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装置,确且地说是一种智慧灯光云控平台用强电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夜晚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灯照明系统技术发展和进步,造成照明系统运行功率高,照明作业控制难度大且需要精确的控制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当前照明系统所使用的控制系统,往往均由基于传统配电柜为基础的强电配电系统和控制电路系统两部分构成,且当前的由强电配电系统和控制电路系统均为独立运行的两套系统,因此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导致强电配电系统和控制电路系统间集成化程度低,因此建设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并导致后续维护管理作业难度大,劳动强度高,另一方面在进行控制运行时,也无法根据使用者使用习惯及不同操作需要,灵活调整强电配电系统和控制电路系统的结构,使用灵活性差,难以有效满足使用的需要。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且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控制终端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灯光云控平台用强电终端,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集成化程度高,模块化程度高且结构调整灵活性好,一方面有效的简化了照明系统中强电电路与控制电路间设备结构,提高了环境适应性,降低了设备运行及维护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操控作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可在有效防止误操作作业的同时,另可有效的满足不同操作使用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慧灯光云控平台用强电终端,包括电控柜、承载柱、作业台、承载台、显示器、操控键盘、身份识别装置、通讯机构、配电电路及控制电路,其中承载柱为横断面为矩形,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装置结构,作业台为横断面为矩形,其上端面与水平面呈0°-45°夹角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两条承载柱上端面垂直连接,且各承载柱以作业台上中线对称分布,并与作业台构成竖直面呈“π”字形槽状结构,电控柜至少一个,位于对称分布的两个承载柱之间,且电控柜后端与承载柱后端面平齐分布,前端面与承载柱前端面间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作业台前端面间间距不小于50厘米,承载台至少两个,其下端面与作业台上端面连接,后端面与作业台后端面平齐分布,承载台宽度不大于作业台宽度的1/3,承载台包括承载基座、定位基座及转台机构,其中承载基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的闭合腔体结构,其下端面与作业台上端面连接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上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定位基座铰接,且定位基座上端面与水平面呈0°-90°夹角,定位基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定位基座侧壁内表面设滑槽,显示器嵌于定位基座内,并通过滑槽与定位基座滑动连接,且显示器前端面与定位基座上端面平行分布,操控键盘、身份识别装置、通讯机构数量与承载台一致,且每个承载台均与一个操控键盘、身份识别装置、通讯机构构成一个工作组,操控键盘摆放在作业台上端面,并与作业台滑动连接,身份识别装置、通讯机构分别嵌于作业台上端面,配电电路至少一个,嵌于电控柜内,控制电路数量与承载台数量一致,每个承载台的承载基座内均设一个控制电路,承载台内的控制电路分别与和该承载台连接的显示器、操控键盘、身份识别装置、通讯机构电气连接,同时各承载台内的控制电路间通过互锁电路相互电气连接,并分别与配电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台下端面设横断面为“门”字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长度为操控键盘长度的1.1-1.5倍,高度为操控键盘高度的1.2-2.5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台与作业台间通过驱动导轨滑动连接,且所述驱动导轨轴线与作业台前端面垂直分布,所述驱动导轨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为面部识别摄像头、磁卡读写器、密码键盘及指纹识别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同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基座后端面设至少两个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环绕定位基座轴线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集成化程度高,模块化程度高且结构调整灵活性好,一方面有效的简化了照明系统中强电电路与控制电路间设备结构,提高了环境适应性,降低了设备运行及维护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操控作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可在有效防止误操作作业的同时,另可有效的满足不同操作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位定位基座横断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述的一种智慧灯光云控平台用强电终端,包括电控柜1、承载柱2、作业台3、承载台4、显示器5、操控键盘6、身份识别装置7、通讯机构8、配电电路9及控制电路10,其中承载柱2为横断面为矩形,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装置结构,作业台3为横断面为矩形,其上端面与水平面呈0°-45°夹角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两条承载柱2上端面垂直连接,且各承载柱2以作业台3上中线对称分布,并与作业台3构成竖直面呈“π”字形槽状结构,电控柜1至少一个,位于对称分布的两个承载柱2之间,且电控柜1后端与承载柱2后端面平齐分布,前端面与承载柱2前端面间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作业台3前端面间间距不小于50厘米,承载台4至少两个,其下端面与作业台3上端面连接,后端面与作业台3后端面平齐分布,承载台3宽度不大于作业台宽度的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4包括承载基座41、定位基座42及转台机构43,其中承载基座41为横断面呈矩形的闭合腔体结构,其下端面与作业台3上端面连接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上端面通过转台机构43与定位基座42铰接,且定位基座42上端面与水平面呈0°-90°夹角,定位基座42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定位基座42侧壁内表面设滑槽44,显示器5嵌于定位基座42内,并通过滑槽44与定位基座42滑动连接,且显示器5前端面与定位基座42上端面平行分布,操控键盘6、身份识别装置7、通讯机构数量8与承载台3一致,且每个承载台3均与一个操控键盘6、身份识别装置7、通讯机构8构成一个工作组,操控键盘6摆放在作业台3上端面,并与作业台3滑动连接,身份识别装置7、通讯机构8分别嵌于作业台3上端面,配电电路9至少一个,嵌于电控柜1内,控制电路9数量与承载台4数量一致,每个承载台4的承载基座42内均设一个控制电路10,承载台4内的控制电路10分别与和该承载台4连接的显示器5、操控键盘6、身份识别装置7、通讯机构8电气连接,同时各承载台4内的控制电路10间通过互锁电路相互电气连接,并分别与配电电路9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的承载台4下端面设横断面为“门”字形的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长度为操控键盘6长度的1.1-1.5倍,高度为操控键盘6高度的1.2-2.5倍。
同时,所述的承载台4与作业台3间通过驱动导轨12滑动连接,且所述驱动导轨12轴线与作业台3前端面垂直分布,所述驱动导轨12与控制电路10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7为面部识别摄像头、磁卡读写器、密码键盘及指纹识别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同使用。
此外,所述的定位基座42后端面设至少两个弹性垫块13,所述弹性垫块13环绕定位基座42轴线均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10为基于工业计算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构成本新型的电控柜、承载柱、作业台、承载台、显示器、操控键盘、身份识别装置、通讯机构、配电电路及控制电路进行组装,然后将配电电路与照明系统电气连接,将控制电路、身份识别装置、通讯机构分别通过通讯网络与监控平台连接,从而完成本新型装配。
本新型通过将电控柜和承载台统一安装在承载柱、作业台位置上,同时将配电电路及控制电路分别安装到电控柜和承载台中,从而实现将照明系统的强电电路系统与弱电控制电路整合到统一的一个平台中,提高了本新型的模块化和集成化程度。
同时,本新型在运行时,一方面可通过驱动导轨灵活调整承载台在作业台上的工作位置,另一方面可通过转台机构调整定位基座与承载基座上端面间夹角,从而达到调整显示器工作位置,从而达到调整本新型工作位置,提高设备使用灵活性。
此外,在运行过程中,另可通过身份识别装置对操作者身份进行识别,防止误操作,同时另可通过通讯机构进行适时进行照明系统照明方案调整,提高控制灵活性和精度,此外在操作中,可通过操控键盘通过显示器直接进行照明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和操控,提高设备操作灵活性和便捷性。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集成化程度高,模块化程度高且结构调整灵活性好,一方面有效的简化了照明系统中强电电路与控制电路间设备结构,提高了环境适应性,降低了设备运行及维护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操控作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可在有效防止误操作作业的同时,另可有效的满足不同操作使用的需要。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