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冷却的分体式感应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7806发布日期:2020-01-07 09:5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冷却的分体式感应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冷却的分体式感应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是一种电感线圈,它能通过合理分布感应磁场来满足各种加热工艺,是实现各类感应加热工艺的关键部件,利用交变的磁场使其中的金属导体内部产生涡流,从而使金属工件迅速发热,分体式感应加热设备一般包括变压器、加热主体及线圈,结构简单,易于搬运,在加热的过程中可直接使用清水对工件进行冷却,使用方便,冷却操作简单。

现有的分体式加热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变压器本体与加热主体之间一般通过可插拔线缆进行连接,在工作时,由于变压器本体与加热主体之间距离增大,易造成线缆发生损坏,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者时刻注意两者之间的距离,操作较为不便,不利于工作,另外设备的侧面一般会设置有散热口,但是仅通过侧面的散热口不能很好的对设备进行降温,散热效果不好,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冷却的分体式感应加热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冷却的分体式感应加热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分体式加热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变压器本体与加热主体之间一般通过可插拔线缆进行连接,在工作时,由于变压器本体与加热主体之间距离增大,易造成线缆发生损坏,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者时刻注意两者之间的距离,操作较为不便,不利于工作,另外设备的侧面一般会设置有散热口,但是仅通过侧面的散热口不能很好的对设备进行降温,散热效果不好,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冷却的分体式感应加热设备,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下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下侧设置有线缆,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与加热器本体通过线缆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器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加热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块,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一侧靠近加热器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弹性带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块,所述插接板与第一安装块通过第一滑槽及导块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位于变压器本体的下侧设置有散热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片、蜂窝板、安装板、通风孔及安装螺孔,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下侧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蜂窝板,所述蜂窝板与变压器本体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一侧靠近第一滑槽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内孔,所述限位内孔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内侧套设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拉手,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为楔形。

优选的,所述导块的一侧靠近固定杆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导块与第一安装块通过限位孔及固定杆进行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弯曲结构,所述散热片与安装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内侧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穿散热片,所述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安装螺孔,所述安装板与变压器本体通过安装螺孔及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变压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块、第一滑槽、限位弹簧、固定杆、拉手、第二滑槽及限位内孔,加热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块、弹性带、插接板、导块及限位孔,便于对变压器本体与加热器本体进行弹性连接,避免在设备工作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距离过大造成线缆的损坏,提高了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增大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2)变压器本体与加热器本体的下侧均设置有蜂窝板、散热片、安装板、通风孔及安装螺孔,便于对设备进行散热,避免仅通过设备侧面的散热口进行散热,效率较慢,影响设备的工作温度,提高了设备散热的效果,便于降低设备因过热造成损坏,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安装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压器本体;2、控制板;3、线缆;4、加热器本体;5、感应线圈;6、第二安装块;7、弹性带;8、第一安装块;9、散热片;10、底座;11、导块;12、第一滑槽;13、限位孔;14、限位弹簧;15、固定杆;16、拉手;17、第二滑槽;18、限位内孔;19、蜂窝板;20、安装板;21、插接板;22、通风孔;23、安装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冷却的分体式感应加热设备,包括变压器本体1,变压器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底座10,变压器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控制板2,控制板2的下侧设置有线缆3,变压器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本体4,变压器本体1与加热器本体4通过线缆3进行电性连接,加热器本体4的前侧设置有感应线圈5,便于对工件进行加热,加热器本体4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带7,便于对加热器本体4与变压器本体1进行连接,减少两者之间距离过大时造成线缆3的损坏,弹性带7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块6,变压器本体1的一侧靠近加热器本体4设置有第一安装块8,第一安装块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2,弹性带7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板21,便于对弹性带7的一端进行固定,插接板21的一侧设置有导块11,插接板21与第一安装块8通过第一滑槽12及导块11进行滑动连接,便于对插接板21与第一安装块8进行固定,底座10的一侧位于变压器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散热结构,便于更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片9、蜂窝板19、安装板20、通风孔22及安装螺孔23,变压器本体1的下侧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板20,便于对散热片9进行安装,安装板20的上侧设置有蜂窝板19,便于避免变压器本体1内侧的零件与安装板20接触,蜂窝板19与变压器本体1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安装块8的一侧靠近第一滑槽12开设有第二滑槽17,第一安装块8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内孔18,限位内孔18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弹簧14,便于推动固定杆15进入限位孔13的内侧,限位弹簧14的内侧套设有固定杆15,便于更好的限制导块11与第一滑槽12之间的滑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杆15的一端设置有拉手16,固定杆15的另一端为楔形,便于把导块11插入第一滑槽12内侧后,限制导块11从第一滑槽12内侧滑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块11的一侧靠近固定杆15开设有限位孔13,导块11与第一安装块8通过限位孔13及固定杆15进行卡合连接,便于更好的使插接板21与第一安装块8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板20的侧面设置有散热片9,散热片9为弯曲结构,便于更好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散热,散热片9与安装板20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散热片9的内侧设置有通风孔22,通风孔22贯穿散热片9,便于自然风对散热片9进行冷却,安装板20的内侧设置有安装螺孔23,安装板20与变压器本体1通过安装螺孔23及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便于更好的对散热片9进行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线缆3的两端为可插拔结构,通过线缆3对变压器本体1与加热器本体4进行电性连接,变压器本体1外接电源,便于通过加热器本体4前侧的感应线圈5产生感应涡流,进一步的通过感应涡流对工件进行加热,加热后便于直接放入外界的冷水盆,对工件进行冷却。

在使用的过程中,加热器本体4会发生移动,使变压器本体1与加热器本体4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时可以通过弹性带7的弹性力对使用者的拉扯力进行抵抗,便于使用者及时发现变压器本体1与加热器本体4之间的距离过大,进而便于减少线缆3在连接过程中的损坏,当变压器本体1与加热器本体4不通过线缆3进行连接时,可以向一侧拉动拉手16,进而带动固定杆15从限位孔13的内侧脱离,进一步的从第一安装块8的内侧拉出导块11,使插接板21与第一安装块8分离,同理可逆序操作使插接板21与第二安装块6进行固定,便于对插接板21进行放置,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散热片9设置有两处,另一处位于加热器本体4的下侧,在使用时通过散热片9便于增大变压器本体1内侧与外侧的接触面积,进而自然风冷通过散热片9对变压器本体1的内侧温度进行降低,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