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nr(the5thgenerationmobilenewradio,5g新空口通信)系统中,极化码(polarcode)由arikane.arikan提出,“信道极化:用于构造对称二进制输入无记忆信道的容量实现代码的方法”(ieeetrans.oninf.theory,第55卷,第3051-3073页)。极化码可以渐近地实现代码长度增加的二进制输入对称无记忆信道的容量,主要的特点是信道极化,即随着编码比特(比特)数的增加,使二进制输入对称无记忆信道的一部分子信道的信道容量趋近于1的无误码信道,另一部分子信道趋向于容量接近于0的纯噪声信道。在信道容量为1的信道直接传输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
现有的极化码译码方法一般是通过scl算法(successivecancellationlist,串行抵消列信息译码)为长度为n的编码数据计算最佳译码路径进行译码。通过为长度为n的编码数据构建n层二叉码树,每层的节点数为二的n次方,从码树根节点开始逐层向叶子节点层进行路径搜索,在每个节点处选择转移概率最大的l条候选路径,分别计算候选路径的度量值,经比较后确定度量值最小的路径为最佳的译码路径。
而在实际译码过程中,编码信息长度是可变的,每次译码操作都需要计算对应的译码路径。但随着编码数据长度n的增加,由编码数据所构建的n层二叉码树的节点数也会呈二的n次方数增加,因而导致计算最佳译码路径的时间增加,译码效率降低,进而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基站的信息处理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以确定控制信息比特流中的每个比特位置的类型,提高译码效率,保证基站信息处理过程的正常运行。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用于保证上述方法的实现及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译码端接收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由编码端在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前发送,所述通知消息包括编码信息中各字段的比特长度信息,所述编码信息由所述编码端对所述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得到;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从预置集合中选择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相等的可靠性索引信息;根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其中,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用于所述译码端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可选地,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预设发送码率,确定接收到的编码信息比特长度;依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n个可靠性值,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包括n个比特位置索引值,所述依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步骤,包括: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小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删除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的q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以及删除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q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q为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在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w为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e个可靠性值,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包括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和奇偶校验码字段,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e个可靠性值对应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按可靠性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和奇偶校验码的比特长度的第一和值y;
提取所述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高的y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译码端还包括编码信息的行重索引信息,所述奇偶校验码字段包括第一类校验码字段和第二类校验码字段,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步骤,包括:依据所述行重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比特位字段为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比特位字段为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从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删除所述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所述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按比特位对删除所述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所述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后的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比特位置索引值相同的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包括多个,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步骤,包括:
针对一个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的第二和值;计算所述第二和值与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间的第一差值;计算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0,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e个可靠性值,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包括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e个可靠性值对应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按照可靠性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的第三和值s;提取所述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高的s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译码端还包括编码信息的交织乱序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步骤,包括:按比特位置顺序对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五比特位置索引信息;采用所述交织乱序信息对所述第五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相同的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包括多个,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步骤,包括:针对一个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三和值s与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间的第三差值;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三差值的第四差值;若所述第四差值小于0,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编码端发送的所述编码信息;
采用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通知消息接收模块,用于译码端接收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由编码端在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前发送,所述通知消息包括编码信息中各字段的比特长度信息,所述编码信息由所述编码端对所述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得到;比特长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可靠性索引信息选择模块,用于从预置集合中选择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相等的可靠性索引信息;字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其中,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用于所述译码端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可选地,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所述字段确定模块包括: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字段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子模块包括:比特长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预设发送码率,确定待接收的编码信息比特长度;第二可靠性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n个可靠性值,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包括n个比特位置索引值,所述第二可靠性生成单元包括: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小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删除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的q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位置索引删除子单元,用于删除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q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q为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第二生成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在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位置索引添加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w为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e个可靠性值,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包括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和奇偶校验码字段,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单元包括:第三位置索引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e个可靠性值对应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按可靠性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第一和值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和奇偶校验码的比特长度三者的第一和值y;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子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可靠性最高的y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译码端还包括编码信息的行重索引信息,所述奇偶校验码字段包括第一类校验码字段和第二类校验码字段,所述字段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一位置索引值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行重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比特位字段为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第二位置索引值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行重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比特位字段为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位置索引值删除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删除所述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所述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第四位置索引生成单元,用于按比特位对删除所述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所述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后的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第一目标位置索引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比特位置索引值相同的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第一字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字段确定单元包括:第一位置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一个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第二和值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的第二和值;第一差值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和值与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间的第一差值;第二差值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第一字段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0,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第二字段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e个可靠性值,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包括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单元包括:第三位置索引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e个可靠性值对应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按照可靠性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第三和值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的第三和值s;第二位置索引信息生成子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高的s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译码端还包括编码信息的交织乱序信息,所述字段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五位置索引生成单元,用于按比特位置顺序对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五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第六位置索引生成单元,用于采用所述交织乱序信息对所述第五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第二目标位置索引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相同的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第二字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字段确定单元包括: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一个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第三差值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三和值与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间的第三差值;第四差值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三差值的第四差值;第三字段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四差值小于0,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第四字段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编码端发送的所述编码信息;
译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译码端接收编码端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之前发送的通知消息,然后依据通知消息从预置集合中选择对应编码信息比特长度的可靠性索引信息,并根据确定的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进而在后续译码端接收到编码端发送的编码信息后,能够根据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快速找到最佳译码路径,从而降低了计算最佳译码路径的时间,提高译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可选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译码端接收通知消息。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由编码端在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前发送,所述通知消息包括编码信息中各字段的比特长度信息,所述编码信息由所述编码端对所述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得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编码端在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之前,可以预先确定待编码信息;以及确定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编码信息后,确定编码信息中的各字段比特长度;然后可以依据所述编码信息中各字段的比特长度,生成包括各字段比特长度的通知消息;并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到译码端。
步骤102,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译码端预先设置了多个预设比特长度,然后可以依据所述通知消息中的各字段比特长度以及多个预设比特长度,确定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将各字段比特长度之和与预设比特长度进行比较;选择与各字段比特长度之和最为接近的预设比特长度,作为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在此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以ploar编码上行控制信息为例,在5gnr(the5thgenerationmobilenewradio,5g新空口通信)协议中将上行控制信息编码后的比特长度n限制为2的整数次幂,因此可以预先确定比特长度为32位、64位、128位、512位和1024位。而对于其他待编码信息,例如下行控制信息或广播信息,由于最大的比特长度只是512位,因此可以复用uci信息预先确定比特长度。
步骤103,从预置集合中选择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相等的可靠性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译码端可以根据预先生成的多个预设比特长度,生成对应的可靠性索引信息;然后依据针对每个不同的比特长度的可靠性索引信息,生成预置集合。所述可靠性值可以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无障碍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可以将其量化为可靠性值。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可靠性值可以以误码率的方式来衡量;其中,所述误码率可以表示在编译码过程中编码数据的错误编译码数量占总编译码数量的比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靠性索引信息可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步骤104,根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其中,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用于所述译码端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译码端通常根据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进行译码;因此在确定可靠性索引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进而在接收到编码端发送的编码信息后,可以依据上述确定的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对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译码端接收编码端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之前发送的通知消息,然后依据通知消息从预置集合中选择对应编码信息比特长度的可靠性索引信息,并根据确定的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进而在后续译码端接收到编码端发送的编码信息后,能够根据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快速找到最佳译码路径,从而降低了计算最佳译码路径的时间,提高译码效率。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201-206:
步骤201,译码端接收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由编码端在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前发送,所述通知消息包括编码信息中各字段的比特长度信息,所述编码信息由所述编码端对所述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得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待编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上行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或广播信息(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bch)。当然,所述待编码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控制信息,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制。若是uci,则各字段可以包括奇偶校验码字段、编码信息码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若是dci或pbch,则所述各字段可以包括编码信息码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上行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指的是用于向基站请求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的信息。
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指的是用于传输上下行调度信息、上行功率控制指示等的信息。
广播信息(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bch)指的是用于承载小区id等系统信息,在小区搜索过程中广播的信息。
奇偶校验码指的是一种通过增加冗余位使得码字中"1"的个数恒为奇数或偶数的纠错码。
循环冗余校验码指的是通过某种数学运算实现有效信息和校验位之间的循环校验。将需要传送的信息表示为一个多项式,用所述多项式除以一个预先确定的多项式g(x),得到的余式就是所需的循环冗余校验码。
可选地,所述译码端和编码端可以为终端系统或基站系统,所述终端系统可以包括移动设备、电脑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步骤202,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
步骤203,从预置集合中选择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相等的可靠性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2-203与步骤102-1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上述步骤104中所述根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04-205:
步骤204,根据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译码端可以通过遍历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与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提取可靠性值最高的多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后,对并进行排序,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排序方法可以为快速排序法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快速排序法指的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可以包括多个可靠性值,其中,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的数量,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位数量相同;其中,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位数量也就是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为了便于后续说明,可以采用n表示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可以包括多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比特位置索引值的数量,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位数量相同。为了便于后续说明,可以采用n表示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比特位置索引值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的n个可靠性值可以依据比特位排序,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n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可以依据可靠性值排序。所述比特位顺序可以为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所述可靠性值顺序可以为可靠性值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步骤204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2041-2043:
子步骤2041,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预设发送码率,确定接收到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
子步骤2042,依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
子步骤2043,根据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编码端在编码操作完成后,还可以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码率匹配过程;然后将码率匹配后的编码信息发送至译码端,进而译码端所需译码的编码信息为待接收的码率匹配后的编码信息(后续称为待接收的编码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对比特长度为n的编码信息进行重复或者打孔、截短等操作实现码率匹配,得到对应的待接收的编码信息;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可以采用e表示。所述重复指的是对编码信息的某段比特进行重复编码;所述打孔指的是对编码信息的某个比特进行删除;所述截短指的是对编码信息的某段连续比特进行删除。
其中,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e可以根据码率匹配对应的预设发送码率和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n确定;所述预设发送码率可以预先设置,具体数值可以按照需求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n和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e可能不同;译码端可以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n和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e的大小关系,在长度为n的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删除或添加部分可靠性值,生成长度为e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相应地在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删除或添加部分比特位置索引值,再根据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与删除或添加部分比特位置索引值的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对应关系,提取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可靠性最高的e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对所述e个比特位置索引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子步骤2042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20421-20423:
子步骤20421,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小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删除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的q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以及删除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q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q为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e小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n时,说明此时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间相差q个比特长度。对于本次译码而言,这q个比特位是无效比特位;而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包括n个可靠性值,为使可靠性值与待编码信息的比特位数量相等以便于后续确定各比特位对应字段,所述译码端可以通过删除q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相应地从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删除q个比特位置索引值。
可选地,子步骤20421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s1-s4:
子步骤s1,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的第四和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确定所述待编码信息码与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总长度,可以根据通知消息中的编码信息的各字段长度信息获取到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通过将第四和值确定为所述待编码信息码与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总长度。
子步骤s2,判断所述第四和值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在编码数据的n个比特中,最终只有e个比特是有效的。为保证能够提取到e个有效的可靠性值,可以根据5gnr物理层协议设定预设阈值,并将所述预设阈值与所述第四和值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的比值进行比较,以确定e个有效的可靠性值的位置。
子步骤s3,若所述第四和值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删除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低的q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
子步骤s4,若所述第四和值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删除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高的q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polar编码为例,可以将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7/16,当所述第四和值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e的比值大于7/16时,可以将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低的q个可靠性值进行删除,生成数量为e的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而当所述第四和值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7/16时,可以将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高的q个可靠性值进行删除,生成数量为e的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
子步骤20422,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在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w为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e大于或等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n时,说明待接收的编码信息多出来的w个比特位是再次从头开始重复传输的比特位,对于本次译码而言也是无效比特位。为保证能准确地确定每个比特位对应的字段,可以在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可靠性值,以此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为保证可靠性值与比特位置索引值数量相等,相应地从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添加w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w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可以为比特位置排序最小的w个比特位置索引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e个可靠性值,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包括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和奇偶校验码字段,子步骤2043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20431-20433:
子步骤20431,将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e个可靠性值对应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按可靠性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比特位置索引值与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可靠性值的对应关系,从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确定e个比特位置索引值,通过对e个比特位置索引值按可靠性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排序方法可以选择快速排序法。
子步骤20432,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和奇偶校验码的比特长度三者的第一和值y;
子步骤20433,提取所述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高的y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待编码信息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占用整个传输比特种的可靠性值最高的比特位置。而奇偶校验位的一部分位于除去冻结位之外的剩余比特中可靠性值最低的位置,另一部分则位于剩余比特位中行重最小但可靠性值最高的位置。因此可以通过计算三者的长度之和,后续称为第一和值,可以采用y表示,在根据可靠性值排序的e个比特位置索引值中确定可靠性值最高的y个比特位置索引值,提取所述y个比特位置索引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还可以提取l个可靠性值最低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所述可靠性值最低的比特位置索引值也为所述编码信息中的无效比特位;其中,所述l为所述e个比特位置索引值与所述y个比特位置索引值之差。
步骤205,根据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译码端得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的排序,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的各个比特对应字段。
步骤205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2051-2055;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子步骤2051,依据所述行重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比特位字段为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比特位字段为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
可选地,所述译码端还包括编码信息的行重索引信息,所述奇偶校验码字段包括第一类校验码字段和第二类校验码字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译码端还包括了编码信息的行重索引信息,所述行重索引信息包括按照比特索引从低到高存储对应的行重。行重指的是在编码矩阵中每一行的特定值的占有比例,特定值数量越多,行重越高。
以polar编码为例,在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包括奇偶校验码字段,所述奇偶校验码字段包括了第一类校验码字段与第二类校验码字段,其中第一类校验码字段是行重最小且可靠性值最高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第二类校验码字段是可靠性值最低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由此可以通过遍历行重索引信息和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从行重索引信息中确定行重最小的比特位置索引值,从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确定可靠性最高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比较上述两个比特位置索引值,若相同则将该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为行重最小且可靠性值最高的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若不同则继续搜索;同时从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获取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为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
子步骤2052,从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删除所述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所述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
子步骤2053,按比特位对删除所述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所述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后的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奇偶校验码字段对应的比特位索引值之后,还需要确定循环冗余检验码字段和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位置。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排序在待编码信息码字段之后,因此从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删除所述第一类校验码字段和所述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按比特位对删除后的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比特位置索引值进行重新排序,生成按比特位排序的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子步骤2054,确定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比特位置索引值相同的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
子步骤2055,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比对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与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相同的比特位置索引值作为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进而确定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由于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是按比特位进行排序的,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排序在待编码信息码字段之后。而包括奇偶校验码字段的编码信息中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和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并没有进行交织乱序操作,因此,可以将比特位置索引值最小的与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相等的多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剩下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则确定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的数量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2055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20551-20556:
子步骤20551,针对一个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
子步骤20552,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的第二和值;
子步骤20553,计算所述第二和值与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间的第一差值;
子步骤20554,计算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置信息指的是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位置。在删除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全部奇偶校验码后,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余下的比特位置索引值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对应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可以计算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和,得到第二和值。可以通过计算第二和值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差,得到第一差值。由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排序在待编码信息码字段之后,则可以计算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通过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零,以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实际位置,进而确定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的对应比特位是待编码信息码字段还是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子步骤20555,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0,则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0,则说明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编码信息码字段的区间中,此时可以确定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
子步骤20556,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说明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区间中,此时可以确定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步骤206,接收所述编码端发送的所述编码信息;
步骤207,采用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经过上述步骤201-205,已经确定了编码信息中的全部比特位对应的字段。译码端可以在接收到编码信息后,根据已确定的字段对编码信息的各个比特位进行译码路径的选择。
可选地,在确定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后,还可以创建一个大小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相等的信息类型索引表;其中,所述信息类型索引表包括多个按编码信息的比特位顺序排列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所述多个比特位置索引值以第一值标识无效码字段、以第二值标识奇偶校验码字段、以第三值标识待编码信息码字段以及用第四值标识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译码端通过接收编码端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之前发送的通知消息,根据通知消息从预置集合中选择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相等的可靠性索引信息;依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依据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和译码端的行重索引信息确定奇偶校验码字段;根据比特位对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后确定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通过判断上述位置信息与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零,以确定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和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位置;所述译码端确定编码信息的所有比特位对应字段后,可以根据不同比特的字段选取译码速率更快的译码路径或者比特位赋值,从而,降低了计算最佳译码路径的时间,提升编译码效率与准确性。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译码端接收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由编码端在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前发送,所述通知消息包括编码信息中各字段的比特长度信息,所述编码信息由所述编码端对所述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得到;
步骤402,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
步骤403,从预置集合中选择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相等的可靠性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404,根据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401-404与步骤201-204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步骤404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4041,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预设发送码率,确定待接收的编码信息比特长度;
子步骤4042,依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n个可靠性值,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包括n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子步骤4042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40421-40422:
子步骤40421,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小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删除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的q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以及删除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q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q为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
子步骤40422,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在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w为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子步骤40421-40423与子步骤20421-2042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子步骤4043,根据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e个可靠性值,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包括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子步骤4043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40431-40433:
子步骤40431,将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e个可靠性值对应的e个比特位置索引值,按照可靠性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子步骤40432,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的第三和值s;
子步骤40433,提取所述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高的s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编码信息中可以不携带奇偶校验码,此时所述编码信息的字段包括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和,得到第三和值,可以用s表示。在根据可靠性值排序的e个比特位置索引值中确定可靠性值最高的s个比特位置索引值,提取s个比特位置索引值来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步骤405,根据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译码端还包括编码信息的交织乱序信息。
步骤405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4051-4054;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子步骤4051,按比特位置顺序对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五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子步骤4052,采用所述交织乱序信息对所述第五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并不存在奇偶校验码,因此编码信息中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和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顺序是混乱的。因此在确定字段的位置信息前,需要根据译码端的交织乱序信息对第五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以确定s个编码信息在交织乱序前的真实位置。
子步骤4053,确定所述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相同的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
其中,所述交织乱序信息包括第二目标索引值在交织乱序前的真实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比对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两个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相同比特位置索引值,并确定为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而由于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是经交织乱序表还原之后的比特位置索引信息,因此可以确定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编码信息中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和待编码信息码的位置。
子步骤4054,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子步骤4054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40541-40545:
子步骤40541,针对一个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
子步骤40542,计算所述第三和值s与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间的第三差值;
子步骤40543,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三差值的第四差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置信息指的是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位置,通过计算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和,得到第三和值s。可以通过计算第三和值s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差,得到第三差值。由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排序在待编码信息码字段之后,则可以通过计算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三差值的第四差值,通过判断第四差值是否小于零,以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实际位置,进而确定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的对应比特位是待编码信息码字段还是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子步骤40544,若所述第四差值小于0,则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第四差值小于0,则说明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编码信息码字段的区间中,此时可以确定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
子步骤40545,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说明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区间中,此时可以确定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步骤406,接收所述编码端发送的所述编码信息;
步骤407,采用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406-407与步骤206-207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译码端通过接收编码端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之前发送的通知消息,根据通知消息从预置集合中选择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相等的可靠性索引信息;依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根据比特位对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后确定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通过判断上述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三差值的第四差值是否小于零,以确定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和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位置;所述译码端在确定编码信息的所有比特位对应字段后可以根据不同比特的字段选取译码速率更快的译码路径或者比特位赋值,从而,降低了计算最佳译码路径的时间,提升编译码效率与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信息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通知消息接收模块601,用于译码端接收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由编码端在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前发送,所述通知消息包括编码信息中各字段的比特长度信息,所述编码信息由所述编码端对所述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得到;
比特长度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
可靠性索引信息选择模块603,用于从预置集合中选择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相等的可靠性索引信息;
字段确定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其中,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用于所述译码端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可选地,所述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所述字段确定模块604包括:
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字段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子模块包括:
比特长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预设发送码率,确定待接收的编码信息比特长度;
第二可靠性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和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
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n个可靠性值,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包括n个比特位置索引值,所述第二可靠性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小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删除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的q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位置索引删除子单元,用于删除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q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q为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
第二生成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则在所述第一可靠性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可靠性值,生成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位置索引添加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添加w个比特位置索引值;其中,所述w为所述待接收的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与所述编码信息的比特长度之差。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e个可靠性值,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包括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和奇偶校验码字段,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单元包括:
第三位置索引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e个可靠性值对应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按可靠性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第一和值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和奇偶校验码的比特长度三者的第一和值y;
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子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可靠性最高的y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译码端还包括编码信息的行重索引信息,所述奇偶校验码字段包括第一类校验码字段和第二类校验码字段,所述字段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位置索引值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行重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比特位字段为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
第二位置索引值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行重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比特位字段为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
位置索引值删除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删除所述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所述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
第四位置索引生成单元,用于按比特位对删除所述第一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和所述第二类校验码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值后的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第一目标位置索引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比特位置索引值相同的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
第一字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字段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位置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一个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
第二和值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的第二和值;
第一差值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和值与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间的第一差值;
第二差值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
第一字段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0,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
第二字段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包括e个可靠性值,所述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包括待编码信息码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所述第二位置索引生成单元包括:
第三位置索引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可靠性索引信息的e个可靠性值对应的e个比特位置索引值,按照可靠性值进行排序,生成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第三和值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待编码信息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的第三和值s;
第二位置索引信息生成子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三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可靠性值最高的s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生成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可选地,所述译码端还包括编码信息的交织乱序信息,所述字段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五位置索引生成单元,用于按比特位置顺序对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五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第六位置索引生成单元,用于采用所述交织乱序信息对所述第五比特位置索引信息进行排序,生成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
第二目标位置索引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六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与所述第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相同的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
第二字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字段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一个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
第三差值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三和值s与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的比特长度之间的第三差值;
第四差值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在所述第四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三差值的第四差值;
第三字段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四差值小于0,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待编码信息码字段;
第四字段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比特位置索引值对应比特位的字段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信息接收模块605,用于接收所述编码端发送的所述编码信息;
译码模块606,用于采用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译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译码端接收编码端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之前发送的通知消息,然后依据通知消息从预置集合中选择对应编码信息比特长度的可靠性索引信息,并根据确定的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进而在后续译码端接收到编码端发送的编码信息后,能够根据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快速找到最佳译码路径,从而降低了计算最佳译码路径的时间,提高译码效率。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针对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首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编码端对待编码信息进行编码之前发送的通知消息,然后依据通知消息从预置集合中选择对应编码信息比特长度的可靠性索引信息,并根据确定的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进而在后续接收到编码端发送的编码信息后,能够根据各比特位对应字段快速找到最佳译码路径,从而降低了计算最佳译码路径的时间。且在译码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提高编码效率,使整个信息传输过程的效率得到提升。
其次,所述电子设备在根据确定的可靠性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可靠性索引信息中的可靠性值对比特位置索引值进行快速排序,并提取可靠性值最高的多个比特位置索引值组成新的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以确定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从而减少了处理器待处理的比特位置索引值数量,提高各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效率。
进一步,当编码信息中不包含奇偶校验码字段时,所述电子设备在确定编码信息中各比特位对应字段的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先调用行重索引信息和比特位置索引信息确定奇偶校验码字段的位置,再根据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中的比特位置索引值的前后位置关系,确定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和待编码信息码的位置。进而根据行重索引信息,更为快速地从包含奇偶校验码字段的编码信息中确定各比特位对应字段。
再次,当编码信息不包括奇偶校验码字段时,所述电子设备则可以先调用交织乱序信息处理比特位置索引信息,以进行比特位置索引值的位置还原,在确定比特位置索引值的真实位置后,再根据上述真实位置的前后关系,确定各比特位所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字段或待编码信息码字段。从而减少了电子设备在执行译码时由于交织乱序的问题导致译码错误,提高了信息译码的容错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比特位字段的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