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3373发布日期:2020-09-23 01:3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



背景技术:

控制箱适用开厂矿、企业、商场、宾馆、学校、机场、港口、医院、高层建筑、生活小区等场合,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为交流380v的低压电网系统中,作为动力、照明配电及电动机控制之用,适合室内挂墙、户外落地安装的配电设备,控制箱在工作时会产生很高的热量。

现有技术中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散热方式大多都是在主机机箱内部设置散热风扇进行散热,但是这样的散热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热量还是会长时间聚集在控制箱内,这样会对内部零件造成损坏,缩短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散热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两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抽气管道,所述箱体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抽气机,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抽气机的抽气端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顶端依次贯穿箱体和抽气管道且延伸至抽气管道的内部,所述抽气机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底座和冷却箱且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所述冷却箱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冷气管,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冷却箱底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冷却箱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和储水箱且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冷气管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顶端贯穿冷却箱且延伸至冷却箱的外部,所述输气管位于冷却箱外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阀门。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顶部贯穿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远离冷却箱的一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抽气管道的底部连通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的底端连通有出气斗。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开设有气孔,所述箱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和储水箱且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所述出水管位于箱体外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尘机,所述抽尘机的抽尘端连通有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的顶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尘箱,所述抽尘机的出尘端连通有第六导管,所述第六导管的底端贯穿集尘箱且延伸至集尘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箱体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通过启动抽气机将箱体内部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管抽出,在通过第二导管通入到冷却箱中,对热量进行冷却,当热气遇到充满冷气的冷气管时会冷凝出水,这样冷却后的一部分冷气通过第三导管重新导入到箱体对内部进行散热,另一部分冷凝成冷水的气体,通过进水管导入到储水箱中,进入到储水箱内的冷水通过储水箱顶部开设的气孔对箱体内部的热量进行一定的吸收,当散热完毕后打开第二阀门将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排出箱体,通过将箱体内部的热气抽出进行冷却处理,在将冷却后气体对控制箱内部的元器件进行冷却,保证了控制箱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有效的减少整个内部电路的损坏,通过热气冷凝成水对箱体内部进行散热,合理的对水资源进行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箱体,2、抽气管道,3、第一底座,4、支柱,5、抽气机,6、冷却箱,7、第一导管,8、第二导管,9、冷气管,10、储水箱,11、进水管,12、输气管,13、第一阀门,14、第三导管,15、第四导管,16、出气斗,17、气孔,18、出水管,19、第二阀门,20、第二底座,21、抽尘机,22、第五导管,23、第三底座,24、集尘箱,25、第六导管,26、控制板,27、散热风扇,28、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壁两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抽气管道2,所述箱体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3,所述第一底座3的顶部通过支柱4固定连接有抽气机5,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箱6,所述抽气机5的抽气端连通有第一导管7,所述第一导管7的顶端依次贯穿箱体1和抽气管道2且延伸至抽气管道2的内部,所述抽气机5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二导管8,所述第二导管8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底座3和冷却箱6且延伸至冷却箱6的内部,所述冷却箱6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冷气管9,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10,所述冷却箱6底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远离冷却箱6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1和储水箱10且延伸至储水箱10的内部,所述抽气机5需要外接电源,通过抽气管道2和第四导管15对内部的热气进行更好的吸收。

所述冷气管9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输气管12,所述输气管12的顶端贯穿冷却箱6且延伸至冷却箱6的外部,所述输气管12位于冷却箱6外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阀门13,所述通过输气管12可以很好的对冷气管9内部的冷气进行更换。

所述冷却箱6的顶部贯穿有第三导管14,所述第三导管14远离冷却箱6的一端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抽气管道2的底部连通有第四导管15,所述第四导管15的底端连通有出气斗16,所述抽气管道2的底部连通有若干个第四导管15,每个第四导管15的底端均连通有出气斗16。

所述储水箱10的顶部开设有气孔17,所述箱体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8,所述出水管18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1和储水箱10且延伸至储水箱10的内部,所述出水管18位于箱体1外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19,所述储水箱10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气孔17,通过气孔17的设置能够使得储水箱10内的水对箱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提高散热的效率。

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20,所述第二底座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尘机21,所述抽尘机21的抽尘端连通有第五导管22,所述第五导管22的顶端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抽尘机21需要外接电源。

所述箱体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底座23,所述第三底座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尘箱24,所述抽尘机21的出尘端连通有第六导管25,所述第六导管25的底端贯穿集尘箱24且延伸至集尘箱24的内部,抽尘机21将箱体1内部的灰尘抽取到集尘箱24内,使得灰尘处理更加方便。

所述箱体1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板26,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扇27,所述箱体1的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28,所述散热风扇27需要外接电源,通过散热风扇27能够保证内部气体的流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输气管12向冷气管9内输入冷气,输入完毕后关闭第一阀门13,通过启动抽气机5将箱体1内部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管7抽出,在通过第二导管8通入到冷却箱6中,对热量进行冷却,当热气遇到充满冷气的冷气管9时会冷凝出水,这样冷却后的一部分冷气通过第三导管14重新导入到箱体1对内部进行散热,另一部分冷凝成冷水的气体,通过进水管11导入到储水箱10中,进入到储水箱10内的冷水通过储水箱10顶部开设的气孔17对箱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一定的吸收,通过启动抽尘机21,抽尘机21通过第五导管22对箱体1内部的灰尘进行抽取,在通过第六导管25将灰尘导入到集尘箱24内进行收集,当散热完毕后打开第二阀门19将储水箱10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18排出箱体1。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散热机构的数控机床用控制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启动抽气机5将箱体1内部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管7抽出,在通过第二导管8通入到冷却箱6中,对热量进行冷却,当热气遇到充满冷气的冷气管9时会冷凝出水,这样冷却后的一部分冷气通过第三导管14重新导入到箱体1对内部进行散热,另一部分冷凝成冷水的气体,通过进水管11导入到储水箱10中,进入到储水箱10内的冷水通过储水箱10顶部开设的气孔17对箱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一定的吸收,当散热完毕后打开第二阀门19将储水箱10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18排出箱体1,通过将箱体1内部的热气抽出进行冷却处理,在将冷却后气体对控制箱内部的元器件进行冷却,保证了控制箱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有效的减少整个内部电路的损坏,通过热气冷凝成水对箱体1内部进行散热,合理的对水资源进行了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