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密封的控制器防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0768发布日期:2020-07-29 03:3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密封的控制器防尘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器防尘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密封的控制器防尘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很多电动搬运车上的控制器没有带防尘盖,就是一个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不同种类的电路元器件,电路板裸露安装在电动搬运车上;如此,极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磕碰线束,且极容易引起线束老化等问题;

还有一些控制器虽然带有防尘盖,但是密封性不好,这些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起到防水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密封的控制器防尘组件,其不容易磕碰线束,具有防水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密封的控制器防尘组件,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接线柱、插座、继电器和电容,下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坑,电路板与安装坑的底部螺钉连接;上壳体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纳坑,电路板设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上壳体边沿与下壳体边沿螺钉连接;第一容纳坑的一端向上凸起形成第二容纳坑,继电器和电容密封在第二容纳坑内;上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插座插入第一通孔,接线柱贯穿过上壳体;防尘盖与上壳体螺钉连接,防尘盖下表面开设有第三容纳坑,防尘盖覆盖在上壳体的上表面;防尘盖的侧壁上开设有开有缺口,线束固定条设在缺口的位置并被防尘盖与上壳体夹紧固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安装坑的内壁形状与电路板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插座上设有卡块,第一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卡块嵌入卡槽内形成卡扣连接,并且插座的顶面与上壳体的上表面平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上壳体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二通孔,接线柱惯出第二通孔;两相邻的第二通孔之间设于挡板,挡板由上壳体凸出形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三容纳坑上缺口的一侧向下凸起第四容纳坑,线束固定条嵌入第四容纳坑内形成固定;上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防尘盖的外轮廓一致的凹槽,凹槽内填充有硅胶密封条,防尘盖嵌合入硅胶条形成密封效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凹槽的深度为1.5毫米。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带密封的控制器防尘组件,将电路板包裹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在上壳体上覆盖有防尘盖,实现密封和防尘双重保护效果;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和线束不会被磕碰到,不容易老化,使用寿命长;

2、上壳体为了适应不同电路元器件,形状上存在凸起,能够更好包裹电路板,密封效果好;

3、上壳体上设有硅胶密封条被防尘盖嵌合,能够起到防尘、防水效果,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路板01,接线柱010,插座011,卡块0110,继电器012,电容013,下壳体02,安装坑020,上壳体03,第一容纳坑030,第二容纳坑031,第一通孔032,卡槽0320,第二通孔033,挡板034,凹槽035,线束固定条04,防尘盖05,第三容纳坑050,缺口051,第四容纳坑0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带密封的控制器防尘组件,包括电路板01,电路板01上设有接线柱010、插座011、继电器012和电容013,电路板01、接线柱010、插座011、继电器012和电容013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所以此处不再赘述;

还包括下壳体02、上壳体03、线束固定条04和防尘盖05;下壳体02与上壳体03之间螺钉连接,电路板01密封在下壳体02与上壳体03之间,上壳体03上螺钉连接防尘盖05,线束固定条04设在防尘盖05与上壳体03之间,用于导线连接;

下壳体02一体挤压成型,下壳体02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坑020,电路板01放置在安装坑020,电路板01与安装坑020的底部螺钉连接,螺钉连接方便拆装;优选的,安装坑020的内壁形状与电路板01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使得电路板01安装在下壳体02更加紧凑,不易掉落,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

上壳体03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纳坑030,电路板01设在上壳体03与下壳体02之间,上壳体03边沿与下壳体02边沿螺钉连接;电路板01被包裹在第一容纳坑030与安装坑020形成的腔体内,电路板01及电路元器件不易被磕碰,且不容易引起线束老化;

第一容纳坑030的一端向上凸起形成第二容纳坑031,继电器012和电容013密封在第二容纳坑031内,由于继电器012和电容013的高度大于其他电路元器件,所以需要凸出的第二容纳坑031便于安装,可以适用于其他大尺寸的电路元器件;上壳体0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032,插座011插入第一通孔032,接线柱010贯穿过上壳体03,插座011和接线柱010用于连接导线;

防尘盖05与上壳体03螺钉连接,螺钉连接方便拆装,防尘盖05下表面开设有第三容纳坑050,防尘盖05覆盖在上壳体03的上表面,第二容纳坑031和接线柱010等包裹在第三容纳坑050内,做到对所有部件密封要求,防尘效果更加;防尘盖05的侧壁上开设有开有缺口051,防尘盖05其他部位都与上壳体03紧密相贴,线束固定条04设在缺口051的位置并被防尘盖05与上壳体03夹紧固定,线束固定条04用于将电路板01上的导线穿出连接外部电器;

组装过程:电路板01先与各式各样的电路元器件电连接,电路板01放置在下壳体02内螺钉连接,再将上壳体03盖合在下壳体02上通过螺钉连接,线束固定条04放置在防尘盖05的缺口051位置,防尘盖05覆盖在上壳体03通过螺钉连接;三层防护,密封效果好,防尘效果佳,线束不容易被磕碰,使用寿命长久。

进一步的,插座011上设有卡块0110,卡块0110呈楔形方便插入,第一通孔032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0320,卡槽0320为方形孔,卡块0110嵌入卡槽0320内形成卡扣连接,卡扣连接能够使得上壳体03不容易与下壳体02分离,插座011是与电路板01相连接,电路板01又与下壳体02相连接,卡块0110相当于夹持住了上壳体03,实现了双重保障,并且插座011的顶面与上壳体03的上表面平齐,平齐能够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上壳体03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二通孔033,接线柱010惯出第二通孔033,由于接线柱010为圆柱状所以第二通孔033也为圆形,方便相匹配;两相邻的第二通孔033之间设于挡板034,挡板034由上壳体03凸出形成,挡板034能够与接线柱010起到阻隔作用,避免了后期导线连接发生短路现象,使用寿命增加;

进一步的,第三容纳坑050上缺口051的一侧向下凸起第四容纳坑052,线束固定条04嵌入第四容纳坑052内形成固定,第四容纳坑052的尺寸和深度根据线束固定条04需求而定,线束固定条04嵌入第四容纳坑052内固定更加牢固,提高密封性,不容易发生移动错位,防尘效果也更好;

上壳体03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防尘盖05的外轮廓一致的凹槽035,凹槽035内填充有硅胶密封条,凹槽035的深度为1.5毫米,防尘盖05嵌合入硅胶条形成密封效果,硅胶密封条起到了防尘、防水效果,使用寿命大大增长,减少了使用者的更换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