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5104发布日期:2020-06-02 21:1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方案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芯片电子设备行业的发展,高集成度和高功率密度的数码产品中的芯片散热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对于持续稳定工作的芯片,最高温度不都能超过85摄氏度,有研究表明电子设备在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增高1摄氏度,可靠性就将减少5%,近33%的电子元器件损耗都与散热不充分有关,电子设备散热设计已成为行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电子设备内部通过导热率高的散热材料与电子设备主板接触,通过热接触传导将局部热量扩散开。但,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小,无法产生强迫对流散热,仅仅通过传导散热,散热效果差。另外有一些数码产品如电子设备在其内部利用热管散热,但由于热管内部可容纳冷却液较少,热量较大时,散热效果同样达不到预期。更多的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且玩大型游戏或观看高清视频时,电子设备的发热量达到最大,在电子设备发热量最大的时候,容易因电子设备发热量太大而死机或烧毁硬件,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电子设备内部的发热量会传递到电子设备的外壳,使得操作者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出现烫手的不适感。进而降低了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体验感。

因此,如何对电子设备更好的散热,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从而解决电子设备散热效果差,在进行充电且玩大型游戏或观看高清视频时,电子设备的发热量达到最大,在电子设备发热量最大的时候,容易因电子设备发热量太大而死机或烧毁硬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第一通道与第一开关,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用于与热源导热接触的第一导热段,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道与外部的通断;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第二通道;动力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能够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可拆卸的连接,以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冷却液在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之间流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导热段包括微通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器还包括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一导热段导热接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道与外部的通断。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用储存冷却液的储液容器,其中,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上,并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或者,所述储液容器位于所诉第二散热器上,并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或者,所述储液容器独立于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所述储液容器上设有用于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接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动力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上,并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或者,所述动力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器上,并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或者所述动力装置独立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所述动力装置上设有用于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接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动力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器上,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串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散热器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与所述储液容器导热接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伸出于所述第二散热器外的插接端,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插接端插入至所述第一通道内以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以及动力装置,第二散热器与第一散热器可拆卸连接,连通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动力装置驱动冷却液在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之间流动,形成一种散热良好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器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上,且第一导热段与所述发热部件导热接触,形成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为散热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电子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图1为散热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考图1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100、第二散热器200和动力装置300,第一散热器100与第二散热器200可拆卸连接,第一散热器100和第二散热器200、第一散热器100上设有第一通道110和第一开关120;第二散热器200上设有第二通道210和第二开关220。动力装置300驱动冷却液在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210之间流动。优选的第一开关120和第二开关220为压力开关。

优选的,第一通道110包括第一导热段111,第一导热段111包括微通道1111,第一散热器100还包括第一导热件130,第一导热件130与第一导热段111导热接触,用于延展微通道1111的散热面积,增强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开关220,第二开关220用于控制第二通道210与外部的通断,使得第二散热器200可以独立工作或者与其他部件协同工作。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液容器400,其中,储液容器400位于第一散热器100上,并与第一通道110连通;或者,储液容器400位于第二散热器200上,并与第二通道210连通,储液容器400上设有用于分别连通第一通道110与第二通道210的接口。储液容器400的设置一来方便冷却液的流动,二来增大了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增大冷却液的可交换量,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

动力装置300位于第一散热器100上,并与第一通道110连通;或者动力装置位于第二散热器上,并与第二通道220连通,动力装置300上设有用于分别连通第一通道110和第二通道220的接口。方便动力装置300与第一散热器100或第二散热器200连通,提升冷却液的循环效率,加快散热。

优选的在第二散热器200上还设有电源230和开关240,电源230用于驱动动力装置300工作,开关240用于开闭动力装置300。动力装置300可以是微泵。

在另一个实施列中包括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液容器400,储液容器400与动力装置300均位于第二散热器200上,储液容器400与动力装置300通过第二通道210串联,装置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布局合理。

图2为电子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考图2,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发热部件500,第一散热器100连接在电子设备上,且第一导热段111与发热部件500导热接触,相较于仅具有单一内部散热器的电子设备,本技术方案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具有更多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使用,可明显提高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

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子设备内设置上述便携式散热装置,使得电子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均可满足散热要求,一来解决了电子设备轻巧内部空间狭小的问题,二来解决了高负荷下电子设备散热的问题,延长了电子设备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述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