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TC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9626发布日期:2020-06-30 20:1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PTC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ptc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燃油汽车中,冬天里汽车采暖的加热器是利用从发动机来的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与其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达到制热效果。这种采暖方式的特点是供热系统复杂、热转化效率低、加热速度慢。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传统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利用电池提供能源的电动汽车是现在的一种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在解决传统燃油汽车环境污染的问题方面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

在缺少发动机余热的情况下,冬季车内制热、除霜除雾安全要求以及动力电池低温寿命都需要电子制热产品。ptc作为安全的电热产品已得到大量的应用。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水侧ptc结构复杂,安装麻烦,防水等级不高;并且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只能通过ptc总成体积和量的增加来实现,但同时又缩小了其适用范围,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电力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防水等级高、换热效率高的新型ptc加热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ptc加热结构,其包括上盖和底壳,上盖和底壳卡扣在一起,其还包括加热水板结构和加热包,加热水板结构有两组,分别设于加热包的两侧,加热水板结构、加热包均设于上盖和底壳之间的空腔内;加热水板结构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从底壳的侧板穿出,加热包的一端设有正负极接口,正负极接口从底壳的侧板穿出。

优选的,加热水板结构包括水板面板和水板底板,水板面板设有多个凹槽,水板面板和水板底板为激光焊接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水板面板和水板底板为铝板一次性冲压制成。

优选的,加热包包括第一母排支架、第二母排支架、第一母排、第二母排和四组加热芯片,第一母排支架、第二母排支架均设有卡槽,第一母排、第二母排分别设于第一母排支架、第二母排支架的卡槽内;第一母排、第二母排均设有四个电极片,四组加热芯片分别设于第一母排、第二母排的电极片之间,第一母排支架、第二母排支架、第一母排、第二母排、加热芯片由硅胶包裹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第一母排支架、第二母排支架、第一母排、第二母排均设有多个排气孔,且四者之间的排气孔相互对应。

优选的,上盖、底壳、加热水板结构、加热包通过贯穿式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ptc加热结构,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ptc加热结构,其设有加热水板结构和加热包,加热水板结构包括水板面板和水板底板,水板面板和水板底板均为铝板一次性冲压制成。水板面板和水板底板由激光焊接连接,保证了加热水板结构四周不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防水等级提高。水板面板设有凹槽,使加热水板结构具有散发回路式水路,水在水板面板和水板底板之间的缝隙流通,被加热包充分加热,较现有的水暖ptc,热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换热效率提高。而且加热水板结构相较原有水暖ptc的水路占用体积小,加工简单、组装方便,防尘防水等级均提高。加热包包括第一母排支架、第二母排支架、第一母排、第二母排和四组加热芯片,整体为硅胶包裹注塑一体成型结构,保证了加热包高防水、防尘等级的同时,导热性能也大大增加。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组装方便、占用体积小、防尘防水等级高、换热效率高,是一种新型的ptc加热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水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母排支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母排支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母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包未用硅胶注塑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包用硅胶注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盖,2.底壳,3.加热水板结构,4.加热包,5.进水口,6.出水口,7.正负极接口,8.水板面板,9.水板底板,10.凹槽,11.第一母排支架,12.第二母排支架,13.第一母排,14.第二母排,15.加热芯片,16.卡槽,17.电极片,18.排气孔,19.螺纹孔,20.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由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ptc加热结构,其包括上盖1和底壳2,上盖1和底壳2卡扣在一起,其还包括加热水板结构3和加热包4,加热水板结构3和加热包4均设于上盖1和底壳2之间的空腔内。加热水板结构3有两组,分别设于加热包4的两侧,其侧面与加热包4的侧面相接触,便于被加热包4充分加热。加热水板结构3的一端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进水口5和出水口6从底壳2的侧板穿出,外部水源经进水口5进入加热水板结构3被加热后经出水口6流出。加热包4的一端设有正负极接口7,正负极接口7从底壳2的侧板穿出,正负极接口7用于接外部电源的正负极使加热包4具有加热功能,给加热水板结构3里流通的水加热。

由图3所示,加热水板结构3包括水板面板8和水板底板9,水板面板8和水板底板9为铝板一次性冲压制成。水板面板8设有多个凹槽10,凹槽10为盲孔结构,凹槽10的底部与水板底板9的板面接触,水板面板8和水板底板9的外周由激光焊接连接在一起构成加热水板结构3。加热时,水从进水口5进入加热水板结构3,在水板面板8和水板底板9之间的缝隙流通被加热包4加热,用于换热。加热水板结构3具有散发回路式水路,可将水充分加热,较现有的水暖ptc,热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换热效率提高。水板面板8和水板底板9由激光焊接连接,保证了加热水板结构3四周不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防水等级提高。

由图4~图8所示,加热包4包括第一母排支架11、第二母排支架12、第一母排13、第二母排14和四组加热芯片15。第一母排支架11、第二母排支架12均设有卡槽16,第一母排13、第二母排14分别设于第一母排支架11、第二母排支架12的卡槽16内;第一母排支架11的背面还设有定位槽20,第二母排支架12设于定位槽20内,第二母排支架12的背面抵接定位槽20的槽底,将第一母排支架11和第二母排支架12定位、固定。第一母排支架11、第二母排支架12、第一母排13、第二母排14均设有多个排气孔18,且四者之间的排气孔18相互对应,排气孔18用来在注塑过程中排气、固定用。第一母排13、第二母排14分别由第一母排支架11和第二母排支架12支撑隔离开,保证了高压正负极之间绝缘,不会出现在组装或注塑过程中第一母排13、第二母排14因为位置的变化发生打火导致的短路现象。

第一母排13、第二母排14均设有四个电极片17,四组加热芯片15分别设于第一母排13、第二母排14的电极片17之间,连接高压正负极。加热芯片15在加热包4内均匀规律排布,使加热包4加热均匀。第一母排支架11、第二母排支架12、第一母排13、第二母排14、加热芯片15由硅胶包裹注塑一体成型形成加热包4,第一母排13、第二母排14的末端伸出硅胶外形成正负极接口7,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正负极。加热包4为硅胶包裹注塑一体成型结构,保证了加热包高防水、防尘等级的同时,导热性能也大大增加。

由图2所示,上盖1、底壳2、加热水板结构3、加热包4均设有螺纹孔19,螺钉依次穿过上盖1、加热水板结构3、加热包4、加热水板结构3、底壳2的螺纹孔19在底壳2的底面由螺母锁紧,将上盖1、底壳2、加热水板结构3、加热包4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顶”、“底”、“前”、“后”、“内”、“外”、“背”、“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