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PLC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5896发布日期:2019-12-24 20:4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PLC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的plc控制柜。



背景技术:

plc控制柜是指可编程控制柜,控制柜指成套的控制柜,可实现电机,开关的控制的电气柜,plc控制柜具有过载、短路、缺相保护等保护功能,它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功能齐全,可以根据实际控制规摸大小,进行组合,既可以实现单柜自动控制,也可以实现多柜通过工业以太网或工业现场总线网络组成集散(dcs)控制系统,plc控制柜能适应各种大小规模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广泛应用在电力、冶金、化工、造纸、环保污水处理等行业中,

现有的plc控制柜大多不具备移动功能,有的具备移动功能的plc控制柜都是通过在plc控制柜的底部直接安装万向轮,从而导致在移动时,通常都是用手推动plc控制柜的外部表面,推动plc控制柜的外部表面进行推动,推动plc控制柜容易导致plc控制柜外壳变形,从而导致plc控制柜的内部的电路出线问题,导致plc控制柜的损坏,因此设计一种可移动的plc控制柜非常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的plc控制柜,该装置通过在底板的左侧通过铰链设置有活动板,使得当活动板倒下时,方便将plc控制柜推入到凹槽内,且活动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环,第二套环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嵌入杆,当活板竖起时,通过将嵌入杆依次贯穿于第二套环和第一套环,使得活动板垂直于底板上不会倒下,然后通过矩形槽可对底板进行推动,不会使得推力直接作用灶plc控制柜上,能更好的保护plc控制柜不受外力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的plc控制柜,包括有plc控制柜本体、门体、把手、底座、万向轮和活动板,所述plc控制柜本体的外侧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设置有门体,所述门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plc控制柜本体的底部嵌入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个角落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左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活动板;

所述plc控制柜本体包括有凸条和滚轮,所述plc控制柜本体的内外两侧表面底部均焊接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的底部表面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滚轮;

所述底板包括有凹槽、嵌入槽和第一套环,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底部嵌入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底板的左侧表面焊接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环;

所述活动板包括有矩形槽、铰链、第二套环、嵌入杆和凸环,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矩形槽,所述活动板与底板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铰链,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焊接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嵌入杆,所述嵌入杆的中央焊接设置有凸环。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plc控制柜本体可嵌入于凹槽内。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凸条嵌入于嵌入槽内。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嵌入杆呈“l”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嵌入杆可贯穿于第一套环内。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凸环的直径大于第二套环的内部孔半径。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矩形槽离活动板的顶部边缘的距离为5cm。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片。

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在底板的左侧通过铰链设置有活动板,使得当活动板倒下时,方便将plc控制柜推入到凹槽内,且活动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环,第二套环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嵌入杆,当活板竖起时,通过将嵌入杆依次贯穿于第二套环和第一套环,使得活动板垂直于底板上不会倒下,然后通过矩形槽可对底板进行推动,不会使得推力直接作用灶plc控制柜上,能更好的保护plc控制柜不受外力损伤。

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万向轮,通过在底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万向轮,使得底板可沿着不同方向移动,达到移动plc控制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片滚筒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plc控制柜本体、101-凸条、102-滚轮、2-门体、3-把手、4-底座、401-凹槽、402-嵌入槽、403-第一套环、5-万向轮、6-活动板、601-矩形槽、602-铰链、603-第二套环、604-嵌入杆、605-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移动的plc控制柜,包括有plc控制柜本体1、门体2、把手3、底座4、万向轮5和活动板6,plc控制柜本体1的外侧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设置有门体2,门体2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把手3,plc控制柜本体1的底部嵌入设置有底板4,底板4的底部四个角落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万向轮5,底板4的左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活动板6;plc控制柜本体1包括有凸条101和滚轮102,plc控制柜本体1的内外两侧表面底部均焊接设置有凸条101,凸条101的底部表面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滚轮102;

底板4包括有凹槽401、嵌入槽402和第一套环403,底板4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凹槽401,凹槽401的内侧底部嵌入设置有嵌入槽402,底板4的左侧表面焊接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环403;

活动板6包括有矩形槽601、铰链602、第二套环603、嵌入杆604和凸环605,活动板6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矩形槽601,活动板6与底板4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铰链602,活动板6的底部表面焊接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环603,第二套环60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嵌入杆604,嵌入杆604的中央焊接设置有凸环605。

进一步的,plc控制柜本体1可嵌入于凹槽401内,使得plc控制柜本体1能更稳定的放于底板4上。

进一步的,凸条101嵌入于嵌入槽402内,使得plc控制柜本体1能更稳定的放于底板4上。

进一步的,嵌入杆604呈“l”状,方便上下移动嵌入杆604。

进一步的,嵌入杆604可贯穿于第一套环403内,使得嵌入杆604能固定活动板6于底板呈90°。

进一步的,凸环605的直径大于第二套环603的内部孔半径,使得使得嵌入杆604不能从第二套环603上方取出。

进一步的,矩形槽601离活动板6的顶部边缘的距离为5cm,方便双手抓住进行推动或者拉动底板。

进一步的,万向轮5上设置有刹车片,方便底板4的固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plc控制柜时,首先将装置安装好,需要将使得plc控制柜本体1放于底板4上时,将嵌入杆604从第一套环403内取出,使得活动板6远离底板4的一端放于地面,使得活动板与底板4呈一定的角度,推动使得plc控制柜本体1进入底板4上的凹槽401内,使得plc控制柜本体1底部的凸条101嵌入嵌入槽402内,从而使得使得plc控制柜本体1固定于底板4上,然以后将活动板6沿着铰链602旋转,使得活动板6于底板呈90°,再将嵌入杆604嵌入于第一套环403内,从而使得活动板6固定,双手手抓住矩形槽601内,使得方便推动底板4,放置于需要放置的位置,将万向轮5上的刹车装置紧固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