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轨、轨道车辆的静电靴和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9846发布日期:2020-05-20 03:3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静电轨、轨道车辆的静电靴和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轨、轨道车辆的静电靴和具有该静电靴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静电,且轨道车辆上通常会设有用于将静电导入地面的静电靴,同时在轨道梁上也会设有与静电靴配合的静电轨。但目前使用的静电靴和静电轨在接触时会产生刚性碰撞和摩擦,且轨道车辆过站速度快时噪音较大,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静电轨,在与轨道车辆的静电靴配合时,不会出现刚性碰撞,且能够有效地将轨道车辆的静电导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包括:轨体,所述轨体用于安装于轨道梁;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安装于所述轨体,用于将轨道车辆的静电靴的静电导出;第一磁性吸附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安装于所述轨体,用于吸附所述静电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在静电靴和静电轨配合的过程中,可在静电靴和静电轨正对后利用第一磁性吸附件的吸附作用实现接触,不会发生刚性碰撞和摩擦,且能够保证静电靴和静电轨有效地接触,进而将轨道车辆的静电导至轨道梁,使用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佳。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静电轨,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静电轨,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与所述第一导流件平行间隔开。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静电轨,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包括永磁铁或电磁铁。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静电轨,所述第一导流件和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均设于所述轨体朝向所述静电靴的侧面,且所述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导向坡以使所述轨体的厚度从中部到端部逐渐减小。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的静电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静电靴,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于轨道车辆;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件和第二磁性吸附件,所述第二导流件用于与静电轨电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用于吸附于所述静电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流组件相连,且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导流组件朝远离所述静电轨的方向预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在静电靴和静电轨配合的过程中,可在静电靴和静电轨正对后利用第二磁性吸附件的吸附作用实现第二导流件与静电轨相接触,不会发生刚性碰撞和摩擦,且能够保证静电靴和静电轨有效地接触,进而将轨道车辆的静电导至轨道梁,使用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佳。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静电靴,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为磁性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静电靴,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静电靴,所述第二导流件两侧的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的数量相同。

本申请又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轨道车辆的静电靴。

所述静电靴、所述轨道车辆和上述的静电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和静电靴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和静电靴配合的示意图(另一个视角);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静电轨100,轨体101,导向坡111,第一导流件102,第一磁性吸附件103,

静电靴200,安装座210,导流组件220,第二导流件221,第二磁性吸附件222,安装板223,弹性件230,连接杆240,电缆250,轨道梁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轨道交通中,所述轨道车辆跨坐式在轨道梁300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跨坐”是对轨道车辆进行限定,即轨道车辆的车体骑跨在轨道梁300上运行,而对于转向架中的水平轮与轨道梁300的相对位置则没有特殊限定。例如,所述水平轮可自由配合于轨道梁300的外侧壁或内侧壁,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轨道梁300结构。换言之,本申请提供的轨道交通系统中,所述轨道车辆跨坐在轨道梁300上,即为车体包裹轨道梁300结构,车身宽度尺寸大于轨道梁300宽度尺寸。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轨道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轨道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轨道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100、轨道车辆的静电靴200,静电靴200和静电靴200可接触配合,以将轨道车辆的车体上携带的静电导至轨道梁300,进而导入大地,减少轨道车辆携带的静电,提高轨道车辆的安全性,本申请的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在配合时,不会发生刚性碰撞和摩擦,且能够保证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有效地接触,使用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佳。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100,包括:轨体101、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一磁性吸附件103。

如图1所示,轨体101安装于轨道梁300,如图1所示,轨体101安装于轨道梁300的内侧面,轨体101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轨道梁300固定连接,或者通过焊接固定于轨道梁300。其中,轨体101和轨道梁300均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轨体101可为不锈钢、铜等(一般电阻不大于100ω),以使轨体101和轨道梁300之间能够进行电流传输,这样,轨体101上的静电可通过轨道梁300传导至大地中。当轨道梁300的电阻大于1000ω时,可将轨体101通过线缆与轨道梁300上的接地扁钢相连,以保证静电可靠地传导。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导流件102安装于轨体101,第一导流件102和轨体101之间可进行电流传导,第一导流件102用于将轨道车辆的静电靴200的静电导出,第一导流件102为导电材料制成,这样,第一导流件102与静电靴200接触后,轨道车辆上携带的静电可通过第一导流件102传导至轨体101,实现轨道车辆的静电导出,如图3所示,第一导流件102和轨体101形成为一体,由此,便于成型。

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安装于轨体101,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为磁性材料制成,第一磁性吸附件103用于吸附静电靴200,这样,在静电靴200和第一磁性吸附件103的距离较小时,第一磁性吸附件103能够将静电靴200稳定地吸附在一起,以使静电轨100和静电靴200接触,实现二者的电流传输,进而将轨道车辆的静电传导至大地中。其中,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可焊接固定于轨体101,以使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与轨体101稳定连接,避免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在与静电靴200吸附的过程中和轨体101分离,提高静电轨100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在轨道车辆进站,且静电轨100与静电靴200正对后,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将静电轨100与静电靴200吸附相接触,这样,在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配合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刚性碰撞和摩擦,且能够保证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有效地接触,使用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100,在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配合的过程中,可在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正对后利用第一磁性吸附件103的吸附作用实现第一导流件102与静电靴200相接触,不会发生刚性碰撞和摩擦,且能够保证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有效地接触,进而将轨道车辆的静电导至轨道梁300,使用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佳。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静电靴200,包括:安装座210、导流组件220和弹性件230。

安装座210用于安装于轨道车辆,其中,安装座210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如安装座210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其中,安装座210可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于轨道车辆,如图4所示,安装座210具有三个间隔开的螺纹孔,这样,安装座210可通过三个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于轨道车辆,实现静电靴200的安装固定,避免静电靴200与静电轨100配合的过程中,静电靴200发生晃动,提高静电靴200使用的可靠性。

导流组件220与安装座210可转动地连接,即导流组件220可相对于安装座210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以使导流组件220可相对于轨道车辆伸出或缩回,且在导流组件220处于伸出位置时与静电轨100电连接。

如图4所示,导流组件220包括第二导流件221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第二导流件221用于与静电轨100电连接,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用于吸附于静电轨100。其中,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用于与第一磁性吸附件103相吸,且在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与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相吸的过程中,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接触,实现电连接,以将静电靴200及轨道车辆上的静电依次通过第二导流件221、第一导流件102传导至轨体101,并逐渐地导入轨道梁300、大地,实现轨道车辆的静电导出,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

如图4所示,导流组件220还包括连接杆240和安装板223,连接杆240的一端与安装座210相连,连接杆240的另一端与安装板223相连,且第二导流件221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22均设于安装板223背离连接杆240的一侧。

其中,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中的一个为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中的另一个包括永磁铁或电磁铁,如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包括永磁铁或电磁铁,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为磁性金属材料制成,且第一磁性吸附件103、第一导流件102均设于静电轨100朝向静电靴200的侧面,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第二导流件221均设于静电靴200朝向静电轨100的侧面。

这样,在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正对时,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与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相互吸引,以使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接触,实现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之间的静电传输,且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不会出现刚性碰撞、摩擦等。

弹性件230的第一端与安装座210相连,弹性件230的第二端与导流组件220相连,且弹性件230用于驱动导流组件220朝远离静电轨100的方向预紧,即弹性件230用于将导流组件220复位至与静电轨100接触前的位置。

这样,在轨道车辆进站后,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正对,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22克服弹性件230的弹性力,以使导流组件220朝靠近静电轨100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相接触,实现静电导出。

其中,当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包括永磁铁、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为金属块时,静电轨100的永磁铁和静电靴200上的金属块相吸引,使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接触,完成静电导出车体过程;最后,静电导完后,车体运动,导流组件220被拖走离开永磁铁时,弹性件230将导流组件220朝远离静电轨100的方向弹回,静电靴200的状态恢复正常。

当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包括电磁铁、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为金属块时,首先车停站后,轨道车辆上的信号发出装置和轨道梁300上的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无线传输(如nfc传输),然后充电器给电磁铁通电,电磁铁变成磁铁模块和静电靴200上的金属块相吸引,使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接触,完成静电导出车体过程;最后,静电导完后,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电磁铁断电,磁性消失,弹性件230将导流组件220朝远离静电轨100的方向弹回,静电靴200的状态恢复正常。

这样,在静电轨100与静电靴200正对后,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与静电轨100吸附使得第二导流件221与静电轨100相接触,这样,在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配合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刚性碰撞和摩擦,且能够保证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有效地接触,使用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电轨100,在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配合的过程中,可在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正对后利用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的吸附作用实现第二导流件221与静电轨100相接触,不会发生刚性碰撞和摩擦,且能够保证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有效地接触,进而将轨道车辆的静电导至轨道梁300,使用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为多个,多个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分别设于第一导流件102的两侧,如图3所示,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为两个,两个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分别设于第一导流件102的两侧,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为条状,两个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平行设置。

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为多个,且多个第二磁性吸附件222分别设于第二导流件221的两侧,如图4所示,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为两个,且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为条状,两个第二磁性吸附件222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与两个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一一对应。

这样,在将静电靴200与静电轨100配合时,两个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与两个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一一正对且相互吸引,且第一导流件102的两侧的第一磁性吸附件103的数量相同,第二导流件221的两侧的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的数量相同,进而使得第一导流件102与第二导流件221相接触且接触面的两侧的接触应力较为均匀,可保证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接触面的各个位置均能有效地接触,二者之间的静电传导更加准确可靠。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与第一导流件102平行间隔开,第二磁性吸附件222与第二导流件221平行间隔开,如图3所示,第一导流件102与轨体101形成为一体,且两个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凸出于轨体101朝向静电靴200的侧面,且如图4所示,第二导流件221的厚度大于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的后端,如图4所示,第二导流件221较第二磁性吸附件222更凸出于静电靴200的表面,这样,在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配合时,第二导流件221伸至两个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之间以与第一导流件102电连接,实现静电传导。

其中,第二导流件221的厚度不小于第一磁性吸附件103的厚度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的厚度之和,这样,在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22接触前,第一导流件102即可与第二导流件221接触电连接,且不会出现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22接触而第一导流件102与第二导流件221未有效接触的情况,提高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配合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一磁性吸附件103均设于轨体101朝向静电靴200的侧面,由此,便于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与第二磁性吸附件222、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配合。其中,且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导向坡111,以使轨体101的厚度从中部到端部逐渐减小。

这样,在轨道车辆进站后,轨体101的端部与静电靴200的间距较大,不会发生刚性碰撞、摩擦,且在轨道车辆运动至静电靴200与轨体101的中部正对时,轨体101的中部与静电靴200的间距较小,由此,利于第一磁性吸附件103与第二磁性吸附件222通过自身的吸附力使得静电靴200的导流组件220朝靠近静电轨100的方向运动,更利于第一导流件102和第二导流件221电连接,结构设计合理,更实用、安全。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静电靴200,在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配合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刚性碰撞和摩擦,且能够保证静电靴200和静电轨100有效地接触,进而将轨道车辆的静电导至轨道梁300,便于实现轨道车辆的静电导出,减少轨道车辆携带的静电,提高轨道车辆的安全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