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板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9391发布日期:2020-07-29 03: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入电路、脉宽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灯串电路,每个灯串电路上串联有第一控制开关和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所述引入电路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电压和第一脉冲信号;

所述脉宽控制电路与所述引入电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转换成第二脉冲信号,且若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小于设定的最大脉冲宽度时,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相同;若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的最大脉冲宽度时,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与所述设定的最大脉冲宽度相同;

每个所述灯串电路与所述引入电路电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作为所述灯串电路的驱动电压,所述灯串电路上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脉宽控制电路电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电路与直流电源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直流电源输入所述第一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引入电路和脉宽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将所述第二电压输入到所述脉宽控制电路作为电源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芯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电源芯片的电压输入端均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电源芯片的接地端均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控制电路包括脉冲信号控制电路、反相芯片和脉宽调节电路;

所述脉冲信号控制电路,与所述引入电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到所述反相芯片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反相芯片将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反相后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入到所述脉宽调节电路;

所述脉宽调节电路将反相后的第一脉冲信号再次反相并转换为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且若所述反相后的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小于设定的最大脉冲宽度时,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与所述反相后的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相同;若所述反相后的第一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的最大脉冲宽度时,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与所述设定的最大脉冲宽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和输出端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入端,所述反相芯片的电源供电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反相芯片的接地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调节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三电容和调节芯片;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节芯片的负触发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调节芯片的接地端均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调节芯片的正触发输入端,所述调节芯片的清除端连接所述反相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调节芯片的电源供电端均连接至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调节芯片的外接电容端均接地,所述调节芯片的外接电阻/电容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串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和至少一个第四电容;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压输入端,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串联后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串联后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所述至少一个第四电容并联后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并联后的第二端接地。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灯板驱动电路,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包括引入电路、脉宽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灯串电路,每个灯串电路上串联有第一控制开关和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本申请通过引入电路输入第一脉冲信号,脉宽控制电路减少第一脉冲信号的延时,并将第一脉冲信号与设定的最大脉冲宽度进行比较,进而输出第二脉冲信号,以控制灯串电路的发光时间,从而解决了灯串电路长期点亮导致发光二极管过热、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宇慧;李洲强;李仁举;叶成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天远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