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9738发布日期:2020-05-26 18:4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上配置的功能器件越来越多,而且,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外观需求的提升,用户越来越青睐大屏占比的电子设备。

为了增大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采用电机驱动伸缩模组运动,从而使伸缩模组可以相对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伸出和缩回。此种伸缩模组对显示区域的占用较少,因此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比较高。

但是,电机的功耗较大,发热量比较大,导致电子设备的功耗较大,且发热比较严重。同时,电机自身及其所配备的传动机构的成本均比较高,导致电子设备的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存在的功耗大、发热严重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

伸缩模组,所述伸缩模组可沿所述第一穿孔的轴线方向移动;

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穿孔内,且所述滑动部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部分别与所述滑动部和所述伸缩模组相连;

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伸缩模组位于所述壳体之内;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伸缩模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之外。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穿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邻接,所述传动部与所述伸缩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第二穿孔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穿孔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或者,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第二穿孔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穿孔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所述传动部与所述伸缩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第二穿孔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穿孔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或者,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第二穿孔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穿孔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滑动部设有第一齿条,所述伸缩模组设有第二齿条,所述传动部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齿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穿孔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齿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齿条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传动齿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轮段,所述第一齿轮段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段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段的直径,或者所述第一齿轮段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齿轮段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传动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或者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伸缩模组靠近所述第二穿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滑动部还设有拨动部以及连接所述拨动部和所述第一齿条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滑动部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内表面设有所述第一齿条;和/或,所述伸缩模组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的内表面设有所述第二齿条。

优选地,所述伸缩模组包括摄像头、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受话器、补光灯、耳机接口、usb接口、卡座中的至少一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用户可以驱动滑动部相对于壳体移动,从而通过传动部驱动伸缩模组移动,使得伸缩模组可以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外,或者缩回壳体内。可见,伸缩模组移动时的驱动力来自于用户,滑动部和传动部基本不存在功耗和发热问题,且两者的成本较低,因此电子设备的功耗更小,其发热有所缓解,同时电子设备的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在缩回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在伸出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在缩回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在缩回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在缩回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在缩回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结构在缩回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第一穿孔、120-第二穿孔、130-第一端面、140-第二端面、200-伸缩模组、210-第二齿条、220-第二凹部、300-滑动部、310-第一齿条、320-第一凹部、330-拨动部、340-连接部、400-传动部、410-第一齿轮段、420-第二齿轮段、430-第一齿轮、440-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100、伸缩模组200、滑动部300和传动部400。

壳体100开设第一穿孔110和第二穿孔120。可选地,壳体100可以包括中框,该中框可以开设有第一穿孔110和第二穿孔120,该第一穿孔110和第二穿孔120与壳体100的内腔连通。该第一穿孔110用于供伸缩模组200穿过进而进出壳体100。当然,伸缩模组200还可以通过其它通道进出壳体100,并非限于开设在中框上的第一穿孔110。壳体100具有第一端面130和第二端面140,该第一端面130与第二端面140邻接。例如,第一端面130可以为壳体100的顶面,第二端面140可以为壳体100的侧面。

伸缩模组200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00,进而通过第一穿孔110进出壳体100,也就是说,伸缩模组200可以沿第一穿孔110的轴线方向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在伸出位置,至少部分伸缩模组200位于壳体100之外,此时伸缩模组200可以实现对应的功能;在缩回位置,伸缩模组200位于壳体100之内,此时伸缩模组200可以不工作。此种伸缩模组200不会占据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或外观区域,因此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较大,其外观质感有所提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伸缩模组200可以包括摄像头、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受话器、补光灯、耳机接口、usb接口、卡座中的至少一者。当然,伸缩模组200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滑动部300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00,因此滑动部30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滑动部300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穿孔120内,也就是说,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看到及触摸滑动部300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地,滑动部300的一端可以伸出第二穿孔120,以便于用户操作。第二穿孔120可以是条形孔,从而为滑动部300提供移动空间,第二穿孔120的具体长度可以根据滑动部300的运动行程设计。传动部400设置于壳体100内,该传动部400分别与滑动部300和伸缩模组200相连,即滑动部300可以通过传动部400与伸缩模组200相连,从而使得滑动部300移动时所产生的动力可以通过传动部400传递至伸缩模组200,使得伸缩模组20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

如果用户需要使用伸缩模组200,则可以向滑动部300施加沿第一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滑动部300通过传动部400驱动伸缩模组200向壳体100外移动;伸缩模组200使用完毕后,用户则可以施加与第一方向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得滑动部300反向移动,从而通过传动部400驱动伸缩模组200向壳体100内移动。在滑动部3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伸缩模组200位于壳体100之内;在滑动部3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伸缩模组200至少部分位于壳体100之外。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模组200使用完毕后,用户也可以按压伸缩模组200,使得伸缩模组200缩回壳体100内的同时带动滑动部300移动。

上述电子设备中,伸缩模组200移动时的驱动力来自于用户,滑动部300和传动部400基本不存在功耗和发热问题,且两者的成本较低,因此电子设备的功耗更小,其发热有所缓解,同时电子设备的成本更低,从而更便于全面屏的普及。另外,伸缩模组200的驱动操作比较便捷,使得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更佳;滑动部300和传动部400不容易损坏,因此电子设备的工作寿命有所延长。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穿孔110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第一端面130,第二穿孔120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第二端面140,传动部400可以与伸缩模组200固定连接,滑动部300远离第二穿孔120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穿孔110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或者,传动部400与滑动部300固定连接,滑动部300远离第二穿孔120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穿孔110的轴线方向相垂直。采用此种结构时,由于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时,其手部更多地与第二端面140接触,因此更便于用户操作滑动部300。传动部400与滑动部300固定连接,或者传动部400与伸缩模组200固定连接,可以使得滑动部300与传动部400之间的动力传递更加可靠,从而更好地驱动伸缩模组200移动。滑动部300远离第二穿孔120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穿孔110的轴线方向相垂直,则可以简化滑动部300和传动部400的结构,同时使得作用力更有效地传递至伸缩模组200。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滑动部300和传动部400均可以是条形部件。

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穿孔110和第二穿孔120均设置于壳体100的第一端面130,传动部400与伸缩模组200固定连接,滑动部300远离第二穿孔120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穿孔110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或者,传动部400与滑动部300固定连接,滑动部300远离第二穿孔120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穿孔110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此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穿孔110和第二穿孔120均设置于壳体100的第一端面130,使得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时不容易误操作滑动部300,以使用户可以更精确地控制伸缩模组200的移动。可选地,此实施例中,传动部400可以采用块状部件、条形部件等。

上述两种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可选地,滑动部300设有第一齿条310,伸缩模组200设有第二齿条210,传动部400包括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310和第二齿条210啮合,滑动部300通过传动齿轮驱动伸缩模组200移动。具体地,第一齿条310与滑动部300的其余部分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置;第二齿条210与伸缩模组200的其余部分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置;传动齿轮可以通过转轴与壳体100连接,使得传动齿轮可以相对于壳体100转动。当用户驱动滑动部300移动时,第一齿条310移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进一步带动第二齿条210移动,从而带动整个伸缩模组20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此种齿轮和齿条的传动还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高等优点。

上述第一齿条310和第二齿条210的延伸方向可以灵活设置,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齿条21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穿孔110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一齿条310的延伸方向可以垂直于第二齿条210的延伸方向。此时,传动齿轮可以仅相对于壳体100转动,而不需要相对于壳体100移动,因此该方案可以简化传动齿轮的设置方式,使得传动齿轮占用的空间更小,更便于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

由于第一齿条310和第二齿条210交叉设置,因此为了简化传动齿轮的结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传动齿轮可以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段410和第二齿轮段420,第一齿轮段410与第一齿条310啮合,第二齿轮段420与第二齿条210啮合。换言之,第一齿轮段410和第二齿轮段420沿着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排布,从而适应第一齿轮430和第二齿轮440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排布这一结构。采用此种结构时,第一齿条310可以带动第一齿轮段410转动,由于第一齿轮段410和第二齿轮段420同轴设置,因此第一齿轮段410和第二齿轮段420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210移动。

上述第一齿轮段410的直径和第二齿轮段420的直径可以相等(如图1-图4所示),或者第一齿轮段410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段420的直径,或者第一齿轮段410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段420的直径(如图5-图7所示)。由于第一齿轮段410和第二齿轮段420同轴设置,因此两者转动时的角速度相等,根据线速度等于角速度和半径的乘积这一关系可知,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对应的齿条的移动距离也就越大。对于滑动部300的移动距离和伸缩模组200的移动距离来说,滑动部300移动较小的距离就可以带动伸缩模组200移动较大的距离,可以有效减小滑动部300的移动空间,从而更便于电子设备内零部件的布局设计。基于此,第一齿轮段410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段420的直径,或者第一齿轮段410的直径等于第二齿轮段420的直径时,滑动部300所需的移动空间较小。更进一步地,相对而言,当第一齿轮段410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段420的直径,滑动部300所需的移动空间进一步减小。

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第一齿轮段410和第二齿轮段420的传动比,从而调整滑动部300的移动行程。

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传动齿轮可以包括第一齿轮430和第二齿轮440,第一齿轮430的轴线平行于第二齿轮440的轴线,第一齿轮430与第一齿条310啮合,第二齿轮440与第二齿条210啮合。即,第一齿轮430和第二齿轮440可以并排设置。第一齿轮430和第二齿轮440在传动过程中所承受的作用力更小,因此第一齿轮430和第二齿轮440的结构强度更高,两者更不容易损坏。

同理地,第一齿轮430的直径可以小于第二齿轮440的直径,或者第一齿轮430的直径等于第二齿轮440的直径,或者第一齿轮430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440的直径。参考前文分析可知,第一齿轮430和第二齿轮440的线速度相同,因此两者的半径越大,其角速度越大,对应的齿条的移动距离也就越小。因此为了减小滑动部300的运动空间,可以选择第一齿轮430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440的直径,或者第一齿轮430的直径等于第二齿轮440的直径。更进一步地,第一齿轮430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440的直径时,滑动部300的运动空间进一步减小,从而更有利于电子设备内零部件的布局设计。

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齿条210相对于第二穿孔120的位置可以灵活选择。例如,第二齿条210可以设置于伸缩模组200远离第二穿孔120的一侧,或者第二齿条210可以设置于伸缩模组200靠近第二穿孔120的一侧。由于滑动部300的移动距离确定后,第二齿条210与第二穿孔120之间的距离越远,就会导致第一齿条310的末端与第二穿孔120之间的距离越远,从而增大滑动部300所占用的空间。因此为了减小滑动部300占用的空间,可以使第二齿条210设置于伸缩模组200靠近第二穿孔120的一侧。

一种较为优选的方案中,滑动部300还设有拨动部330以及连接拨动部330和第一齿条310的连接部340,该连接部340与第一齿条310相垂直。此时,滑动部300呈l形结构,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简化滑动部300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使滑动部300占据的空间更有规律,从而便于电子设备内其他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可选地,第一齿条310和第二齿条210均可以是独立设置的条状结构,也就是说,第一齿条310的齿面为滑动部300的外表面,第二齿条210的齿面为伸缩模组200的外表面。采用此种结构时,第一齿条310和第二齿条210的结构比较单薄,加之两者为条状结构,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第一齿条310和第二齿条210容易出现断裂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滑动部300可以设有第一凹部320,第一凹部320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齿条310;或者,伸缩模组200设有第二凹部220,第二凹部220的内表面设有第二齿条210;或者,滑动部300设有第一凹部320,第一凹部320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齿条310,同时伸缩模组200设有第二凹部220,第二凹部220的内表面设有第二齿条210。此时,滑动部300设置第一齿条310的部分以及伸缩模组200设置第二齿条210的部分可以局部设置对应的第一凹部320和第二凹部220,此种结构承受作用力的能力更高,因此第一齿条310和第二齿条210不容易出现断裂问题,从而提高传动精度,同时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上述第一凹部320和第二凹部220可以设置成凹槽,也可以设置成贯通孔。当第一凹部320和第二凹部220设置成凹槽时,滑动部300和伸缩模组200的结构强度更高;当第一凹部320和第二凹部220设置成贯通孔时,滑动部300和伸缩模组200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设置得更小,从而更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或可穿戴设备。当然,该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