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分配器及其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4994发布日期:2019-12-31 16:3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电源分配器及其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分配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分配器及其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尺寸小,高功率密度的电源分配器对散热要求很高,单纯依靠自然风冷或者依靠风扇冷却散热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譬如现有电源分配器单纯依靠自然风冷散热,但这会导致设备结构尺寸过大、重量加重,而且这种散热方式的散热效果不好,容易出现散热不均的情况;若采用风扇散热,不但其噪音巨大,而且风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如果风扇损坏,会导致整机温升上升,性能指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分配器及其散热结构,以解决电源分配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分配器散热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机壳内部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水冷室,所述水冷室内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分流隔板,所述分流隔板将所述水冷室内部分隔为弯曲的水冷通道,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置于所述水冷通道的两端,所述水冷通道内部在与所述进水口对应处设有多根导热柱;以及水道盖板,所述水道盖板封盖所述水冷室,所述水道盖板背对所述水冷通道的表面、以及所述分隔板背对所述水冷通道的表面均为散热面。

其中,所述水冷通道内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设置轨迹与所述水冷通道的设置轨迹匹配。

其中,所述散热翅片为多块,多块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水冷通道的设置轨迹排列布置形成分流线路。

其中,所述分流线路至少为两条。

其中,所述水冷通道内还设有分水柱,所述分水柱设于同一所述分流线路的相邻所述散热翅片之间。

其中,所述水道盖板朝向所述水冷通道的表面设有辅助分流板,所述辅助分流板与所述分流隔板的布置轨迹匹配对应。

其中,所述水道盖板朝向所述水冷通道的表面设有辅助翅片,所述辅助翅片与所述散热翅片的布置轨迹匹配对应。

其中,所述导热柱设于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进水口之间。

其中,多根所述导热柱至少在两个直线方向上排列布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分配器,包括车载充电器、dc/dc变换器和上述的电源分配器散热结构,所述车载充电器设于所述水道盖板背对所述水冷通道的表面,所述dc/dc变换器设于所述分隔板背对所述水冷通道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分配器及其散热结构,由于所述水道盖板封盖所述水冷室,所述水道盖板背对所述水冷通道的表面、以及所述分隔板背对所述水冷通道的表面均为散热面,两个散热面均能用于对电路器件进行散热,所以通过一个水冷散热结构便可实现两种电路器件的同时散热,如车载充电器和dc/dc变换器;而且又由于所述水冷通道内部在与所述进水口对应处设有多根导热柱,所以当水流进入水冷通道后将会被导热柱打散,增大了水流的流动性,从而加强了散热效果,以确保对两种不同电路器件进行同时散热也能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源分配器散热结构拆除水道盖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源分配器散热结构分流线路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源分配器散热结构中水道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源分配器散热结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从图1、图3和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源分配器散热结构,包括,机壳100,所述机壳100内部设有分隔板101,所述分隔板101将所述机壳100内部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如图4所示,第一容纳腔置于分隔板101上方,第二容纳腔置于分隔板101下方),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水冷室,所述水冷室内设有进水口201、出水口202和分流隔板203,所述分流隔板203将所述水冷室内部分隔为弯曲的水冷通道204,所述进水口201和所述出水口202分别置于所述水冷通道204的两端,所述水冷通道204内部在与所述进水口201对应处设有多根导热柱205;以及水道盖板300,所述水道盖板300封盖所述水冷室,所述水道盖板300背对所述水冷通道204的表面、以及所述分隔板101背对所述水冷通道204的表面均为散热面。

在进行应用时,会将两种不同的电路器件放置于两个散热面上,然后水流将会经进水口201进入至水冷通道204内、并从出水口202流出,由于水冷通道204内部在与进水口201对应处设有多根导热柱205,所以导热柱205会将水流打散,以此增强水流的流动性,使得水流能够快速吸走热量并将热量带走,保证了对两种不同电路器件进行同时散热也能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其中,分流隔板203用于在水冷室内分隔形成水冷通道204,而为了在水冷室有限的空间内形成较长的水冷通道204,可通过分流隔板203在水冷室内形成多个拐弯点而增长水冷通道204,如图1所示,此时分流隔板203在水冷室内形成了四个拐弯点,以充分延长水冷通道204,当然,具体的拐弯点数量应该结合机壳100的大小而定,即分流隔板203形成拐弯点的数量并不限制。

优选的,在应用过程中,导热柱205会从分隔板101吸收热量并传递至水冷通道204的水流中,但是导热柱205只布置在与进水口201对应处,从而导致水冷通道204其他位置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差,为此需要设置相关结构以提高水冷通道204其余位置的散热效果,如图1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水冷通道204内设有散热翅片206,所述散热翅片206的设置轨迹与所述水冷通道204的设置轨迹匹配。

此时散热翅片206也会将从分隔板101吸收的热量送至水冷通道204的水流中,而且由于热翅片206的设置轨迹与水冷通道204的设置轨迹匹配,所以能够确保水冷通道204内的各处均能及时带走热量,从而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需要指出,此时散热翅片206的数量并不限制,散热翅片206可以是一连续的整体结构,其延伸设置轨迹与水冷通道204的设置轨迹匹配,也可以是散热翅片206为多块,多块散热翅片206沿水冷通道204的设置轨迹排列布置,两种方式均能实现散热效率提高的效果。

优选的,散热翅片206可以连续的整体结构,此时散热翅片206虽然可以热量传递至水冷通道204的各处,但是将会限制水流于一固定流向,所以为了再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可以再次将水流打乱以提高水流的流动性,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散热翅片206为多块,多块所述散热翅片206沿所述水冷通道204的设置轨迹排列布置形成分流线路。

以图2所示为例,各个散热翅片206a组成第一条分流线路,各个散热翅片206b组成第二条分流线路;此时也可以理解为原本为一连续整体结构的散热翅片206进行了多处打断,以此形成多块散热翅片206排列形成分流线路,由于相邻散热翅片206之间会存在留空区域,所以当水流经过此留空区域时不再仅能沿指定方向流动,从而会将水流进行再次打散,进一步加强了水流的流动性,以实现散热效率的再次提高。

优选的,设置分流线路的目的在于打散水流,以提高水流的流动性,从而实现散热效率的提高,所以为了继续提高散热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分流线路至少为两条。

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的分流线路为两条,从而将水冷通道204内部分隔为三条水流通道,相比于仅设置一条分流线路以形成两条水流通道,设置两条分流线路不但增加了对水流的打散位置,更是增加了更多的热量传递面积,从而再次提高了散热效率。

优选的,为了继续提高散热效率,可以再次增强对水流的打散效果,如图1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水冷通道204内还设有分水柱207,所述分水柱207设于同一所述分流线路的相邻所述散热翅片206之间。

如图1所示,在同一分流线路中,相邻散热翅片206之间会存在留空区域以对水流进行打散,而分水柱207则设于这留空区域的对应处,以此增强对水流的打散效果,实现了散热效率的再次提高;当然,在同一分流线路中,可以是相邻散热翅片206之间均设置分水柱207,也可以是部分相邻散热翅片206之间设置分水柱207,具体根据需要进行选定设置便可。

优选的,水道盖板300用于封盖水冷室,所以水道盖板300也可以将热量传递至水冷通道204的水流进行散热,而为了提高水道盖板300的热量传递效率,可以增加水道盖板300的热量传递面积,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水道盖板300朝向所述水冷通道204的表面设有辅助分流板301,所述辅助分流板301与所述分流隔板101的布置轨迹匹配对应。

在增设辅助分流板301后,水道盖板300不但朝向水冷通道204的表面能与水流接触,还能通过辅助分流板301与水流接触,即大大增加了热量传递面积,从而使得水道盖板300上的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至水流中,切实提高了散热效率。

优选的,为了再进一步增加水道盖板300的热量传递面积,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水道盖板300朝向所述水冷通道的表面设有辅助翅片302,所述辅助翅片302与所述散热翅片206的布置轨迹匹配对应。

在增设辅助翅片302后,水道盖板300不但能通过其表面和辅助分流板301与水流接触,还能通过辅助翅片302与水流接触,即再次增加了热量传递面积,从而使得水道盖板300上的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至水流中,再次提高了散热效率。

优选的,导热柱205的作用是打散水流和进行热量输送,散热翅片206的作用是进行水道分隔和热量输送,所以为了保证散热翅片206能够更好的进行热量输送,应该保证流经散热翅片206的水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如图1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导热柱205设于所述散热翅片206与所述进水口201之间。

采用此方式后,经进水口201流入水冷通道204的水流会先与导热柱205接触,所以导热柱205会将水流打散,被打散后的水流才会流经散热翅片206,由于被打散后的水流具有较佳的流动性,从而使得流经散热翅片206的水流能够更为迅速的带走热量,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优选的,经进水口201流入水冷通道204的水流会先与导热柱205接触,所以导热柱205采用不同的排布方式便会产生不同的水流打散效果,为了实现更好的水流打散效果,如图1所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多根所述导热柱205至少在两个直线方向上排列布置。

此种排布方式能够使得多个导热柱205排布于不同的直线方向上,从而使得水流经过导热柱205的时候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打散效果,以使得水流更为絮乱,避免出现均是同向打散水流导致水流流动性增加不明显的情况。

需要指出,导热柱205至少在两个直线方向上排列布置具有多种情况,譬如可以是导热柱205布置于两条平行的直线上,也可以是导热柱205布置于两仅具有一交点的连线上(如v型、t型等),更可以是导热柱205布置于两交错的直线上(如x型、十字形等)。

更进一步的,在应用上述改进结构便可获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源分配器,包括车载充电器、dc/dc变换器和上述的电源分配器散热结构,所述车载充电器设于所述水道盖板300背对所述水冷通道204的表面,所述dc/dc变换器设于所述分隔板101背对所述水冷通道204的表面。

此时车载充电器产生的热量将会通过水道盖板300送至水冷通道204的水流中,dc/dc变换器产生的热量将会通过分隔板101送至水冷通道204的水流中,从而通过一个水冷机构实现了车载充电器和dc/dc变换器的同步散热,不但散热效果良好,而且更使得电源分配器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更为符合使用者不断提高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