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6348发布日期:2020-12-22 14:0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点亮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点亮状态的点亮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控制点亮状态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223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392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向发光元件施加的电压下降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量减少。因此,有时难以视觉辨识发光元件的点亮状态。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因向发光电路施加的电压下降引起的向发光元件施加的电压的下降来抑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量的减少的点亮控制电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分流电阻元件,其与所述发光元件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以及控制电路,其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经由所述第一分流电阻元件的第一电流路径设为导通状态,在所述电位差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电流路径设为非导通状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能够通过抑制因向发光电路施加的电压下降引起的向发光元件施加的电压的下降来抑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量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电源vin的电位为150v以上的情况下的主要的电流路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电源vin的电位小于150v的情况下的主要的电流路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比较例中的以往类型的点亮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电源vin的电位与发光元件的光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7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电源vin的电位与发光元件的光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得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经过)

在欧洲等一般使用的书本型伺服放大器中,在构造上,电流路径的一部分暴露在外部。因此,在电路的内部电压为对人体而言危险的电压即危险电压以上的情况下,发光元件通过发光来进行警告显示。已知在以电源电压400v利用此种书本型伺服放大器的情况下,当电路的内部电压下降到危险电压阈值附近时,发光元件的光量大幅下降,难以视觉辨识发光元件的点亮状态。

因此,发明者进行反复研究的目的是,即使在上述书本型伺服放大器中电路的内部电压下降也能够抑制发光元件的光量大幅下降。其结果,发明者想到了下述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分流电阻元件,其与所述发光元件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以及控制电路,其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经由所述第一分流电阻元件的第一电流路径设为导通状态,在所述电位差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电流路径设为非导通状态。

在上述点亮控制电路中,当向发光元件施加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时,第一电流路径从导通状态变化成非导通状态。因此,与第一电流路径为导通状态的情况相比,流过发光元件的电流量增加。如此,根据上述点亮控制电路,能够通过抑制因向发光电路施加的电压下降引起的向发光元件施加的电压的下降来抑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量的减少。

另外,也可以设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其检测所述电位差;以及第一开关,其与所述第一分流电阻元件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流路径上,在导通的第一状态和不导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检测电路在所述电位差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开关设为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电位差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开关设为所述第二状态

另外,也可以设为,还具备第二分流电阻元件,所述第二分流电阻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一分流电阻元件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电位差比与所述第一阈值不同的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经由所述第二分流电阻的第二电流路径设为导通状态,在所述电位差比所述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电流路径设为非导通状态

另外,也可以设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其检测所述电位差;第一开关,其与所述第一分流电阻元件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流路径上,在导通的第一状态和不导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以及第二开关,其与所述第二分流电阻元件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上,在导通的第三状态和不导通的第四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检测电路在所述电位差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开关设为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电位差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开关设为所述第二状态,在所述电位差比所述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开关设为所述第三状态,在所述电位差比所述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开关设为所述第四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的具体例。在此示出的实施方式均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具体例。因而,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和连接方式、以及步骤(工序)和步骤的顺序等为一例,并不限定本公开。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是能够任意附加的构成要素。另外,各图是示意图,不一定严密地进行了图示。

(实施方式1)

下面,对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的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1所示,点亮控制电路1包括发光元件10、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控制电路30以及限流电阻元件210~限流电阻元件230。此外,在此,将点亮控制电路1设为包括限流电阻元件210~限流电阻元件230的结构来进行说明,但限流电阻元件210~限流电阻元件230不一定设置于点亮控制电路1中。例如,限流电阻元件210~限流电阻元件230也可以设置于点亮控制电路1的外部电路。

发光元件10具有第一端子70和第二端子80,根据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流过的电流量,以电流量越多则光量越多的方式发光。作为一例,发光元件10通过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来实现。

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与发光元件10并联连接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代表性的是,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是电阻值为数kω~数十kω的电阻元件。

控制电路30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的第一电流路径设为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小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的第一电流路径设为非导通状态。

如图1所示,控制电路30包括检测电路40和第一开关50。

第一开关50是在导通的第一状态和不导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开关,与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串联连接在第一电流路径上。

检测电路40检测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而且,检测电路40在检测到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50设为第一状态,在检测到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小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50设为第二状态。

限流电阻元件210~限流电阻元件230串联连接在电源vin与第一端子70之间。代表性的是,限流电阻元件210~限流电阻元件230是电阻值为数百kω的电阻元件。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点亮控制电路1的动作进行说明。

下面设为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150v的情况下,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成为第一阈值。另外,下面设为以下情况进行说明:检测电路40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为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50设为第一状态(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50设为第二状态(非导通状态)。

图2是示出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150v以上的情况下电流在电源vin与接地gnd之间的主要的电流路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小于150v的情况下电流在电源vin与接地gnd之间的主要的电流路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比较例中的以往类型的点亮控制电路1000的结构的电路图,该以往类型的点亮控制电路1000构成为从点亮控制电路1中删除了控制电路30和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并且将限流电阻元件210~限流电阻元件230分别变换成限流电阻元件211~限流电阻元件231。

在点亮控制电路1中,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150v以上的情况下,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成为第一阈值以上,因此第一开关50成为导通状态。因此,如图2所示,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主要的电流分流到流经第一开关50和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的电流路径(即,第一电流路径)以及流经发光元件10的电流路径。

在点亮控制电路1中,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小于150v的情况下,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第一阈值,因此第一开关50成为非导通状态。因此,如图3所示,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主要的电流不分流到流经第一开关50和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的电流路径(即,第一电流路径),仅流到流经发光元件10的电流路径。

因而,在从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150v以上的状态转变成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小于150v的状态的情况下,与转变前的状态相比,在转变后的状态下,流过发光元件10的电流量增加。即,与转变前的状态相比,在转变后的状态下,发光元件10的光量增加。

与此相对,在比较例中的以往类型的点亮控制电路1000中,无论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如何,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主要的电流均仅流过流经发光元件10的电流路径。因此,伴随着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的下降,流过发光元件10的电流量单调减少。即,在点亮控制电路1000中,伴随着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的下降,发光元件10的光量单调减少。

图5是示出点亮控制电路1和点亮控制电路1000中的、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与发光元件10的光量的关系的图表。

如图5所示,在以往类型的点亮控制电路1000(对应图5中的“无控制电路”)中,伴随着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的下降,发光元件10的光量单调减少,当电源vin对于接地gnd的电位降到100v时,发光元件10的光量低于视觉辨识基准值。

与此相对,在点亮控制电路1(对应于图5中的“有控制电路”)中,伴随着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的下降,与点亮控制电路1000相同地,发光元件10的光量单调减少,直到降到150v。另一方面,当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降到150v时,流过发光元件10的电流量暂时增加。因此,发光元件10的光量暂时增加。而且,发光元件10的光量继续维持超过视觉辨识基准值的值直到50v附近。

如此,相对于以往类型的点亮控制电路1000,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能够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成为更低的电位之前将发光元件10的光量维持在视觉辨识基准值以上。

即,根据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由于因向发光电路施加的电压下降引起的向发光元件10施加的电压的下降而使得从动发光元件10射出的光量减少。

(实施方式2)

下面,对变更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的一部分结构所得到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a的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6所示,点亮控制电路1a包括控制电路30a,以取代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中的控制电路30,还包括n(n为2以上的整数。其中,在图6中图示了n为3以上的情况)个分流电阻元件,以取代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在此,以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a、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b、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这三个分流电阻元件为代表来说明n个分流电阻元件。此外,在图6中,图示为n为3以上,但n也可以为2。在n为2的情况下,点亮控制电路1a构成为不包括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第n开关50n(后述)。

下面,关于点亮控制电路1a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a与发光元件10并联连接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b与发光元件10及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a并联连接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与发光元件10、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a以及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b并联连接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代表性的是,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a、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b、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分别是电阻值为数kω~数十kω的电阻元件。

控制电路30a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a的第一电流路径设为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小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a的第一电流路径设为非导通状态。另外,控制电路30a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与第一阈值不同的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b的第二电流路径设为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b的第二电流路径设为非导通状态。另外,控制电路30a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与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不同的第n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的第n电流路径设为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第n阈值小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的第n电流路径设为非导通状态。

如图6所示,控制电路30a包括检测电路40a和n个开关。在此,与n个分流电阻元件的情况相同地,以第一开关50a、第二开关50b、第n开关50n这三个开关为代表来说明n个开关。

第一开关50a是在导通的第一状态和不导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开关,与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a串联连接在第一电流路径上。

第二开关50b是在导通的第三状态和不导通的第四状态之间切换的开关,与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b串联连接在第二电流路径上。

第n开关50n是在导通的第五状态和不导通的第六状态之间切换的开关,与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串联连接在第n电流路径上。

检测电路40a检测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而且,检测电路40a在检测到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50a设为第一状态,在检测到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小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50a设为第二状态,在检测到的电位差比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二开关50b设为第三状态,在检测到的电位差比第二阈值小的情况下,将第二开关50b设为第四状态,在检测到的电位差比第n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n开关50n设为第五状态,在检测到的电位差比第n阈值小的情况下,将第n开关50n设为第六状态。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点亮控制电路1a的动作进行说明。

下面设为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300v、200v、100v的情况下,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分别成为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n阈值。另外,下面设为以下情况进行说明:检测电路40a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为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50a设为第一状态(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50a设为第二状态(非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为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第二开关50b设为第三状态(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二开关50b设为第四状态(非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为第n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第n开关50n设为第五状态(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第n阈值的情况下,将第n开关50n设为第六状态(非导通状态)。

在点亮控制电路1a中,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300v以上的情况下,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成为第一阈值以上、第二阈值以上、第n阈值以上,因此第一开关50a、第二开关50b、第n开关50n成为导通状态。因此,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主要的电流分流到流经第一开关50a和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a的电流路径(即,第一电流路径)、流经第二开关50b和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b的电流路径(即,第二电流路径)、流经第n开关50n和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的电流路径(即,第n电流路径)以及流经发光元件10的电流路径这四个电流路径。

在点亮控制电路1a中,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200v以上且小于300v的情况下,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第一阈值且为第二阈值以上、第n阈值以上,因此第一开关50a成为非导通状态,第二开关50b、第n开关50n成为导通状态。因此,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主要的电流分流到流经第二开关50b和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b的电流路径(即,第二电流路径)、流经第n开关50n和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的电流路径(即,第n电流路径)以及流经发光元件10的电流路径这三个电流路径。

因而,在从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300v以上的状态转变成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小于300v的状态的情况下,与转变前的状态相比,在转变后的状态下,流过发光元件10的电流量增加。即,与转变前的状态相比,在转变后的状态下,发光元件10的光量增加。

在点亮控制电路1a中,在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100v以上且小于200v的情况下,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且为第n阈值以上,因此第一开关50a、第二开关50b成为非导通状态,第n开关50n成为导通状态。因此,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主要的电流分流到流经第n开关50n和第n分流电阻元件20n的电流路径(即,第n电流路径)和流经发光元件10的电流路径这两个电流路径。

因而,在从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为200v以上的状态转变为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小于200v的状态的情况下,与转变前的状态相比,在转变后的状态下,流过发光元件10的电流量增加。即,与转变前的状态相比,在转变后的状态下,发光元件10的光量增加。

图7是示出点亮控制电路1a和比较例中的以往类型的点亮控制电路1000(参照实施方式1的图5等。)中的、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与发光元件10的光量的关系的图表。

如图7所示,在以往类型的点亮控制电路1000(对应于图7中的“无控制电路”)中,也如实施方式1说明的那样,伴随着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的下降,发光元件10的光量单调减少,当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降到100v时,发光元件10的光量低于视觉辨识基准值。

与此相对,在点亮控制电路1a(对应于图7中的“有控制电路”)中,伴随着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的下降,与点亮控制电路1000相同地,发光元件10的光量在单调减少,直到降到300v。另一方面,当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降到300v时,流过发光元件10的电流量暂时增加。因此,发光元件10的光量暂时增加。并且,当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下降到200v时,流过发光元件10的电流量再次暂时增加。因此,发光元件10的光量再次暂时增加。并且,当电源vin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下降到100v时,流过发光元件10的电流量再次暂时增加。因此,发光元件10的光量再次暂时增加。而且,发光元件10的光量继续维持超过视觉辨识基准值的值直到50v附近。

如此,相对于以往类型的点亮控制电路1000,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a能够在电源vin的相对于接地gnd的电位成为更低的电位之前发光元件10的光量维持在视觉辨识基准值以上。

即,根据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a,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由于因向发光电路施加的电压下降引起的向发光元件10施加的电压的下降而使得从发光元件10射出的光量减少。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对本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出的各种变形所得的方式以及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成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下面,列出本公开中的另外的变形例。

(1)在实施方式1中,设控制电路30构成为包括第一开关50和检测电路40来进行了说明。然而,控制电路30能够实现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功能相同的功能即可,无需限定于通过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电路结构来实现的例子,可以通过任意的电路结构来实现。

作为本公开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的另一例,下面例示构成为包括与控制电路30不同的电路结构的控制电路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

图8是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b的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8所示,点亮控制电路1b包括控制电路30b,以取代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的控制电路30。

而且,控制电路30b包括控制晶体管410、第一控制电阻元件420以及第二控制电阻元件430。

控制电路30b将第一控制电阻元件420的电阻值和第二控制电阻元件430的电阻值设为适当的值,由此能够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的第一电流路径设为导通状态,在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电位差比第一阈值小的情况下,将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80之间的、经由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的第一电流路径设为非导通状态。

(2)本公开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构成为,其至少一部分构成要素可以包括与其它电路共同利用的共用元件。

作为本公开所涉及的传送控制电路的另一例,下面例示构成为其一部分构成要素包括与其它电路共同利用的共用元件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

图9是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c的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9所示,点亮控制电路1c包括第一平衡电阻元件260第和二平衡电阻元件270,以取代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点亮控制电路1的限流电阻元件210~电源限制电阻元件230。

在利用与点亮控制电路1c共同的电源及接地来作为电源vin及接地gnd的电源平滑电路(其整体电路像未图示。)中,第一平衡电阻元件260及第二平衡电阻元件270还被利用为与平滑用电容器310及平滑用电容器320共同使用的平衡电阻元件。

如此,点亮控制电路1c构成为包括与作为其它电路的电源平滑电路共同利用的共用元件即第一平衡电阻元件260及第二平衡电阻元件270,由此能够实现点亮控制电路1c和电源平滑电路中的总元件数的减少。因此,能够实现包括点亮控制电路1c和电源平滑电路的装置得小型化、低成本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利用于控制点亮状态的点亮控制电路。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点亮控制电路;10:发光元件;20、20a:第一分流电阻元件;20b:第二分流电阻元件;20n:第n分流电阻元件;30、30a、30b:控制电路;40、40a:探测电路;50、50a:第一开关;50b:第二开关;50n:第n开关;70:第一端子;80:第二端子;210、211、220、221、230、231:限流电阻元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