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据中心机柜通风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机柜是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的独立式或自支撑的机壳,机柜一般配置门、可拆或不可拆的侧板和背板,机柜是电气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电气控制设备的载体,一般由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而成。
目前,现有大型的服务器机柜往往由于体积太大,导致散热效果较差,服务器机柜内部容易积存热量,长时间会导致服务器过热,服务器的运行速率会相应下降,且缩短整体的使用寿命,并且,现有的机柜内部电器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轻微的振动,然而振动不仅会对内部元件造成损伤,而且会因振动发出响声,形成噪音,影响周边的工作人员,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数据中心机柜通风散热装置对此来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机柜通风散热装置,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机柜内部散热效果差及内部电器元件工作产生的振动对其自身及周边带来一定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中心机柜通风散热装置,包括外机柜,所述外机柜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外机柜的内腔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内嵌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延伸出滑槽且安装有内机柜,所述内机柜的内腔从上至下均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的外壁从左至右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内机柜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外机柜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外机柜的内腔后侧装配有报警机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弹簧、立柱和底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内机柜的底端与所述外机柜的内腔底端,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在所述内机柜的底端,所述立柱的底端延伸进所述外机柜的内腔且设置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位置位于立柱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螺钉连接在所述外机柜的内腔底端,所述电机的上表面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圆杆的一端,且圆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外机柜的内腔顶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外机柜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圆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外壁安装有散热风扇。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顶端部分的外机柜与内机柜均呈格栅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报警器和偏心轮,所述报警器的后侧螺钉连接在所述外机柜的内腔后侧,所述偏心轮过盈配合在所述圆杆的外壁底端,所述报警器的前侧通过导线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前侧设置有压力弹簧的一端,且压力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均延伸进所述外机柜内腔左右两侧开设的滑轨内腔,所述连接座的前侧安装有半球体。
优选的,所述半球体与偏心轮之间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数据中心机柜通风散热装置,通过电机和圆杆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驱动散热风扇转动,进而可对其顶端安装的电器元件进行通风散热处理,通过通风孔可以将散热风扇转动产生的风吹向每层基板上安装的电器元件,保证每层基板上的电器元件通风散热效果显著,通过偏心轮、半球体、连接座和压力弹簧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可根据事先设定好施压时间的间隔来控制报警器是否进行报警处理,通过弹簧、立柱和底座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对内机柜起到减震目的,该装置散热效果明显,而且还设置有报警器,可在散热风扇因故障而停止转动时,触发警报,第一时间告知工作人员散热机构发生故障需要检修,并且,该装置还具有减震功能,避免安装在基板上的电器元件因自身的振动而受损及产生噪音,影响周边的工作人员,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机构俯视图。
图中:1、外机柜,2、过滤网,3、滑槽,4、滑块,5、内机柜,6、基板,7、通风孔,8、减震机构,81、弹簧,82、立柱,83、底座,9、散热机构,91、电机,92、圆杆,93、散热风扇,10、报警机构,101、报警器,102、压力传感器,103、压力弹簧,104、连接座,105、半球体,106、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中心机柜通风散热装置,包括外机柜1,外机柜1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2,通过过滤网2可以对外界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其进入外机柜1的内腔,外机柜1的内腔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腔内嵌有滑块4,滑块4的内侧延伸出滑槽3且安装有内机柜5,内机柜5的内腔从上至下均设置有基板6,电器元件可安装在基板6的顶端,基板6的外壁从左至右均开设有通风孔7,内机柜5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减震机构8,外机柜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散热机构9,外机柜1的内腔后侧装配有报警机构10。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减震机构8包括弹簧81、立柱82和底座83,弹簧81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6n/cm,弹簧81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弹簧81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内机柜5的底端与外机柜1的内腔底端,通过弹簧81可以有效地对内机柜5起到减振缓冲的作用,立柱82的顶端安装在内机柜5的底端,立柱82的底端延伸进外机柜1的内腔且设置有底座83。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弹簧81的位置位于立柱82的外侧,从而明确了弹簧81与立柱82之间的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散热机构9包括电机91,电机91的底端螺钉连接在外机柜1的内腔底端,电机91的上表面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圆杆92的一端,且圆杆9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外机柜1的内腔顶端,轴承的内环与外机柜1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圆杆92的顶端固定连接,圆杆92的外壁安装有散热风扇93,接通电机91的外接电源,开启电机91,电机91会通过圆杆92带动散热风扇93转动,散热风扇93转动产生的风会吹向安装在基板6上的电器元件,进而对其进行通风散热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散热风扇93顶端部分的外机柜1与内机柜5均呈格栅状设置,从而保证散热风扇93转动产生的风可经过设定好的通风路径吹向安装在基板6上的电器元件,进而对其进行通风散热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报警机构10包括报警器101和偏心轮106,报警器101的后侧螺钉连接在外机柜1的内腔后侧,偏心轮106过盈配合在圆杆92的外壁底端,报警器101的前侧通过导线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2,压力传感器102的前侧设置有压力弹簧103的一端,且压力弹簧103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104,连接座104的左右两侧均延伸进外机柜1内腔左右两侧开设的滑轨内腔,连接座104的前侧安装有半球体105,当电机91带动圆杆92转动时,过盈配合在圆杆92外壁上的偏心轮106会跟随其一起进行转动,在偏心轮106转动的过程中,偏心轮106会抵住半球体105,促使偏心轮106推动连接座104一起向后侧移动,连接座104会对压力弹簧103进行挤压,而挤压产生的压力会传递到压力传感器102上,压力传感器102可根据事先设定好施压时间的间隔来控制报警器101是否进行报警处理,进而可第一时间告知工作人员散热机构9是否发生故障。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半球体105与偏心轮106之间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从而明确了半球体105与偏心轮106之间的安装关系与位置关系。
本方案中所提到的电器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其型号仅为其中的一种,只要能达到本方案中所要达到的目的的电器元件均可以使用。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先接通电机91、报警器101和压力传感器102的外接电源,开启电机91、报警器101和压力传感器102,电机91会通过圆杆92驱动散热风扇93进行转动,散热风扇93转动产生的风会通过通风孔7吹向基板6顶端安装的电器元件,进而对其进行通风散热处理,向上吹动的风最终会通过过滤网2排出,过滤网2可以对外界的灰尘进行过滤,避免其进入外机柜1的内腔,影响内部电器元件的正常使用;当电机91带动圆杆92转动时,过盈配合在圆杆92外壁上的偏心轮106会跟随其一起进行转动,在偏心轮106转动的过程中,偏心轮106会抵住半球体105,促使偏心轮106推动连接座104一起向后侧移动,连接座104会对压力弹簧103进行挤压,而挤压产生的压力会传递到压力传感器102上,压力传感器102可根据事先设定好施压时间的间隔来控制报警器101是否进行报警处理,在散热风扇93发生故障停止转动时,圆杆92会停止抵住半球体105,当压力传感器102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感应到半球体105和连接座104对压力弹簧103挤压而产生的压力时,压力传感器102会触发报警器101,进而进行报警作业,即可第一时间告知工作人员散热机构9发生故障;当安装在基板6上的电器元件产生振动时,基板6和内机柜5会一同发生振动,而内机柜5底端安装的弹簧81会对产生的振动有效地进行减震处理,避免振动而损坏电器元件及振动产生噪音,影响周边的工作人员,该装置不仅散热效果显著,而且可在散热风扇93因故障而停止转动时,触发警报,第一时间告知工作人员散热机构9发生故障需要检修,并且,还具有减震功能,使用灵活,适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