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4706发布日期:2020-09-01 18:5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板。



背景技术:

烤箱是一种密封的用来烤食物或烘干产品的电器,分为家用电器和工业烤箱。家用烤箱可以用来加工一些面食,工业烤箱为工业上用来烘干产品的一种设备,有电的、有瓦斯的,又叫烤炉、烘干箱等。

现有技术中烤箱加热一般是通过普通的电阻丝进行加热产生热能的,但是,使用电阻丝加热产生热能,效率较低,电热转换率不高,且在加热过程中较为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阻丝加热产生热能,效率较低,电热转换率不高,且在加热过程中较为缓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一种电磁加热板,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导热板、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上侧的电磁线圈,在所述电磁线圈和导热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电磁线圈接通中低频电流时,在所述导热板上产生涡流和磁滞。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为片状,呈螺旋状排布在所述隔热层远离导热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热板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在所述导热板和电磁线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栓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架远离电磁线圈一侧的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栓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架和电磁线圈之间的第二螺母、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上且位于所述导热板和所述隔热层之间的第三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穿过所述导热板、隔热层、以及电磁线圈的第二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栓上且位于导热板远离隔热层一侧的第一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栓上且位于导热板和隔热层之间的第二固定螺母。

进一步地,在所述电磁线圈靠近第一固定螺母的一侧设置有耐热压板;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耐热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在所述导热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为铁素体、马氏体材料、不锈钢与铁素体的复合材料、或不锈钢与马氏体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的电磁线圈、导热板,在使用时,向电磁线圈内部接入中低频电流,在导热板上产生涡流和磁滞,使得导热板内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相互碰撞摩擦从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通过该方式,可以实现在平板上进行加热,相比于传统的使用电阻丝加热方式,电热转换效率更好,转换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加热相比于传统的电阻丝加热更加迅速,热惯性更小,温度更加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板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板中突出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导热板;3、电磁线圈;4、隔热层;5、第一固定组件;51、第一螺栓;52、第一螺母;53、第二螺母;54、第三螺母;6、第二固定组件;61、第二螺栓;62、第一固定螺母;63、第二固定螺母;64、耐热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一种电磁加热板,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支撑架1、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导热板2、设置在导热板2上的电磁线圈3,在电磁线圈3和导热板2之间设置有隔热层4。电磁线圈3接通中低频电流时,在导热板2上产生涡流和磁滞。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向电磁线圈3通电,通过涡流和迟滞现象对导热板2进行加热,从而导热板2散发热量形成加热板。

导热板2为铁素体、马氏体材料、不锈钢与铁素体的复合材料、或不锈钢与马氏体复合材料制成。在使用时,该导热板2能够在涡流和迟滞现象下产生热量。

电磁线圈3为片状,呈螺旋状排布在隔热层4远离导热板2的一侧。且电磁线圈3在导热板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在导热板2和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5,在导热板2和电磁线圈3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6。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组件5和第二固定组件6,对导热板2、电磁线圈3进行加固。

第一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螺栓51、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51上且位于支撑架1远离电磁线圈3一侧的第一螺母52、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51上且位于支撑架1和电磁线圈3之间的第二螺母53、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51上且位于所述导热板2和所述隔热层4之间的第三螺母54。通过设置的第一螺栓51、第一螺母52、第二螺母53、第三螺母54,可以将导热板2与支撑架1之间进行定位。

第二固定组件6包括穿过导热板2、隔热层4、以及电磁线圈3的第二螺栓61、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栓61上且位于导热板2远离隔热层4一侧的第一固定螺母62、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栓61上且位于导热板2和隔热层4之间的第二固定螺母63通过设置的第二固定组件,使得隔热层4、电磁线圈3压紧在导热板2上,三者之间保持紧密接触。

在电磁线圈3靠近第一固定螺母62的一侧设置有耐热压板64;第二螺栓61穿过所述耐热压板64。其中,耐压板水平盖设在电磁线圈3的外侧,通过设置的耐热压板64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电磁线圈3更好的进行固定。

工作时,电磁线圈3接上磁熔电源,即连接中低频电流,在导热板2上产生涡流和磁滞,使得导热板2内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相互碰撞摩擦从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