没在打磨装置的自身重量下,能够方便操作者将打磨装置进行移动。

(3)、本发明通过打磨装置的改进,驱动装置通过齿轮能够带动传动打磨带移动,又设置有多个传送轴,传送轴分布在传动打磨带内壁的上下两侧,能够保证传动打磨带传动的稳定性,增肌阿打磨的效果。

(4)、本发明通过限位装置、打磨装置和调节机构相互配合的使用,限位装置能够保证安装板稳定上料,调节机构使用,方便使用后进行除杂清灰操作,打磨装置能够去除毛边,从而能够将废弃的安装板进行改善操作,能够减少浪费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u形滑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复位弹簧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打磨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装置外壳、2限位装置、201送入口、202u形滑板、203活动槽、204滑槽、205固定块、206第一滑杆、207挤压弹簧、208轴承、209转杆、210限位套、211圆柱套、3调节机构、301第二滑杆、302滑块、303复位弹簧、304连杆、305下压横杆、4打磨装置、401固定台、402固定板、403驱动装置、404轴杆、405齿轮、406活动杆、407传送轴、408传动打磨带、409齿牙、410联铁、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设置有限位装置2,装置外壳1内壁的前侧设置有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通过两个连接杆5分别与打磨装置4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限位装置2包括有送入口201,送入口20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滑板202,u形滑板202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活动槽203,活动槽203内套接有轴承208,位于同一垂直线的两个轴承208内套接有一个转杆209,转杆209上套接有两个限位套210和一个圆柱套211,轴承208侧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5,两个固定块205的相背一端分别套接在活动槽203内壁的前后两侧开设的滑槽204内,固定块205的一侧穿插有第一滑杆206,第一滑杆20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滑槽204内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一滑杆206上套接有两个挤压弹簧207。

调节机构3包括两个第二滑杆301,两个第二滑杆301分布在装置外壳1前侧的左右两侧,且第二滑杆301的两端分别与装置外壳1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滑杆301从上到下依次套接有滑块302和复位弹簧303,滑块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304,两个连杆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压横杆305。

打磨装置4包括固定台401,固定台401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固定板402固定连接,固定板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403,驱动装置4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轴杆404,轴杆404的顶端贯穿固定板402的底部,轴杆4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405,固定台401顶部的边缘处穿插有活动杆406,活动杆406的上下两端均套接有传送轴407,多个传送轴407传动连接有传动打磨带408,传动打磨带408内壁靠近齿轮405的位置设置有齿牙409,齿轮405与齿牙409啮合,固定台401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联铁410固定连接,联铁410能够起到稳固固定台401的作用,而且用于和滑块302连接的支撑处,联铁410的顶部与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

具体的,固定台401包括有两个半圆弧形块和两个连接板,两个半圆弧形块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通过将固定台401设置成两个半圆弧形块相对一侧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半圆弧形块能够减少传动打磨带408的两侧摩擦,保证了传送的稳定性,增加传动打磨带408寿命。

具体的,复位弹簧303的顶端与滑块302的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03的底端与装置外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具体的,驱动装置403为驱动气缸或是电机其中一种。

具体的,传动打磨带408的左右两侧的距离大于送入口201内壁左右两侧的距离。

具体的,挤压弹簧207的一端与固定块205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挤压弹簧207的另一端与滑槽20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安装板放置进送入口201内,在挤压弹簧207的挤压下,左右两侧限位套211能够将安装板在送入口201内卡紧,向前移动过程中,限位套211能够通过转杆209在轴承208内转动,此时,安装板能够移动至打磨装置4处,向下按压下压横杆305,连杆304能够向下推动滑块302,此时,打磨装置4能够移动至送入口201处,在驱动装置403的启动下,齿轮405与齿牙409配合能够带动传动打磨带408转动,此时能够对安装板进行修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