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的设备仓和设备仓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9370发布日期:2020-06-26 22:5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的设备仓和设备仓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的设备仓和设备仓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例如执法记录仪等的手持终端设备的数据采集站大多为柜式采集站,不仅体积较大,支持记录仪的数量有限,而且无法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拓展。而在数据安全方面,大多采用密码进行设备锁定,这种解锁方式不仅解锁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的设备仓,包括:

仓体,所述仓体具有上方开口的第一容纳腔,以装载所述手持终端设备;和

后腔,所述后腔具有前方开口的第二容纳腔,以将所述仓体收纳在其中;

所述仓体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后腔连接,以在所述转动机构的支撑下相对于所述后腔进行仰俯转动,所述仓体具有收纳在所述后腔内的锁紧位置,和与所述后腔形成第一角度、以暴露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的解锁位置;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销钉轴,所述销钉轴将所述仓体的下部与所述后腔转动连接,所述仓体以所述销钉轴为中心进行仰俯转动;和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通过沿圆周方向的弹性变形量驱动所述仓体从所述锁紧位置转动至所述解锁位置,其以销钉轴为旋转中心地与所述仓体以及后腔连接,所述仓体处于所述锁紧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弹性元件均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

钣金支架,所述仓体固定至所述钣金支架,所述钣金支架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

所述销钉轴将所述钣金支架的下部与所述后腔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进一步包括:

阻尼轴,所述仓体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转动过程中由所述阻尼轴提供双向阻尼;

所述销钉轴与所述钣金支架的一侧连接,所述阻尼轴与所述钣金支架的相对的另一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尼轴包括:

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与所述钣金支架的相对的另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腔连接,所述轴杆与所述销钉轴对准;和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以所述轴杆为中心转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后腔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

弹簧圈,所述弹簧圈套设在所述轴杆上;和

两个弹簧臂,两个弹簧臂分别与所述弹簧圈的两端连接,两个弹簧臂的其中一个固定至所述钣金支架,另一个固定至所述转动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锁紧位置对应的扭矩大于所述阻尼轴的扭矩。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锁体,所述锁体固定至所述后腔,其具有突出于所述后腔的锁舌,所述锁舌沿着与所述仓体的转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伸缩移动;和

锁孔,所述锁孔开设于所述钣金支架;

所述锁舌伸入至所述锁孔中以将所述仓体锁定在所述锁紧位置,和缩回至所述锁孔以外以取消对所述仓体的锁定。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钣金支架上;和

限位销,所述限位销设置在所述后腔上,所述限位销伸入至所述限位槽中,并且沿着所述限位槽往复移动;

所述限位槽的两端与所述仓体的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仓模块,包括:

背板,和

多个如上所述的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的设备仓,所述多个设备仓装设在所述背板上,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设备仓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手持终端设备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为27°,所述第一间距为35mm。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仅通过设备仓的排布方式与设备仓可开合地转动的方式相结合即可实现对手持终端设备的锁紧和解锁,其设置方式简单便捷,并且无需增加另外的锁定和解锁结构,从而简化数据采集站的结构并且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

其中,在锁紧位置,仓体的第一容纳腔沿竖直方向延伸,其开口位于第一容纳腔的正上方。在解锁位置,仓体的第一容纳腔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角度,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也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一角度。本实施例的这种可进行仰俯转动的设备仓结合设备仓的布局,即可实现在锁紧位置对其中装载的手持终端设备的锁定,以及在解锁位置对其中装载的手持终端设备的解锁。

钣金支架作为中继单元而与转动机构连接,其作用在于与转动机构连接、从而在转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仰俯转动。而仓体24固定至钣金支架,以随着钣金支架一起进行仰俯转动。此时,仓体的主要作用在于为手持终端设备提供支撑。这样将移动和支撑的功能相分离的结构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简化设备仓的结构。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采集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c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拼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转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8a和图8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阻尼轴和扭簧的结构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转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限位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锁定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模块的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仓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卡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仓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合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完全地描述各示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站,包括:

主机模块10;

设备仓模块20,设备仓模块20表面具有多个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1的设备仓21,设备仓模块20与主机模块10高度相同,设备仓模块20与主机模块10拼接形成一个平面;和

侧壁安装条30,侧壁安装条30与设备仓模块20拼接,以将设备仓模块20固定在主机模块10和侧壁安装条30之间。

优选地,包括多个设备仓模块20和一个侧壁安装条30,多个设备仓模块20并排拼接,侧壁安装条30与最远离主机模块10的一个设备仓模块20拼接,以将设备仓模块20固定在主机模块10和侧壁安装条30之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数据采集站,其采用模块化的拼接方式,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拓展,则既能够满足设备小型化的要求,又可以满足设备大规模使用时的场景需求。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0、设备仓模块20和侧壁安装条30拼接形成一个平面,因此,本实施例的数据采集站可采用壁挂式的结构,这样能够大大缩小数据采集站所占用的空间,并且便于安装和使用。同时,侧壁安装条30可以拼接在设备仓模块20的一侧,以便对设备仓模块20一侧的接口密封。

优选地,如图2a所示,主机模块10具有人脸识别模块11。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0可根据实际场景的需求设置人脸识别模块11,并且为人脸识别模块11的使用配合设置补光灯14、触摸显示屏15、语音播报模块16、出音孔、底部出风口、机械锁18、应急弱电充电接口19等结构。则主机模块10可通过人脸识别模块11和补光灯14实现全天候人脸识别解锁,以用于设备仓21的锁定和开启,从而确保数据安全;触摸显示屏15可实现数据可视与交互操作。

所述主机模块10具有断电解锁模块17,断电解锁模块17固定在主机模块10的底部,断电解锁模块17具有覆盖弱电充电接口19的盖板172,盖板172通过安装在主机模块10底部、位于断电解锁模块17一侧的机械锁18实现开合锁定。盖板172打开后,露出弱电充电接口19,弱电充电接口19可外接通用移动电源,实现在断电情况下对设备仓21进行应急解锁。

其中,为弱电充电接口19供电的电源通常为电压为5v的弱电电源,例如移动充电电源、笔记本电脑的usb端口输出供电等。

由于弱电充电接口19供电的电压较低,因此其无法实现同时为全部设备仓模块20的全部设备仓21进行解锁,当主机模块10的强电供电电源紧急断电的情况下,通过外接通用移动电源向弱电充电接口19供电可依照规定的顺序逐个地解锁各个设备仓21,例如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等顺序。

盖板172与主机模块1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盖板172可为翻盖式、滑盖式等。

虽然本实施例以人脸识别作为设备仓的解锁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采集站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等在内的多种生物特征识别解锁方案,或者可采用传统的密码输入等方式。这些方式的实现仅需要增加相应的模块即可实现。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采集站进一步包括:

连接器对40,连接器对40包括相互配合通信的母连接器41和公连接器42,一对母连接器41和公连接器42分别设置在主机模块10和设备仓模块20上、和/或分别设置在两个设备仓模块20上,以用于主机模块10和设备仓模块20、和/或设备仓模块20之间的数据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仓模块20与主机模块10之间需要进行数据通信,而当本实施例的数据采集站包括多个设备仓模块20时,则设备仓模块20的数据通过依次传递而实现与主机模块10之间的数据通信,因此,相邻的两个设备仓模块20之间也需要进行数据通信。本实施例提供的相互配合通信的母连接器41和公连接器42即可实现设备仓模块20与主机模块10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设备仓模块20之间的数据通信。

通常情况下,母连接器41会突出于物体表面,以实现与公连接器42的插接配合,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这种扩展模块的设置方式中,母连接器41可设置在设备仓模块20的朝向主机模块10的一侧,而公连接器42则设置在主机模块10朝向设备仓模块20的一侧、以及设备仓模块20的背离主机模块10的一侧。通过这样,拼接形成的数据采集站的外侧表面不会产生突起的结构,从而方便安装和维护。

具体地,如图3所示,设备仓模块20具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22和第二侧23,其中,第一侧22为朝向主机模块10的侧边,第二侧23为背离主机模块10的侧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均设置有定位结构,主机模块10、设备仓模块20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锁紧结构。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设备仓模块20进一步包括:拼接结构50,拼接结构50包括:

第一凹槽51,其设置在设备仓模块20的上、下端面的邻近第二侧23的端部,第一凹槽51内具有第一螺纹孔511;

搭片52,搭片52自第一侧22的上、下两端向外延伸,其伸入至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的第一凹槽51中,以形成与设备仓模块20的上、下端面平齐的平面,搭片52内具有通孔(图中未示出),通孔的位置与第一螺纹孔511对应;和

固定螺钉53,固定螺钉53穿过对应的第一螺纹孔511和通孔,以将相邻的两个设备仓模块20固定在一起。

以上拼接结构是用于两个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之间的连接。由于搭片52自第一侧22的上、下两端向外延伸,搭片52会突出于设备仓模块20表面,因此搭片52设置在朝向主机模块10的第一侧22一侧。则形成如图1所示的数据采集站时,图中最右侧的设备仓模块20的第二侧23处是平整而无突起结构的。

进一步地,如图2b所示,主机模块10包括:第二凹槽12,其设置在主机模块10的上、下端面,且邻近主机模块10的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朝向设备仓模块20的一侧,第二凹槽12具有第二螺纹孔121,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的搭片52伸入至第二凹槽12中,以形成与主机模块10和该设备仓模块20的上、下端面平齐的平面,搭片52的通孔与第二螺纹孔121对应,固定螺钉53穿过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21和通孔,以将主机模块10和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固定在一起。

主机模块10和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也采用与两个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之间的相同的拼接结构,其区别在于主机模块10仅具有用于与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配合的第二凹槽12及其第二螺纹孔121,而不具有搭片等结构。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拼接结构50进一步包括:

第一导向套筒54,第一导向套筒54自第二侧23朝向设备仓模块20内部凹进;和

导向销钉55,导向销钉55自第一侧22向外延伸,导向销钉55伸入至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的第一导向套筒54内,第一导向套筒54与导向销钉55的长度和位置相对应。

这种孔轴配合的方式用于在使用固定螺钉对相邻的两个设备仓模块20进行连接之前的模块定位及初步固定,从而实现快速安装。以上结构是用于相邻的两个设备仓模块20之间的定位。

如图2b所示,主机模块10进一步包括:第二导向套筒13,第二导向套筒13自主机模块10的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朝向设备仓模块20的一侧朝向主机模块10内部凹进,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的导向销钉55伸入至第二导向套筒13内,第二导向套筒13与导向销钉55的长度和位置相对应。

主机模块10和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也采用与两个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之间的相同的定位结构,其区别在于主机模块10仅具有用于与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配合的第二导向套筒13,而不具有导向销钉等结构。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销钉55包括:

第一导向销钉551和第二导向销钉552,其分别设置在第一侧22的上、下两端,第一导向销钉551和第二导向销钉552的长度不同。其中,母连接器41设置在第一侧22上,并且凸出于第一侧22的表面;第二导向销钉552的长度大于第一导向销钉551的长度,母连接器41邻近第二导向销钉552。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销钉分为长销钉552和短销钉551两种,长销钉552安装靠近母连接器41,其长度需要长于母连接器41的高度,以确保导向效果稳定可靠,同时长销钉552与第一导向套筒54的配合公差小于短销钉551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导向套筒54的配合公差;因此,第二导向销钉552及其第一导向套筒54提供精确配合,第一导向销钉551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导向套筒54提供粗配合,防止过定位,有助于设备对插连接。

以上说明的是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之间的导向销钉与第一导向套筒之间的配合,主机模块10仅具有用于与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之间的导向销钉与第二导向套筒之间的配合与其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拼接结构50中,第一凹槽51、搭片52、固定螺钉53、以及第二凹槽12为锁紧结构,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设备仓模块20、或者将主机模块10与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锁紧在一起;而第一导向套筒54、导向销钉55和第二导向套筒13则为定位结构,其用于在将相邻的两个设备仓模块20、或者将主机模块10与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进行拼接时的快速定位。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数据采集站进行拼接时,首先利用定位结构对相邻的两个设备仓模块20、或者将主机模块10与相邻的设备仓模块20进行定位、连接,然后通过锁紧结构将其锁紧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采集站的设备仓模块20上提供了多个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的设备仓,为了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仓能够实现自动锁定的设备仓模块。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仓模块20,包括:

背板20a,和

多个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1的设备仓21,多个设备仓21装设在背板20a上,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设备仓2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l,第一间距l小于手持终端设备1的高度。

优选地,背板20a的上端具有凸缘,位于背板20a的最上部的设备仓21与该凸缘之间的间距也设置为小于手持终端设备1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仓21具有如图12a所示的锁紧位置和如图12b所示的解锁位置,当设备仓21处于如图12a所示的锁紧位置时,设备仓21中装载的手持终端设备1沿竖直方向设置,如果需要从设备仓21中取出手持终端设备1则只能沿着竖直方向向上提升手持终端设备1。但是由于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设备仓21之间的第一间距l小于手持终端设备1的高度,则手持终端设备1会与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其上方的设备仓21产生干涉,从而实现在锁紧位置时将手持终端设备1锁定在设备仓21中的目的。而当通过解锁方式使得设备仓21从图12a所示的锁紧位置切换至如图12b所示的解锁位置时,设备仓21通过俯仰转动而产生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使得设备仓21上方的开口可以将手持终端设备1暴露于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其上方的设备仓21所遮挡的范围以外,使用者可以方便地从处于解锁位置的设备仓21内取出手持终端设备1,从而能够实现对设备仓21的解锁。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仅通过设备仓21的排布方式与设备仓可开合地转动的方式相结合即可实现对手持终端设备1的锁紧和解锁,其设置方式简单便捷,并且无需增加另外的锁定和解锁结构,从而简化数据采集站的结构并且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

如图5和图12a、1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1的设备仓21,包括:

仓体24,仓体24具有上方开口的第一容纳腔,以装载所述手持终端设备1;和

后腔25,后腔25具有前方开口的第二容纳腔,以将仓体24收纳在其中;

仓体24通过转动机构与后腔25连接,以在转动机构的支撑下相对于后腔25进行仰俯转动,仓体24具有收纳在后腔25内的锁紧位置,和与后腔25形成第一角度、以暴露第一容纳腔的开口的解锁位置。

其中,在图6a所示的锁紧位置,仓体24的第一容纳腔沿竖直方向延伸,其开口位于第一容纳腔的正上方。在图6b所示的解锁位置,仓体24的第一容纳腔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角度,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也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一角度。本实施例的这种可进行仰俯转动的设备仓21结合图12a和图3所示的这种设备仓21的布局,即可实现在锁紧位置对其中装载的手持终端设备1的锁定,以及在解锁位置对其中装载的手持终端设备1的解锁。

如图7所示,转动机构包括:

销钉轴61,销钉轴61将仓体24的下部与后腔25转动连接,仓体24以销钉轴61为中心进行仰俯转动;和

弹性元件62,弹性元件62通过沿圆周方向的弹性变形量驱动仓体24从锁紧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其以销钉轴61为旋转中心地与仓体24以及后腔25连接,仓体24处于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时弹性元件62均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销钉轴61为仓体24的转动支点,用于支撑仓体24以其为转动中心进行仰俯转动。为了在解锁位置暴露上方开口的第一容纳腔,销钉轴61与仓体24的下部连接,通常情况下,如图7所示,销钉轴61与仓体24的两端连接。

弹性元件62的作用在于在解锁动作执行后以其弹性变形力驱动仓体24从锁紧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因此,当仓体24处于锁紧位置时,弹性元件62必然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仓体24能够正确到达解锁位置,优选地,当仓体24处于解锁位置时,弹性元件62也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弹性元件62能够在仓体24的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对仓体24的驱动力。

仓体24从锁紧位置朝向解锁位置移动时由弹性元件62提供驱动力,而仓体24从解锁位置朝向锁紧位置移动时则需要使用者通过对仓体24的外力驱动,此时该驱动外力需要克服弹性元件62的弹力。

如图5和图7所示,设备仓21进一步包括:

钣金支架26,仓体24固定至钣金支架26,钣金支架26与转动机构连接,销钉轴61将钣金支架26的下部与后腔25转动连接。

钣金支架26作为中继单元而与转动机构连接,其作用在于与转动机构连接、从而在转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仰俯转动。而仓体24固定至钣金支架26,以随着钣金支架26一起进行仰俯转动。此时,仓体24的主要作用在于为手持终端设备1提供支撑。这样将移动和支撑的功能相分离的结构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简化设备仓21的结构。

如图5和图7所示,转动机构进一步包括:

阻尼轴63,仓体24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转动过程中由阻尼轴63提供双向阻尼;

销钉轴61与钣金支架26的一侧连接,阻尼轴63与钣金支架26的相对的另一侧连接。

阻尼轴63在锁紧和解锁过程中均提供阻尼,其能够防止仓体24在自锁紧位置向解锁位置转动时由于弹性元件的弹力过强而导致仓体24打开过快而产生的震动,也能够防止仓体24在自解锁位置向锁紧位置转动时由于驱动外力过强而导致的震动或噪声,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由于阻尼轴63的成本较一般的销钉轴高,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转动机构可包括一个销钉轴61和一个阻尼轴63,销钉轴61和阻尼轴63分别与钣金支架26的一侧连接,由销钉轴61负责提供转动支撑和转动中心,而阻尼轴63主要用于在双向转动过程中提供阻尼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7和图8a所示,阻尼轴63包括:

轴杆631,轴杆631的一端与钣金支架26的相对的另一侧连接,另一端与后腔25连接,轴杆631与销钉轴61对准;和

转动件632,转动件632以轴杆631为中心转动,转动件632与后腔25固定连接。

转动件632与轴杆631之间可以360°旋转,其阻力矩t=5n·cm。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632与轴杆631之间的实际运动角度需要根据手持终端设备1以及设备仓21的结构计算两者不发生干涉的最大转动角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转动角度为27°,即如上所述的仓体24与后腔25(竖直方向)形成的第一角度为27°。

优选地,如图8b和图9所示,弹性元件62为扭簧,扭簧包括:

弹簧圈621,弹簧圈621套设在轴杆631上;和

两个弹簧臂622,两个弹簧臂622分别与弹簧圈621的两端连接,两个弹簧臂的其中一个固定至钣金支架26,另一个固定至转动件632。

如图9所示,固定至转动件632的一个弹簧臂在其自由状态下应当位于弹簧臂622a的位置,而当其固定至转动件632时,其被朝向另一个弹簧臂压缩,因此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弹性元件62与锁紧位置对应的扭矩大于阻尼轴63的扭矩。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扭簧的原始角度为72°,其最大压缩角度为40°,此时扭簧的最大扭矩为8.77n·cm,由于阻尼轴63的阻尼为5±2n·cm,扭簧的初始扭矩大于阻尼轴63的扭矩,再加上设备仓21的自身重力矩,使得设备仓21能够在弹性元件62与阻尼轴63的共同作用下能够顺利弹开。设备仓21通过扭簧的弹力弹出,但是在弹出的过程中,扭簧的扭矩逐渐减小,期间一直受到阻尼轴63的阻尼作用,设备仓21的弹出速度会受到缓冲作用。

如图5和图11所示,进一步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

锁体71,锁体71固定至后腔25,其具有突出于后腔25表面的锁舌72,锁舌72沿着与仓体24的转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伸缩移动;和

锁孔73,锁孔73开设于钣金支架26;

锁舌72伸入至锁孔73中以将仓体24锁定在锁紧位置,和缩回至锁孔73以外以取消对仓体24的锁定。

其中,锁定机构可采用例如磁吸锁的形式,当数据采集站的主机模块10通过例如人脸识别等解锁方式解锁时,设备仓模块20可向锁定机构供电,使得磁吸锁的锁舌72缩回至锁孔73以外,从而与锁孔73不再形成干涉,以实现对仓体24的解锁。而在锁紧位置时,锁舌72伸入至锁孔73中从而与锁孔73形成干涉,使得仓体24无法转动,并将仓体24限制在锁紧位置。人脸信息提前录入该设备,人脸识别时,会判断此时识别的人脸信息对应的设备是否在设备仓上,若在,直接打开对应的设备仓。若不在,则选择空的设备仓弹出。

如图5和图10所示,设备仓21进一步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

限位槽74,限位槽74设置在钣金支架26上;和

限位销75,限位销75设置在后腔25上,限位销75伸入至限位槽74中,并且沿着限位槽74往复移动;

限位槽74的两端与仓体24的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对应。

当仓体24自锁紧位置转动27°而使得限位销75移动至限位槽74的与解锁位置对应的端部,则限位销75受力而阻止仓体24继续转动。限位机构能够限定仓体24的转动角度和转动轨迹,以防止例如弹性元件失效等原因而导致仓体24的转动失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手持终端设备1以及设备仓21的结构计算两者不发生干涉的最大转动角度为27°,即如上所述的仓体24与后腔25(竖直方向)形成的第一角度为27°,对应于该角度,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第一间距l为35mm。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装载手持终端设备1的设备仓21,包括:

仓体24,仓体24具有上方开口的第一容纳腔,以装载手持终端设备1;和

后腔25,后腔25具有前方开口的第二容纳腔,以将仓体24收纳在其中;

仓体24通过转动机构与后腔25连接,以在转动机构的支撑下相对于后腔25进行仰俯转动;

其中,仓体24包括:

外腔241;

内腔242,内腔242具有上方开口的第一容纳腔,外腔241可拆卸地固定至内腔242,外腔241至少覆盖内腔242的前表面。

内腔242具有第一容纳腔,因此内腔242主要用于为手持终端设备1提供支撑,而外腔241覆盖在内腔242的前表面,其用于为仓体24提供外饰面以及装载例如视窗、灯板等结构件。其中,内腔242的前表面通常是指内腔242的朝向仓体24的前侧的一侧表面,仓体24的前侧通常是指其朝向使用者的一侧。

如图13和图14所示,外腔241包括:

第一前表面2411,第一前表面2411贴合内腔242的前表面,第一前表面2411通过多个卡扣80与内腔242的前表面可拆卸地固定,多个卡扣80位于第一前表面2411的朝向内腔242的一侧。

一般地,多个卡扣80均匀地分布在内腔242的前表面,也可在内腔242的结构发生变化的位置增加卡扣80的数量,以加强局部的固定效果。在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设备仓21具有八个卡扣80。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

第一固定螺钉81,第一固定螺钉81将第一前表面2411固定至内腔242的前表面。第一固定螺钉81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可根据第一前表面2411上设置的结构件的数量和位置而确定。

具体地,如图13所示,外腔241进一步包括:

视窗2412,视窗2412开设于第一前表面2411的上部,则第一固定螺钉81位于第一前表面2411的底部。

优选地,设备仓21进一步包括:

视窗面板27,视窗面板27覆盖第一前表面2411。

其中,视窗面板27可为透明、半透明、或者局部透明的材料。例如,其在视窗部分可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而在其他区域可为不透明的材质,从而对例如第一固定螺钉81等内部固定结构进行遮挡。

如图13至图15所示,外腔241进一步包括:

第一顶面2413,第一顶面2413与第一前表面2411的顶边连接,并且贴合内腔242的顶面,

设备仓21进一步包括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

卡槽91,卡槽91设置在内腔242的顶面;和

卡榫92,卡榫92设置在第一顶面2413的朝向内腔242的一侧,卡榫92伸入至卡槽91中以与卡槽91拼接在一起;

外腔241以卡槽91为旋转支点旋转至第一前表面2411贴合内腔242的前表面。

如图15所示,卡榫92与卡槽91相互卡合形成榫卯结构,不仅能够固定外腔241和内腔242的相对位置,而且能够通过对位实现外腔241和内腔242的正确对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卡接机构还用于外腔241和内腔242的安装过程中的预定位和快速安装。进一步地,由于卡接结构位于外腔241和内腔242的顶部,外腔241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首先使卡榫92与卡槽91相互卡合,然后以卡槽91为旋转支点进行旋转,其旋转方向为使得第一前表面2411朝向内腔242的前表面移动的方向,直至第一前表面2411贴合内腔242的前表面,此时通过卡扣80的卡合可实现外腔241和内腔242的可拆卸的固定。

如图16所示,卡扣80包括:

卡扣件801,卡扣件801设置在内腔242的前表面上;和

卡持件802,卡持件802自第一前表面2411的朝向内腔242的一侧向外延伸,其上具有与卡扣件801形状一致的卡持槽803,卡扣件801伸入至卡持槽803中以形成卡接配合。

优选地,卡扣件801具有朝向背离外腔241的方向倾斜的卡接导向面804,其倾斜角度为10°。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设备仓21固定至设备仓模块20的背板20a,后腔25与背板20a通过第二固定螺钉82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固定螺钉82位于后腔25的四个端角,仓体24的高度小于后腔25的高度,因此,仓体24遮蔽位于后腔25的底部的两个第二固定螺钉8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手持终端设备1,仓体24提供上方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腔,并且底部与后腔25的底部对齐,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手持终端设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设备仓的排布方式与设备仓可开合地转动的方式相结合即可实现对手持终端设备的锁紧和解锁,其设置方式简单便捷,并且无需增加另外的锁定和解锁结构,从而简化数据采集站的结构并且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

其中,在锁紧位置,仓体的第一容纳腔沿竖直方向延伸,其开口位于第一容纳腔的正上方。在解锁位置,仓体的第一容纳腔与竖直方向形成第一角度,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也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一角度。本实施例的这种可进行仰俯转动的设备仓结合设备仓的布局,即可实现在锁紧位置对其中装载的手持终端设备的锁定,以及在解锁位置对其中装载的手持终端设备的解锁。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