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PC产品不同厚度补强的压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83308发布日期:2019-11-29 23:13阅读:1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FPC产品不同厚度补强的压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fpc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pc产品不同厚度补强的压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科技时代变迁,为实现产品功能的多样化,fpc产品在结构和设计上也越来越复杂,fpc产品为实现功能多样化,所需要贴装的元器件就越多,所以面临着fpc产品为满足要求,产品贴装元器件部位所需贴压的补强也就越多,不同部位需要补强的强度不同,因而不同部位需要贴装上的补强板的厚度不一样,有些相差较大,同一产品贴装的同类不同厚度补强在压制时通常是用到目前业内传统的快压机进行压制,在实际压制过程中,由于补强的厚度不一致导致在压制时会出现压不实的情况,因此为满足要求,需要分开进行压制,不能同时压制,使得制作工艺更加繁琐,传统工艺的是分开压制的,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上工序-(贴装补强-快压-贴装补强-快压)-固化-下工序,括号内为重复操作的步骤,补强依次由薄到厚的顺序进行贴压;由于补强压制平整度较差,容易出现变形扭曲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fpc产品在传统快压方式操作中,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导致fpc产品同类型不同厚度补强贴压时需要采用分开多次压制的方法,工艺繁琐,效率低下的技术缺陷,而提出了一种fpc产品不同厚度补强的压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fpc产品不同厚度补强的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贴补强板,预先在fpc的待补强位置上贴合补强板;

s2:叠层,将已贴合补强板的fpc进行叠层;

s3:传压,将已叠层的fpc放于传压机上压制。

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的操作流程包括:

s21:首先依次按顺序从下往上放置底层叠层,放置顺序依次为硬质板、牛皮纸一张、硬质板、牛皮纸十张;

s22:然后在底层上方依次按照顺序从下往上放置产品层叠层,放置顺序依次为硬质板、普通离型膜、已贴合补强板的fpc、普通离型膜、pvc层、单面无硅离型膜、牛皮纸两张、硬质板;

s23:最后在产品层上方依次按照顺序从下往上放置上层叠层,放置顺序依次为牛皮纸十张、硬质板、牛皮纸一张、盖板。

进一步的,在叠层步骤中,所述fpc贴合有补强板的一面朝上设置。

进一步的,在叠层步骤中,所述单面无硅离型膜的无硅的一面朝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每一硬质板的厚度均为1.2t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pvc层的厚度为0.4t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板为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叠层作业来说,这种优化后的叠层结构主要在首尾各增加十张牛皮纸,针对产品特性采用不对称叠层结构,产品补强面采用pvc+牛皮纸进行填充,同时在pvc表面加一张单面无硅离型膜(无硅面与pvc接触)替代普通离型膜,产品另一面(非补强面)直接与钢板接触,不需加填充材料,从而改善产品传压后出现的移位、折皱,解决了现有fpc产品在传统快压方式操作中,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导致fpc产品同类型不同厚度补强贴压时需要采用分开多次压制的方法的技术缺陷,达到工艺简单,效率极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fpc产品不同厚度补强的压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叠层步骤中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层叠层、2.产品层叠层、3.上层叠层、a.硬质板、b.牛皮纸、c.普通离型膜、d.产品、e.补强板、f.pvc层、g.单面无硅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fpc产品不同厚度补强的压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贴补强板e,预先在fpc的待补强位置上贴合补强板e;

s2:叠层,将已贴合补强板的fpc进行叠层;

s3:传压,将已叠层的fpc放于传压机上压制。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上工序→贴补强板→叠层→传压→下工序。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所述s2步骤的操作流程包括:

s21:首先依次按顺序从下往上放置底层叠层,放置顺序依次为硬质板a、牛皮纸b一张、硬质板a、牛皮纸b十张;

s22:然后在底层上方依次按照顺序从下往上放置产品层叠层,放置顺序依次为硬质板a、普通离型膜c、已贴合补强板e的fpcd、普通离型膜c、pvc层f、单面无硅离型膜g、牛皮纸两张b、硬质板a;

s23:最后在产品层上方依次按照顺序从下往上放置上层叠层,放置顺序依次为牛皮纸b十张、硬质板a、牛皮纸b一张、盖板h。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在叠层步骤中,所述fpc贴合有补强板e的一面朝上设置。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在叠层步骤中,所述单面无硅离型膜g的无硅的一面朝下设置。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所述每一硬质板a的厚度均为1.2t以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所述pvc层的厚度为0.4t以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所述硬质板a为钢板。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优化后的传压补强叠层结构,具有如下改变:

一:在首尾各增加十张牛皮纸b,如图2中下层叠层1和上层叠层3所示。不仅能对产品在压合加压时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还能使产品各层级之间的热传递比较均匀,因为压机是通过上下加热台板同时对整个叠层进行升温加热,从而能更好的避免产品在压合时最底层和最上层因受热过快相对于处于叠层中间的产品来说,pvc层f填充材料融化相对太快而产生移位从而导致产品折皱。

二:由于产品补强面的特殊性,在产品补强面pvc填充材料的基础上再增加两张牛皮纸b,如图2产品层叠层2所示。由于一般产品表面比较平整,而补强产品表面基本上都存在高低不一的落差,有时单靠pvc材料进行填充会达不到要求,导致填充不够充分而存在局部压不实,这时通过再在pvc层f表面增加两张牛皮纸b,就可以大大的增加填充效果从而满足产品需求。

三:现对于传统的对称叠层由于产品两面不对称,所以需采用不对称叠层结构,如图2产品层叠层2所示。为保证产品压制不折皱,压制产品时,产品补强朝上放置,上面保留pvc层f填充材料,下面直接与钢板接触(不需要pvc填充材料),这样在传压过程中产品下面与平整的钢板接触,上面有高低落差补强产品与pvc层f填充材料接触,这样就能起到产品补强压制时即充分填充压实,又不会产生折皱。

四:在填充材料pvc表面增加一张单面无硅离型膜g,如图2产品层叠层2所示。对于正常的fpc产品来说,表面比较平整,在传压过程时pvc融化后进行填充时流动性较小,不会对产品产生影响;但对于压制带有补强产品来说,产品表面基本上都存在高低不一的落差,这样在压制时pvc融化后进行填充时流动性比较大,这样就会对产品造成移位从而产生折皱。传统的普通离型膜无法满足要求,而无硅离型膜在阻胶性和附着性都较好,所以在填充材料pvc表面增加一张单面无硅离型膜g(无硅面与pvc接触)可以有效的阻止pvc融化后大面积流动,只会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填充,避免产品移位。

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叠层作业来说,这种优化后的叠层结构主要在首尾各增加十张牛皮纸,针对产品特性采用不对称叠层结构,产品补强面采用pvc+牛皮纸进行填充,同时在pvc表面加一张单面无硅离型膜(无硅面与pvc接触)替代普通离型膜,产品另一面(非补强面)直接与钢板接触,不需加填充材料,从而改善产品传压后出现的移位、折皱,解决了现有fpc产品在传统快压方式操作中,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导致fpc产品同类型不同厚度补强贴压时需要采用分开多次压制的方法的技术缺陷,达到工艺简单,效率极高的效果。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