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1239发布日期:2020-08-05 01:5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电源。



背景技术:

常规的灯具电源开关通常都是采用pcb板插机械开关,用外壳上的硅胶按钮来按动机械开关,进而来控制灯具电源的开关,但是现有的结构中,机械开关通过插脚插入到pcb板的孔中,pcb板上的孔通常都设置的比插脚要大,这就导致机械开关与pcb板在进行插接的时候,会使得插脚容易倾斜安装在pcb板上,导致产品出现不良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灯具电源,该灯具电源能够降低产品生产时的不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灯具电源,包括外壳、主电路板和端盖,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所述端盖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开口端,所述端盖上开有贯穿其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胶塞,所述胶塞包括向上凸伸出所述端盖的表面的弹性按压部和连接所述弹性按压部下端且位于通孔内的导电部分,所述灯具电源还包括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的分电路板,所述分电路板与所述弹性按压部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空间,当向下按压所述弹性按压部时,所述弹性按压部能够在所述第一空间内移动并使得所述分电路板的线路与所述导电部分电触碰产生脉冲信号、致电源装置的功能进行切换。

其中,所述导电部分涂覆在所述弹性按压部的底部。

其中,所述胶塞包括安装部和弹性按压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弹性部和连接所述弹性部底部的下卡块,所述弹性部环形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弹性按压部的下端,所述端盖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基板,所述通孔向下贯穿所述基板并连通所述端盖的上、下表面,所述下卡块位于所述分电路板和所述基板的底部之间。

其中,所述端盖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环形的凸板,所述凸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凸板位于所述基板的外侧,所述凸板和所述基板之间设有凹槽,所述下卡块向上并朝向所述凹槽内凸伸有连接块,所述基板能够向下插入所述弹性部和所述连接块之间,当胶塞插入到通孔内时,所述连接块向上插入凹槽内,所述基板向下插入到弹性部和连接块之间,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基板作为第一道防水圈、连接块作为第二道防水圈,该凸板与胶塞的连接块卡接,定位胶塞的同时也作为第三道防水圈,设置朝向不同的基板、连接块和凸板,使得胶塞与端盖固定连接的时候有三道防水圈,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

其中,所述弹性部倾斜设置,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弹性按压部的下端连接,弹性部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弹性按压部的方向延伸,这样的结构设置,相较于竖直设置的弹性部,倾斜设置的弹性部能够提供更好的弹性形变,使得更好的控制弹性按压部的移动,并且按压力去除后,能够使得弹性按压部很快的回复到原本的位置,回弹力好。

其中,所述胶塞还包括有上卡块,所述上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按压部的顶部,所述上卡块的另一端向下并朝向所述端盖的上表面延伸。

其中,所述胶塞还包括有将所述胶塞固定在端盖上的圆柱状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中空设置,其内设有第二空间,所述弹性按压部连接所述安装部,且所述弹性按压部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分电路板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底部,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安装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朝向远离弹性按压部的方向延伸有上卡块和下卡块,所述端盖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基板,所述通孔向下贯穿所述基板并连通所述端盖的上、下表面,所述上卡块和所述下卡块分别与所述端盖的上表面和所述基板的底部配合并将所述胶塞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上卡块的顶部具有能够引导所述胶塞由下而上插入所述通孔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为倾斜面或弧形面。

其中,所述胶塞为黑色或者白色的透明或荧光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电源,分电路板与弹性按压部的导电部分进行电连接,且胶塞的导电部分与分电路板为面面接触,使得整体结构的容错性增大,两者之间的固定性能好,不会轻易脱离,能够使得产品的不良率降低;设置分电路板替换传统的机械开关,能够降低物料成本;弹性按压部的上端向上凸伸出端盖的表面,便于人手操作按压。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电路板、端盖连接的一个视角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顺时针转动90度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端盖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导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导电座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用的驱动电源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至图12中包括:

外壳1,主电路板2,卡槽20,端盖3,通孔30,胶塞31,安装部32,上卡块320,下卡块321,导引部322,弹性部323,连接块324,弹性按压部33,第二空间34,分电路板35,导电部分36,第一空间37,凸块38,凸板39,接线柱4,容纳槽40,凸台41,导电孔42,导电片43,插接段44,固定段45,导电段46,倒齿47,u型槽48,导电座5,第一主板50,第二主板51,第一弹片52,第二弹片53,第一连接片54,第二连接片55,第一接触部56,第二接触部57,插件58,导电插脚6,基板7,凹槽8,定时指示灯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电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其包括外壳1、安装在外壳1中的主电路板2和连接在外壳1开口端的端盖3,端盖3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基板7,一个通孔30(如图5)贯穿基板7并连通端盖3的上、下表面,通孔30中安装有用于向下按压并与电路板35连接的胶塞31,胶塞31包括安装部32和弹性按压部33,安装部32为中空柱状,安装部32内设有第二空间34,安装部32插入到通孔30内,弹性按压部33连接在安装部32上。安装部3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朝向远离弹性按压部33的方向延伸有上卡块320和下卡块321,当胶塞31插入到通孔30内时,上卡块320卡在的端盖3的上表面,下卡块321卡在基板7的底部,上卡块320和下卡块321分别与端盖3的上表面和基板7的底部配合,设置上卡块320和下卡块321,用于将胶塞32固定在端盖3上,且也能够防止胶塞3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起到稳固的作用。胶塞设置为黑色或者白色的透明或荧光材质,使得在黑暗中,能够透过胶塞的荧光找到电源装置。分电路板35上连接有一个定时指示灯9,当延时4s后则该定时指示灯能够实现开启或关闭。

如图6所示,弹性按压部33的上端连接安装部32的中部,且自安装部32向上延伸并凸出端盖3的表面,弹性按压部33的下端向下延伸,且位于第二空间34内,则安装部32能够对弹性按压部33的下端起到保护作用。安装部32的下卡块321的底部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有一个分电路板35,弹性按压部33的下端连接有导电部分36,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部分36涂覆在弹性按压部33的下端,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也可以将导电部分36固定在弹性按压部33的底部。弹性按压部33的底部与分电路板35的顶部之间具有第一空间37,该第一空间37与第二空间34连通,弹性按压部33能够在第一空间37内上下移动,当向下按压该弹性按压部33时,弹性按压部33在第一空间37内向下移动直至使得弹性按压部33的底部的导电部分36与分电路板35的顶部接触从而实现电连接,此时灯具电源开启或者其他功能转换。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分电路板35与胶塞31的弹性按压部33进行电连接,能够降低物料成本,且胶塞31通过导电部分36与分电路板35为面面接触,使得整体结构的容错性增大,且两者之间的固定性能好,不会轻易脱离,不会出现如传统的机械开关会倾斜插接在电路板上导致开关不良的情况,本实施例设置上述结构,使得产品的不良率降低,且节约成本;分电路板35连接在安装部32的底部且弹性按压部33的下端位于第二空间34内,则弹性按压部33的活动范围只能在第二空间34内,当出现弹性按压部33朝向一侧倾斜按压时,弹性按压部33还是会有向下的按压力使得弹性按压部33的导电部分36与分电路板35电连接,也能够实现导通,连接灵活。

如图6所示,主电路板2上设有一卡槽20,分电路板35的左侧边朝向所述主电路板2处延伸有凸块38,该凸块38能够插入所述卡槽20内,分电路板35的凸块38和主电路板2的卡槽20卡接,且分电路板35和主电路板2两者之间连接也通过焊锡来固定,使得两者连接更加稳定。

如图6所示,上卡块320的顶部具有一导引部322(如图1),该导引部322为倾斜面或者弧形面,在安装的时候,当胶塞31由下向上插入所述通孔30内时,胶塞31的导引部322首先通过通孔30,由于导引部322设置为弧形面或倾斜面,能够提高胶塞31与通孔30导向效果,使得胶塞31更加方便的穿过通孔30。

如图5和图9所示,端盖3的顶部还设有接线柱4,接线柱4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灯具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接线柱4内设有容纳槽40,容纳槽40内设有凸台41,该凸台41自容纳槽40底壁向上延伸,凸台41上设有两个导电孔42,一对导电片43分别安装在两个导电孔42内,该导电片43包括插接段44、固定段45和导电段46,固定端上设有多个倒齿47,安装导电片43的时候,将导电片43从导电孔42的底部朝向上插入,使得固定端上的倒齿47与导电孔42内侧壁卡合,能够防止导电片43从导电孔42冲脱落,起到稳固作用。导电段46自固定段45向上延伸,一u型槽48将导电段46分设为左右两个,灯具的插接头插入到u型槽48内,并与左右两个导电段46电连接。

如图2-4以及图7和图8所示,电路板2上安装有两个导电座5,两个导电座5分别与一对导电片43插接实现电连接,每一导电座5包括第一主板50、第二主板51、第一弹片52、第二弹片53、第一连接片54和第二连接片55,第二主板51与第一主板50结构相同,第一弹片52自第一主板50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弹片53自第二主板51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的自由端先向内收缩再向外扩张,第一主板50和第二主板51位置对应,且第一主板50的一端的端部与第二主板51的一端的端部通过第一连接片54连接,第二主板51的另一端的端部与第一主板50的另一端的端部通过第二连接片55连接,第一连接片54和第二连接片55的自由端向外扩张,且第一弹片52、第二弹片53的自由端的向外扩张的方向为朝向外壳1内部的方向,第一连接片54、第二连接片55的自由端向外扩张的方向为朝向远离外壳1内部的方向,导电片43自第一连接片54、第二连接片55的自由端的方向向下插入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之间的间隙。第一主板50和第二主板51均朝向电路板2的方向延伸有插件58,两个插件58用于插入电路板2上的插孔内,用于将导电片43通过导电座5连接电路板2。

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用于压紧导电片43的插接段44的侧壁,导电片43的端部凸伸出第一弹片52的上表面和第二弹片53的上表面,并朝向外壳1的内部方向延伸,第一弹片52上设有压紧导电片43一侧的第一接触部56,第一接触部56位于第一弹片52的收缩段与扩张段的连接部,第二弹片53上设有压紧导电片43另一侧的第二接触部57,第二接触部57位于第二弹片53的收缩段与扩张段的连接部,第一接触部56朝向第二接触部57凸出,第二接触部57朝向第一接触部56凸出,导电片43上的插接段44凸伸入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之间的间隙,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压紧导电片43,防止导电片43从导电座5内脱落,进一步第一接触部56和第二接触部57之间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导电片43的厚度,能够将导电片43更加稳固的压紧在导电座5内,防止导电片43从导电座5内脱落。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电路板2上的导电座5与导电片43配合插接的结构来实现电连接,这样一来,与传统结构采用导线来连接导电片43和电路板2的结构相比,本实施例具有生产方便的优点。且本实施例中,导电片43的端部凸伸出第一弹片52的上表面和第二弹片53的上表面,使得大部分导电片43均能够凸伸出第一弹片52的上表面和第二弹片53的上表面,该结构设置在插拔的时候需要的力较多,不容易因为晃动,导电片43掉出,或者误操作将导电片43拔出,可以防止误操作。第一接触部56朝向第二接触部57凸出,第二接触部57朝向第一接触部56凸出,该第一接触部56和第二接触部57之间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导电片43的外径,利用第一弹片52的弹性力和第二弹片53的弹性力,将导电片43压紧在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之间,防止导电片43从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的间隙中脱落,即使导电片43经过多次插拔,依旧能够将导电片43压紧在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之间的间隙内。

外壳1的尾端设有一对导电插脚6,该导电插脚6的一端用于与插座电连接,导电插脚6的另一端伸入外壳1内,电路板2上安装有与上述结构相同的两个导电座5,两个导电座5分别与一对导电插脚6插接以实现电连接,每一导电座5包括第一主板50、第二主板51、第一弹片52、第二弹片53、第一连接片54和第二连接片55,第一弹片52自第一主板50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弹片53自第二主板51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的自由端均向内收缩再向外扩张,第一主板50和第二主板51位置对应,且第一主板50的一端的端部与第二主板51的一端的端部通过第一连接片54连接,第一主板50的该端端部和第二主板51的该端端部位于同一端,第二主板51的另一端的端部与第一主板50的另一端的端部通过第二连接片55连接,第一主板50的该端端部和第二主板51的该端端部位于同一端,第一连接片54和第二连接片55的自由端向外扩张,且第一弹片52、第二弹片53的自由端的向外扩张的方向为朝向外壳1内部的方向,第一连接片54、第二连接片55的自由端向外扩张的方向为朝向远离外壳1内部的方向,导电插脚6自第一连接片54、第二连接片55的自由端的方向向上插入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之间的间隙。第一主板50和第二主板51均朝向电路板2的方向延伸有插件58,两个插件58用于插入电路板2上的插孔内,用于将导电插脚6通过导电座5连接电路板2。

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用于压紧导电插脚6的外侧壁,导电插脚6的端部向外凸伸出第一弹片52的上表面和第二弹片53的上表面,并朝向外壳1的内部方向延伸,第一弹片52上设有压紧导电插脚6一侧的第一接触部56,第一接触部56位于第一弹片52的收缩段与扩张段的连接部,第二弹片53上设有压紧导电插脚6另一侧的第二接触部57,第二接触部57位于第二弹片53的收缩段与扩张段的连接部,第一接触部56朝向第二接触部57凸出,第二接触部57朝向第一接触部56凸出,该第一接触部56和第二接触部57之间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导电插脚6的外径,能够将导电插脚6弹性压紧在导电座5内,防止导电插脚6从导电座5内脱落。相比传统的结构:导电座5包括一对用于压紧在导电插脚6的外侧壁上的弹片及用于连接一对弹片的连接片,弹片与连接片一体成型,弹片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沿弹片长度方向分布的防滑槽,本实施例中,导电插脚6的端部凸出第一弹片52的上表面和第二弹片53的上表面,使得大部分导电插脚6均能够凸伸出第一弹片52的上表面和第二弹片53的上表面,该结构设置在插拔的时候需要的力较多,不容易因为晃动,导电插脚6掉出,或者误操作将导电插脚6拔出,可以防止误操作。第一接触部56朝向第二接触部57凸出,第二接触部57朝向第一接触部56凸出,该第一接触部56和第二接触部57之间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导电插脚6的外径,利用第一弹片52的弹性力和第二弹片53的弹性力,将导电插脚6压紧在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之间,防止导电插脚6从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的间隙中脱落,即使导电插脚6经过多次插拔,依旧能够将导电插脚6压紧在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53之间的间隙内。

如图10和图11所示,胶塞的第二实施例,上述结构中的胶塞31的另一种结构(其他结构不变,该胶塞的具体结构如下):胶塞31包括安装部32和弹性按压部33,安装部32包括弹性部323和下卡块321,弹性部323环形设置并且连接在弹性按压部33的下端,下卡块321连接弹性部323的底部,下卡块321位于分电路板35和基板7的底部之间,弹性按压部33的底部涂覆有导电部分36,导电部分36与分电路板35之间为第一空间37,当向下按压该弹性按压部33时,弹性按压部33在第一空间37内向下移动直至使得弹性按压部33的底部的导电部分36与分电路板35的顶部的裸露线路接触从而实现电连接,此时灯具电源开启或者其他功能转换。

端盖3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环形的凸板39,该凸板39与通孔30的中心轴线重合,基板7为圆形,且凸板39位于基板7的外侧,凸板39和基板7之间设有环形的凹槽8,下卡块321向上并朝向凹槽8内凸伸有连接块324,当胶塞31插入到通孔30内时,连接块324插入凹槽8内,基板7插入到弹性部323和连接块324之间,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基板7作为第一道防水圈、连接块作为第二道防水圈,该凸板39与胶塞31的连接块324卡接,定位胶塞31的同时也作为第三道防水圈,设置朝向不同的基板7、连接块324和凸板39,使得胶塞31与端盖3固定连接的时候有三道防水圈,使得防水效果好。

弹性部323倾斜设置,弹性部323的一端与弹性按压部33的下端连接,弹性部323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弹性按压部33的方向延伸,这样的结构设置,相较于竖直设置的弹性部323,倾斜设置的弹性部323能够提供更好的弹性形变,使得更好的控制弹性按压部33的移动,并且按压力去除后,能够使得弹性按压部33很快的回复到原本的位置,回弹力好。

如图12所示,胶塞的第三实施例,即第二实施例中的胶塞31还有另一种结构(其他结构不变,该胶塞的具体结构如下):弹性按压部的上端连接有上卡块,该上卡块的一端连接弹性按压部的顶部,另一端向下并朝向端盖的上表面延伸,整体上卡块为倒扣状,能够将通孔包覆在其内,起到防水的效果,且上卡块320和下卡块321分别与端盖3的上表面和基板7的底部配合,设置上卡块320和下卡块321,用于将胶塞32固定在端盖3上,且也能够防止胶塞3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起到稳固的作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