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导电泡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284发布日期:2019-08-03 16:0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导电泡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导电泡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导电泡棉是由具有导电性和防腐蚀性的导电纤维布,内衬低压缩力的PU泡棉而构成,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导电纤维布是由Polyester纤维表面覆上铜和镍金属表层所构成的金属纤维编织而成,纤维底层是高导电性的铜,表层是防氧化抗腐蚀的镍金属。铜和镍的结合提供极佳的导电性和屏蔽效果。导电泡棉在100KHz到1GHz的频率范围可得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导电泡棉特别适用于容量和闭合压力有限的场合,而且成本较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机箱、机壳、室内机箱、工业设备、笔记本电脑、移动通讯设备等。

现有的导电泡棉的散热性能不好,易影响电子设备自身性能,且导电泡棉多为一体式结构,不便于导电泡棉的拼接与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式导电泡棉,具有便于拼接且散热性良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拼接式导电泡棉,包括泡棉本体和包裹在泡棉本体外的导电布,所述导电布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该导电泡棉位置的粘胶层,所述泡棉本体内开设有贯穿泡棉本体相对侧端面的散热孔,所述泡棉本体的端部设置有插块和用于供相邻导电泡棉上的插块插入的插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泡棉本体将扩散至其表面处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散热孔的设置增大了泡棉本体与空气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泡棉本体上的热量能够较好的进行扩散,以此达到散热的目的;因导电泡棉特别适用于容量和闭合压力有限的场合,散热孔的设置使得导电泡棉具有较大的形变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不同大小的容纳空间;插块与插槽的设置使得两个导电泡棉能够进行准确的拼接,同时防止两拼接后的导电泡棉在垂直于导电泡棉轴线的方向上产生相对移动,方便操作人员对拼接后的泡棉进行安装;在拆卸时使插槽与插块分离即可,便于重复使用;该导电泡棉在便于散热的同时具有便于拼接的作用,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进一步,所述泡棉本体的同一端部均设置有插块与插槽,所述泡棉本体同一端的插块和插槽分别位于散热孔的上下两侧,所述泡棉本体不同端的插块与插槽的位置相反。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插孔或插槽,使得两泡棉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插孔或插槽设置在散热孔的上下两侧,使得该导电泡棉在受压时插孔与插槽对该导电泡棉的形变性影响较小。

进一步,所述插块包括固定部与插接部,所述固定部呈片状设置,插接部垂直于固定部且与固定部的中心位置连接,固定部设置在泡棉本体内,且固定部平行于泡棉本体的端面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的设置减少了在拆分两导电泡棉时插接部被抽离设置插接部的泡棉本体的现象发生,减少了该导电泡棉被损坏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多个凸缘,多个所述凸缘沿插接部的轴向方向均匀排列,所述凸缘远离插接部的一端向固定部方向倾斜。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凸缘倾斜的设置使得插接部能够较为方便的插入插槽,且不易拔出,使得两导电泡棉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进一步,所述散热孔的截断面呈工字型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泡棉本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该导电泡棉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所述散热孔的侧壁呈波浪型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泡棉本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该导电泡棉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所述粘胶层远离导电布的一侧设置有离型纸。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离型纸的设置使得粘胶层得到保护,防止粘胶层在运输过程中破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散热孔的设置增大了泡棉本体与空气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泡棉本体上的热量能够较好的进行扩散,以此达到散热的目的;

二、插块与插槽的设置使得两个导电泡棉能够进行准确的拼接,同时防止两拼接后的导电泡棉在垂直于导电泡棉轴线的方向上产生相对移动,方便操作人员对拼接后的泡棉进行安装;

三、散热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插孔或插槽,使得该导电泡棉在受压时插孔与插槽对该导电泡棉的形变性影响较小;

四、固定部的设置减少了在拆分两泡棉本体时插接部被抽离设置插接部的泡棉本体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块与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泡棉本体;11、散热孔;12、插槽;2、导电布;3、粘胶层;4、插块;41、固定部;42、插接部;421、凸缘;5、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拼接式导电泡棉,包括泡棉本体1和包裹在泡棉本体1外的导电布2,导电布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该导电泡棉位置的粘胶层3,粘胶层3远离导电布2的一侧设置有离型纸5,以防止粘胶层3在运输过程中破损。在本实施例中泡棉本体1由吸波泡棉制成,将电磁波转化为热能进行扩散,减少电磁波向外辐射。导电布2为低密度导电布,以减少电磁波的反射。

如图1、2所示,泡棉本体1内开设有贯穿泡棉本体1相对侧端面的散热孔11,散热孔11的侧壁呈波浪型设置且散热孔11的截断面呈工字型,从而增大泡棉本体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该导电泡棉的散热性能。

如图1、2所示,泡棉本体1的同一端部均设置有插块4与插槽12,泡棉本体1同一端的插块4和插槽12分别位于散热孔11的上下两侧,泡棉本体1不同端的插块4与插槽12的位置相反,使得两导电泡棉在拼接与拆分时受力均衡,提高该拼接结构的稳固性。插块4包括固定部41与插接部42,固定部41呈片状设置且埋设在泡棉本体1内,增大了插块4在受到拉力时泡棉本体1给与插块4的阻力,有效防止在拆卸拼接后的导电泡棉时插块4壁从设置插块4的泡棉本体1上脱离的现象发生。固定部41平行于泡棉本体1的端面设置插接部42垂直于固定部41且与固定部41的中心位置连接,以使固定部41受力均匀。插接部42上设置有多个凸缘421,多个凸缘421沿插接部42的轴向方向均匀排列,凸缘421远离插接部42的一端向固定部41方向倾斜,在本实施例中倾角为60°,凸缘421倾斜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拼接,当插块4具有离开插槽12的运动趋势时,凸缘421远离插接部42的一端与泡棉本体1相抵接,使得在无操作人员施加的拉力的情况下插块4不易与插槽12分离,提高该导电泡棉拼接后的稳固性。

使用时,操作人员将插块4对准插槽12插入,随后撕下离型纸5即可将该导电泡棉进行使用,拼接过程简单方便且易于拆卸,操作人员可在拼接处涂覆少量的导电胶以确保两拼接的导电泡棉能够电连通。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