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台及其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2692发布日期:2020-07-04 01:2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台及其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台及其墙体。



背景技术:

控制台主要用于监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中心等场所,用来管理设备,使设备整齐规划,方便管理和维护。

但由于功能需要,控制台上一般会安装较多的设备,需要布置多根弱电和强电线路,易导致线路混乱,管理和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台的墙体,能够较好的管理和线路。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台,能够较好的管理和线路,并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台的墙体,在其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墙体包括后墙体和前墙体,其中,后墙体包括后墙体框架、后弱电通道、后强电通道和后墙体门,后弱电通道设置在后墙体框架内的上部,其左右两端分别与后墙体框架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后强电通道设置在后墙体框架内的下部,其左右两端分别与后墙体框架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后墙体门设置在后墙体框架的后侧;前墙体包括前墙体框架和前墙体门,前墙体门设置在前墙体框架的前侧;前墙体的后侧与后墙体的前侧连接,形成一容纳腔。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前墙体内设有一前强电通道,前强电通道位于前强墙体的下端,其左右两端分别与前墙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后弱电通道和后强电通道为u形通道;和/或

前强电通道为u形通道。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前强电通道和后强电通道平行等高设置,在前强电通道和后强电通道的上侧设有盖板。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二至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前强电通道、后弱电通道和/或后强电通道上均设有多个扎线孔。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后墙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多个过线孔以及用于安装电源面板的安装孔。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前墙体门为提拉门;和/或

后墙体门为阻尼门。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七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前墙体的高度低于后墙体。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台,可以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的墙体,在墙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边支撑脚,在两个边支撑脚的上侧设有台面,台面的后侧与墙体连接。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控制台,可以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的墙体,每相邻的两个墙体之间设有一公共支撑脚,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墙体的外侧各设有一个边支撑脚,在公共支撑脚和边支撑脚的上侧设有台面,台面的后侧与墙体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控制台的墙体,包括前墙体和后墙体,前墙体和后墙体连接形成一拓宽的容纳腔,方便设备放置收纳,并且在墙体内设置有后弱电通道和后强电通道,能够方便的收纳管理线路,并与容纳腔配合,使放置在墙体内的设备无论是弱电连接还是强电连接基本不用将线引出控制台外,使墙体的周边整洁有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台,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墙体与边支撑脚以及台面之间实现模块化组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本发明附图仅仅为说明目的提供,图中各部件的比例与数量不一定与实际产品一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墙体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前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墙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控制台去掉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一种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一种控制台去掉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一种公共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

11:后墙体;111:后墙体上侧板;112:后墙体左侧板;113:后墙体右侧板;114:后墙体门;115:装饰板;116:后弱电通道;117:后强电通道;

12:前墙体;121:前墙体上侧板;122:前墙体左侧板;123:前墙体右侧板;124:前墙体门;125:前强电通道;

2:边支撑脚;3:台面;4:挂壁型材;5:公共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控制台的墙体1包括后墙体11和前墙体12,其中后墙体11主体为后墙体框架,后墙体框架,该后墙体框架至少包括后墙体上侧板111、后墙体左侧板112和后墙体右侧板113,后墙体左侧板112和后墙体右侧板113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位于后墙体上侧板111的两侧。后墙体框架内上部设有后弱电通道116,下部设有后强电通道117,后弱电通道116和后强电通道11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墙体左侧板112和后墙体右侧板113连接固定,在后墙体框架的下侧可以设置后墙体框架的下侧板,也可以将后强电通道117设置在后墙体框架内的最下部,在收纳线路的同时,可以同时充当后墙体框架下侧板(参见图2)。在后墙体框架的后侧设有后墙体门114,方便从墙体1的后侧开门维护和管理控制台内的设备。在后墙体门的上内里设有与后墙体框架连接的装饰板。

前墙体12的主体为前墙体框架,该前墙体框架至少包括前墙体上侧板121、前墙体左侧板122和前墙体右侧板123,前墙体左侧板122和前墙体右侧板123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位于前墙体上侧板121的两侧。在前墙体框架的下侧可以设置一前墙体下侧板,也可以设置一前强电通道125,由该前强电通道125可以同时当作前墙体框架下侧板(参见图3)。前墙体框架的前侧设有前墙体门124,方便从墙体1的前侧开门维护和管理控制台内的设备。

前墙体12的后侧与后墙体11的前侧连接,由于前墙体12的后侧无封板,后墙体11的前侧无封板,因此,前墙体和后墙体之间形成一拓宽的容纳腔,用于放置各种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台的墙体1,其通过前墙体12与后墙体11组合的方式形成一拓宽容纳腔,方便设备放置收纳,并且在墙体1内设置有后弱电通道116和后强电通道117,能够方便的收纳管理线路,并与容纳腔配合,使放置在墙体1内的设备无论是弱电连接还是强电连接基本不用将线引出控制台外,使墙体的周边整洁有序。

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后弱电通道116、后强电通道117和前强电通道125中任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者三个通道为u形通道,这里的u形通道是指横截面为u形近似u形的通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横截面近似u形是指u形可以有一些变形,例如u形通道的两侧和任一侧可以有一些翻边结构。

参见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后弱电通道116、后强电通道117和前强电通道125中任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者三个通道上设有多个扎线孔,多个扎线孔沿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以用于通过绑扎线,方便进行线路固定。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前墙体12和后墙体11连接固定后,前强电通道125和后强电通道117平行等高设置,方便在前强电通道125和后强电通道117上放置设备。更优选地,在前强电通道125和后强电通道117上各设有一盖板(图中未示出),两个盖板形成平整的支撑板结构。

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在容纳腔内设置一支撑板。

参见图1、图2和图4所示,后墙体左侧板112和后墙体右侧板113上均设有多个过线孔以及用于安装电源面板的安装孔。可以将电源面板安装在后墙体左侧板112和/或后墙体右侧板113上,用电设备的可以直接从设置在墙体1上的电源面板上取电,避免将设备的电源线伸出控制台,能够有效保持控制台的线路管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墙体左侧板112和后墙体右侧板113上均设有连接孔,用于多个墙体1之间的连接,或者墙体1与边支撑脚连接,方便模块化安装。

为了方便在控制台的台面下侧安装键盘、鼠标等设备,并从墙体1内引键盘、鼠标所需要的线路,参见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前墙体12的高度低于后墙体11,使前墙体12和后墙体11形成台阶结构,方便从后墙体11处引出线路,也方使键盘托架等设备。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后墙体门114为具有阻尼效果的阻尼门,阻尼门可以通过安装阻尼铰链或者闭门器等装置实现。

前墙体门124为提拉门,该提拉门是通过向上提拉的方式开门,其实现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在前墙体框架的下部设有孔槽,提拉门的下部设有至少两个倒l型卡件,安装提拉门时,将倒l型卡件对准孔槽,使倒l型卡件伸入孔槽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提拉门完全固定,需要打开时,向上提拉即可使提位门从孔槽内脱离,从而打开前墙体门124。该实施方式中的墙体从前后均可打开墙体1,方便安放和维护墙体1内的设备。优选地,提拉门上设把手。

优选地,前墙体框架、后墙体框架、前墙体门和/或后墙体门上设有散热孔。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控制台,该控制台包括墙体1和设置在墙体1两侧的边支撑脚2,在两个边支撑脚2上架设有台面3,该台面3的后侧与墙体1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台的墙体1可以为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任一种墙体。使本实施例的控制台不仅具有墙体1相应的优点,并且墙体1与边支撑脚2以及台面3之间实现模块化组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参见图5和图6所示,根据需要可以在后墙体11的上侧设置挂壁型材4。

需要说明的是,边支撑脚2可以采用现的有支撑脚结构、柜体结构等常用的支撑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边支撑脚2与墙体1有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现有连接方式,例如,直接螺钉连接或者通过l型连接件及螺钉配合连接等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台面3与边支撑脚2及墙体1的连接,也可以采用现有连接方式,例如直接螺钉连接或者通过l型连接件及螺钉配合连接等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三

参见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控制台,该控制台包括多个墙体1,每相邻的两个墙体1之间设有一公共支撑脚5,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墙体1的外侧各设有一个边支撑脚2,在公共支撑脚5和边支撑脚2的上侧设有台面3,台面3的后侧与墙体1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台的墙体1可以为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任一种墙体。

在具体地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墙体,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墙体1,多个墙体1之间可以沿直线排列,也可以呈圆弧形排列,在此不作限定。

参见图8和图9所示,相邻墙体1之间的公共支撑脚5同时相邻的两个墙体1连接,其一般包括竖向的下支撑部和以及与下支撑部垂直的上支撑部,用于与台面3连接,加强台面3的支撑。

在多个墙体1之间呈圆弧排列的实施方式中,公共支撑脚5的下支撑部的两侧(与相邻墙体连接的侧边)具有斜度,使配合两个相邻墙体之间的角度。

本实施例的控制台不仅具有实施例一中所述墙体1相应的优点,并且墙体1与边支撑脚2以及台面3之间实现模块化组装,结构简单、组装和拓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公共支撑脚5可以是图8和图9所示的结构,也可以是边支撑脚2的结构,也可能是现有其他的支撑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不存在方案冲突的情况下,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