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测油仪。
背景技术:
油是国家环保决策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项目之一,在八项水质污染物中,油排在codcr之后。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智能的测油仪,智能测油仪在检测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但现有的智能测油仪的散热性能较弱,致使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去,从而对其内部的零件产生影响,减少其使用寿命;且检测时,一般在户外,其电压经常不稳定,或者各个地区的用电电压不一,现有的检测仪少有电压转换的,若电压不稳定,会造成内部零件烧坏或者电压不同,不能使用。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解决其散热问题又可以解决其电压问题的新型的侧油仪。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测油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装置、散热装置、检测装置和电源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散热装置与电源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板、cpu、显卡、显卡压条和ad驱动板,所述cpu、显卡和显卡压条设置在主板上,所述主板与ad驱动板信号连接;所述散热装置包括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和传感器散热器,所述cpu散热器设置在cpu底部并与之连接,所述显卡散热器设置在显卡底部并与之连接,所述传感器散热器与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和电源转换器,所述电源转换器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包括交流转换器、直流转换器和io固定板,所述交流转换器和直流转换器均固定安装在io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光发射器、发送光程筒、检测腔和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源、光发射器、发送光程筒和光敏传感器均与电源电气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与cpu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散热器设置在光敏传感器的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光发射器、发送光程筒、检测腔和光敏传感器依次从左往右设置,所述光发射器将光源发出的光变为平行光再由发送光程筒发送经过检测腔再到光敏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为紫外光;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屏,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液晶显示屏外部,所述液晶显示屏与cpu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样品入口,所述样品入口设置在检测腔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cpu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和传感器散热器三个分别对cpu、显卡和光敏传感器进行散热,防止其因散热问题而损坏,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电源转换器,便于其在不同电压的情况将电压转换为符合其使用的电压,从而增强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1-壳体11-显示装置12-样品入口13-开关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其中,以图1的方向为准。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散热的测油仪,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设有控制装置、散热装置、检测装置和电源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散热装置与电源装置电气连接,通过设置散热装置对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显示装置11,所述显示装置11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屏,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液晶显示屏外部,所述液晶显示屏与cpu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后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1上设有样品入口12,所述样品入口12设置在检测腔的上方,所述壳体上还设置开关按键13,所述开关按键13与cpu电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板、cpu、显卡、显卡压条和ad驱动板,所述cpu、显卡和显卡压条设置在主板上,所述主板与ad驱动板信号连接,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对其检测装置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将其数据输送给显示装置11显示。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和传感器散热器,所述cpu散热器设置在cpu底部并与之连接,所述显卡散热器设置在显卡底部并与之连接,所述传感器散热器与检测装置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光发射器、发送光程筒、检测腔和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源、光发射器、发送光程筒和光敏传感器均与电源电气连接;所述光源为紫外光,所述光敏传感器与cpu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散热器设置在光敏传感器的侧部;所述光源、光发射器、发送光程筒、检测腔和光敏传感器依次从左往右设置,所述光发射器将光源发出的光变为平行光再由发送光程筒发送经过检测腔再到光敏传感器;通过将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和传感器散热器一一对应设置在cpu、显卡和光敏传感器的位置,将它们产生的热量及时的输送出去,提高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