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5164发布日期:2020-07-21 12:4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按键扫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具有占用端口少的优势,因而在电子设备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电子设备功能的发展,一些功能需要同时按下至少两个按键来实现。但是,现有的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在至少两个按键被同时按下时,控制器的ad采样端采样到的电压近似相等,导致控制器无法识别具体的按键组合,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及电子设备,其能够扩展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使用范围,提升适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包括:

至少两个按键;

主分压电路,每一所述主分压电路的一端皆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按键连接,每一所述主分压电路的另一端皆连接在采样节点,并且,所述采样节点还用于电连接控制器;

从分压电路,每一所述从分压电路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主分压电路和一个所述按键连接;

当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的任意组合的按键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每一按键对应的所述主分压电路构成第一等效电路,未被按下的每一按键对应的所述主分压电路与所述从分压电路分别串联构成第二等效电路,并且,所述第一等效电路与所述第二等效电路皆电连接在所述采样节点,以在所述采样节点输出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且所述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的电压差百分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电连接在所述采样节点和所述控制器之间。

可选地,当每一所述从分压电路的另一端皆与外部电源连接时,所述至少两个按键接地,所述从分压电路为上拉电路;

当每一所述从分压电路的另一端均接地时,所述至少两个按键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从分压电路为下拉电路。

可选地,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主分压电路和一个所述按键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从分压电路为上拉电路时,所述主分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对应的一个所述按键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连接。

可选地,每一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超过10倍对应的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精度为1%。

可选地,所述下拉电路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主分压电路和一个所述按键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当所述从分压电路为下拉电路时,所述主分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对应的一个所述按键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控制器;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的ad采样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及电子设备。通过至少两个按键、主分压电路以及从分压电路,其中,每一主分压电路的一端皆与对应的一个按键连接,每一主分压电路的另一端皆连接在采样节点,并且,采样节点还用于电连接控制器,每一从分压电路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主分压电路和对应的一个按键连接,使得当至少两个按键的任意组合的按键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每一按键对应的主分压电路构成第一等效电路,未被按下的每一按键对应的主分压电路与从分压电路分别串联构成第二等效电路,并且,第一等效电路与第二等效电路皆电连接在采样节点,以在采样节点输出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且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的电压差百分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至少两个按键,以及至少两个按键的任意组合的按键被按下时对应的主分压电路与从分压电路组成的分压网络,使得不同按键组合输出对应的扫描电压,且不同按键组合输出对应的扫描电压的电压差百分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从而使得控制器可准确识别不同按键组合,进而扩展了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使用范围,提升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当图3中按键s1被按下时,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当图3中按键s1被按下时,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当图3中按键s1和按键s2同时被按下时,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当图3中按键s1和按键s2同时被按下时,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控制器以及如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其中,所述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的ad采样端连接。

可以理解,所述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ad采样端,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一个所述ad采样端,以降低所述控制器的成本。一个所述ad采样端可用于接收由至少两个按键组成的所述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生成的扫描电压,通过ad转换电路或ad转换芯片将所述扫描电压转换成所述控制器能够接受的电压信号,进一步将所述电压信号转换成8位、10位、12位或更高位数,为所述控制器进行计算处理。

其中,所述ad转换电路或所述ad转换芯片主要采用逐次逼近法、双积分法或电压频率转换法将所述扫描电压转换成所述控制器能够接受的电压信号。以所述ad转换芯片的逐次逼近法为例,所述ad转换芯片由比较器、d/a转换器、缓冲寄存器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其转换过程为:初始化时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各位清零;转换开始时,先将逐次逼近寄存器最高位置1,送入d/a转换器,经d/a转换后生成的模拟量送入比较器,称为vo,与送入比较器的待转换的模拟量vi进行比较,若vo<vi,该位1被保留,否则被清除。然后再置逐次逼近寄存器次高位为1,将寄存器中新的数字量送d/a转换器,输出的vo再与vi比较,若vo<vi,该位1被保留,否则被清除。重复此过程,直至逼近寄存器最低位。转换结束后,将逐次逼近寄存器中的数字量送入缓冲寄存器,得到数字量的输出(8位、10位、12位或更高位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智能家电设备,所述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作为所述智能家电设备的人机交互的输入模块,具体用于响应用户按键操作(不同按键组合),生成扫描电压,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的ad采样端,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扫描电压识别用户按键操作,并根据不同按键组合,执行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操作。例如,当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扫描电压识别所述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中的按键s1和按键s2被同时按下时,根据所述控制器内预先设置的不同按键组合与不同操作的对应关系,查找按键s1和按键s2被同时按下对应的操作,控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路模块、装置或系统执行所述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如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使得不同按键组合输出对应的扫描电压,且不同按键组合输出对应的扫描电压的电压差百分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从而使得控制器可准确识别不同按键组合,进而扩展了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使用范围,提升了适用性。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100包括至少两个按键10、主分压电路20以及从分压电路30。

其中,所述按键10、所述主分压电路20以及所述从分压电路30一一对应,即所述按键10、所述主分压电路20以及所述从分压电路30的数量一致。例如,当所述至少两个按键10包括按键s1和按键s2时,所述按键s1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主分压电路20和一个所述从分压电路30连接,所述按键s2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主分压电路20和一个所述从分压电路30连接。

每一所述主分压电路20的一端皆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按键10连接,每一所述主分压电路10的另一端皆连接在采样节点101,并且,所述采样节点101还用于电连接控制器200。

每一所述从分压电路30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主分压电路20和一个所述按键10连接。

其中,当每一所述从分压电路30的另一端皆与外部电源连接时,所述至少两个按键10接地,所述从分压电路30为上拉电路。当每一所述从分压电路30的另一端均接地时,所述至少两个按键10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从分压电路30为下拉电路。

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主分压电路20和一个所述按键10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当所述从分压电路30为上拉电路时,所述主分压电路20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对应的一个所述按键10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至少两个按键10包括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r4,所述主分压电路20包括第二电阻r5~r8。

具体的,所述按键s1的一端接地,所述按键s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所述按键s2的一端接地,所述按键s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所述按键s3的一端接地,所述按键s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所述按键s4的一端接地,所述按键s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把每一按键当成bcd码的其中一个bit,当按键有效按下时为0,反之为1。

表1

如表1所示,若无按键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1111;若按键s1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1110;若按键s2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1101;若按键s3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1011;若按键s4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0111;若按键s1和按键s2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1100;若按键s1和按键s3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1010;若按键s1和按键s4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0110;若按键s2和按键s3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1001;若按键s3和按键s4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0011;若按键s1、按键s2以及按键s3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1000;若按键s1、按键s2以及按键s4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0100;若按键s1、按键s3以及按键s4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0010;若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0001;若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0000。

综上,不同按键组合对应不同的bcd码,根据所述控制器200内预先设置的bcd码以及bcd码与操作的对应关系,控制与所述控制器200连接的电路模块、装置或系统执行所述操作。例如,按键s1和按键s2同时被按下,则该按键组合对应的bcd码为1100,所述控制器200获取bcd码“1100”,预先设置的bcd码“1100”对应的操作为点亮屏幕背景灯,控制电流流过屏幕背景灯,从而点亮屏幕背景灯。

当所述至少两个按键10的任意组合的按键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每一按键10对应的所述主分压电路20构成第一等效电路,未被按下的每一按键10对应的所述主分压电路20与所述从分压电路30分别串联构成第二等效电路,并且,所述第一等效电路与所述第二等效电路皆电连接在所述采样节点101,以在所述采样节点101输出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且所述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的电压差百分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如图5所示,当按键s1被按下时,第一电阻r1不参与分压,第二电阻r5构成第一等效电路,相当于按键s1被按下时对应的分压电路的下拉电阻。

如图6所示,第一电阻r2与第二电阻r6、第一电阻r3与第二电阻r7以及第一电阻r4与第二电阻r8分别串联后再并联构成第二等效电路。

第一电阻r2与第二电阻r6的串联等效电阻为电阻r26,即第一电阻r2与第二电阻r6组成的分压电路的阻抗等于电阻r26的阻值。第一电阻r3与第二电阻r7的串联等效电阻为电阻r37,即第一电阻r3与第二电阻r7组成的分压电路的阻抗等于电阻r37的阻值。第一电阻r4与第二电阻r8的串联等效电阻为电阻r48,即第一电阻r4与第二电阻r8组成的分压电路的阻抗等于电阻r48的阻值。

串联等效电阻r26、串联等效电阻r37以及串联等效电阻r48并联相当于按键s1被按下时对应的分压电路的上拉电阻,串联等效电阻r26、串联等效电阻r37以及串联等效电阻r48并联后与第二电阻r5串联分压,则所述采样节点101的电压vad等于第二电阻r5两端的电压,可得,

以此类推,当按键s2被按下时,所述采样节点101的电压vad等于第二电阻r6两端的电压,当按键s3被按下时,所述采样节点101的电压vad等于第二电阻r7两端的电压,当按键s4被按下时,所述采样节点101的电压vad等于第二电阻r8两端的电压,

如图7所示,按键s1和按键s2同时被按下时,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阻r2不参与分压,第二电阻r5和第一电阻r6并联构成第一等效电路,相当于按键s1和按键s2同时被按下时对应的分压电路的下拉电阻。

如图8所示,第一电阻r3与第二电阻r7以及第一电阻r4与第二电阻r8分别串联后再并联构成第二等效电路。

第一电阻r3与第二电阻r7的串联等效电阻为电阻r37,即第一电阻r3与第二电阻r7组成的分压电路的阻抗等于电阻r37的阻值。第一电阻r4与第二电阻r8的串联等效电阻为电阻r48,即第一电阻r4与第二电阻r8组成的分压电路的阻抗等于电阻r48的阻值。

串联等效电阻r37与串联等效电阻r48并联相当于按键s1和按键s2同时被按下时对应的分压电路的上拉电阻,串联等效电阻r37与串联等效电阻r48并联后,与第二电阻r5和第一电阻r6并联后的阻值串联分压,则所述采样节点101的电压vad等于第二电阻r5和第一电阻r6并联等效电路两端的电压,可得,

同理,可计算得到其他两个按键或者两个以上的按键被同时按下,在所述采样节点101输出的扫描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超过10倍对应的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精度为1%。

假设第一电阻r1~r4的阻值均为1kω,电阻精度为1%,第二电阻r5为10kω,电阻精度为1%,第二电阻r6为30kω,电阻精度为1%,第二电阻r7为75kω,电阻精度为1%,第二电阻r8为150kω,电阻精度为1%。则第二电阻r5的阻值是第一电阻r1的阻值的10倍,第二电阻r6的阻值是第一电阻r2的阻值的30倍,第二电阻r7的阻值是第一电阻r3的阻值的75倍,第二电阻r8的阻值是第一电阻r4的阻值的150倍。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二电阻的阻值与对应的第一电阻的阻值的关系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只要第二电阻的阻值与对应的第一电阻的阻值不在一个数量级,即第二电阻的阻值远大于对应的第一电阻的阻值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第一电阻r1~r4取值越小,对所述主分压电路20的分压影响越小,但考虑到按键10按下时的功耗,第一电阻r1~r4应选取适当的阻值,避免按键按下时造成外部电源与地短路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5、第二电阻r6、第二电阻r7以及第二电阻r8之间成倍数关系。例如,第二电阻r6等于2倍第二电阻r5,第二电阻r7等于2倍第二电阻r6,第二电阻r8等于2倍第二电阻r7;或者,第二电阻r5等于2倍第二电阻r6,第二电阻r6等于2倍第二电阻r7,第二电阻r7等于2倍第二电阻r8。可以理解,第二电阻r5、第二电阻r6、第二电阻r7以及第二电阻r8两两之间的倍数关系可以根据实际电路设计需求、ad转换芯片的识别精度、电阻阻值选型等进行适应性调整。

请再次参阅表1,根据上述提供的计算方式,得到四个按键10对应的16个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将所述扫描电压从小到大排序,计算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ad引脚电压百分比,所述ad引脚电压百分比p1=vad/vcc*100%。根据所述ad引脚电压百分比,计算该按键组合对应的电压差百分比,所述电压差百分比p2等于相邻两个的ad引脚电压百分比的差值的绝对值。

例如,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同时被按下,所述ad引脚电压百分比p1等于0%,按键s1、按键s2以及按键s3同时被按下,所述ad引脚电压百分比p1等于4.32%,故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同时被按下时对应的电压差百分比p2=4.32%-0%=4.32%;按键s1、按键s2以及按键s4同时被按下,所述ad引脚电压百分比p1等于8.59%,故按键s1、按键s2以及按键s3同时被按下时对应的电压差百分比p2=8.59%-4.32%=4.27%,以此类推。

综上,电压差百分比p2至少等于4.27%,避免了在至少两个按键10被同时按下时,所述控制器200的ad采样端采样到的电压近似相等的问题,使得所述控制器200可以精准识别不同按键组合。同时,所述至少两个按键10不存在优先级关系,避免了当优先级高的按键被按下,导致其他按键操作失效的问题。

另外,8位ad的ad转换值等于电压百分比*256,10位ad的ad转换值等于电压百分比*1024,8位ad的ad转换值的差值等于相邻两个的8位ad的ad转换值的差值的绝对值,10位ad的ad转换值的差值等于相邻两个的10位ad的ad转换值的差值的绝对值。

例如,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同时被按下,所述ad引脚电压百分比p1等于0%,8位ad的ad转换值h1=0%*256=0,10位ad的ad转换值h1=0%*1024=0;按键s1、按键s2以及按键s3同时被按下,所述ad引脚电压百分比p1等于4.32%,8位ad的ad转换值h1=4.32%*256=11,10位ad的ad转换值h1=4.32%*1024=44,故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同时被按下对应的8位ad的ad转换值差值h2=11-0=11,10位ad的ad转换值差值h2=44-0=44。

所述下拉电路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主分压电路20和一个所述按键10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当所述从分压电路为下拉电路时,所述主分压电路20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对应的一个所述按键10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至少两个按键10包括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所述下拉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9~r12,所述主分压电路20包括第四电阻r13~r16。

具体的,所述按键s1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按键s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所述按键s2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按键s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所述按键s3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按键s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所述按键s4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按键s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12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所述采样节点1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的计算方式请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所述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3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100,相同之处请参阅上述各个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区别在于,所述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300还包括滤波电路40,所述滤波电路40电连接在所述采样节点101和所述控制器20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40包括无源滤波电路,所述无源滤波电路包括电容滤波电路、电感滤波电路、lc滤波电路、lc-π型滤波电路、rc-π型滤波电路等。其中,所述滤波电路40用于对所述采样节点101输出的扫描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减少所述扫描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直流成分,使所述扫描电压的纹波系数降低,输出电压波形平滑,从而提升所述控制器200的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通过至少两个按键、主分压电路以及从分压电路,其中,每一主分压电路的一端皆与对应的一个按键连接,每一主分压电路的另一端皆连接在采样节点,并且,采样节点还用于电连接控制器,每一从分压电路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主分压电路和对应的一个按键连接,使得当至少两个按键的任意组合的按键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每一按键对应的主分压电路构成第一等效电路,未被按下的每一按键对应的主分压电路与从分压电路分别串联构成第二等效电路,并且,第一等效电路与第二等效电路皆电连接在采样节点,以在采样节点输出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且不同按键组合对应的扫描电压的电压差百分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至少两个按键,以及至少两个按键的任意组合的按键被按下时对应的主分压电路与从分压电路组成的分压网络,使得不同按键组合输出对应的扫描电压,且不同按键组合输出对应的扫描电压的电压差百分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从而使得控制器可准确识别不同按键组合,进而扩展了基于ad采样的按键扫描电路的使用范围,提升了适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