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及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1872发布日期:2020-08-25 19:3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及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及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电视结构中,包括包裹侧面的中壳,位于显示面板前部的前壳,位于显示面板背面的后壳,现有的前壳为整体设置,通常是沿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设置,而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尺寸较大,而较大的尺寸在生产过程中的精度很难保证,尤其对于大尺寸塑胶前壳,长度越大尺寸公差越大,公差较大的前壳和中壳进行直接装配时,配合会有一定偏差,这个偏差会造成显示设备的前表面的外观配合部位有缝隙和段差,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及其显示设备,其中,通过设置连接堵件,连接堵件的前表面抵靠所述前壳的后表面,使连接堵件被前壳盖住,从而使显示设备的前表面上看不到连接件,从而解决了显示设备的前表面的外观配合部位有缝隙和段差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其中,包括中框支架,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的侧面的中壳,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框支架下方的前壳,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前壳的两端并用于连接所述中壳与所述前壳的连接堵件;所述连接堵件的前表面抵靠所述前壳的后表面。

进一步,所述中壳包括中框外侧板和朝内延伸的中框背板,所述中框外侧板朝内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台;

所述前壳包括位于所述中壳前表面的前框前板,以及位于所述中框支架下方并与所述前框前板固定连接的前框下板,所述前框下板的末端开设有出让位;

连接堵件包括堵件本体,开设在所述本体上的沉孔,所述限位凸台卡嵌在所述沉孔中,位于堵件本体一侧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抵靠在所述出让位上;

所述堵件本体的前表面抵靠所述前框前板的后表面。

进一步,在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中框背板之间形成卡接槽,所述堵件本体上开设有异形筋条,所述异形筋条卡嵌在所述卡接槽中。

进一步,所述异形筋包括第一筋板,与第一筋板平行设置的第二筋板,以及一体成型连接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第三筋板;

所述第一筋板的位于所述卡接槽中,所述第三筋板抵靠所述中框背板表面。

进一步,所述中框背板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与所述中框外侧板平行,所述第二筋板抵靠所述折弯板。

进一步,所述连接堵件还包括有门形卡扣,所述门形卡扣包括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卡勾,所述中框支架上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口配合卡嵌固定。

进一步,在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前壳上开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卡嵌固定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还包括有后壳,所述后壳的边角位置开设有出让缺口,所述连接堵件还包括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与所述堵件本体之间形成用于与出让缺口相配合的台阶位。

进一步,所述连接堵件的外侧面与所述中壳外侧面齐平,所述连接堵件的下底面与所述前壳的下表面齐平。

一种显示设备,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及其显示设备,其中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通过设置在前壳两端的连接堵件对中壳和前壳进行连接,使中壳和前壳形成稳定支撑结构,通过连接堵件的前表面抵靠所述前壳的后表面,使连接堵件被前壳盖住,从而使显示设备的前表面上看不到连接件,从而解决了显示设备的前表面的外观配合部位有缝隙和段差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的实施例平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的实施例中连接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的实施例的连接堵件与中壳局部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的实施例的连接堵件、中壳和前壳的局部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的实施例的连接堵件、中壳和前壳的局部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的实施例的连接堵件与后壳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00、中框支架;110、卡口;200、中壳;210、中框外侧板;211、限位凸台;220、中框背板;230、卡接槽;240、折弯板;300、前壳;310、前框前板;311、固定台;320、前框下板;330、出让位;340、装配间隙;400、连接堵件;410、堵件本体;420、沉孔;430、第一凸筋;440、异形筋条;441、第一筋板;442、第二筋板;443、第三筋板;450、门形卡扣;451、连接板;452、卡勾;453、通孔;460、第二凸筋;500、后壳;510、出让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及其显示设备,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其中,包括中框支架100,固定在所述中框支架100的侧面的中壳200,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框支架100下方的前壳300,显示设备的结构中,中框支架100作为支撑,中壳200围绕显示面板设置,前壳300作为显示面板的下部支撑,从而通过中框和前框形成显示设备的外壳。以横屏显示设备正常使用时的安放状态作为参考,显示面板面向使用者的方向作为前方,背对使用者的方向作为后方,朝天的一方为上方,朝地面的一方为下方,其余两侧为左右方向;由于显示设备是外框包围显示面板的结构,因此在显示面板平面内的左右方向上,以朝向显示面板中心的方向为朝内方向,以远离显示面板中心的方向为朝外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前壳300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堵件400,前壳300作为长边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两端的连接堵件400位于前壳300的左右两侧,连接堵件400用于连接所述中壳200与所述前壳300;所述连接堵件400的前表面抵靠所述前壳300的后表面。

如图3、图4所示,这样,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通过设置在前壳300两端的连接堵件400对中壳200和前壳300进行连接,使中壳200和前壳300形成稳定支撑结构,通过连接堵件400的前表面抵靠所述前壳300的后表面,使连接堵件400被前壳300盖住,从而使显示设备的前表面上看不到连接件,从而解决了显示设备的前表面的外观配合部位有缝隙和段差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

本实施例中具体结构为:如图6所示,所述中壳200包括中框外侧板210和朝内延伸的中框背板220,中框外侧板210与中框背板220形成垂直或类似垂直的结构,所述中框外侧板210的前端朝内翻折卷边,中框外侧板210的末端的卷边凸出形成限位凸台211,限位凸台211朝下凸出,从而使所述中框外侧板210朝内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台211。如图5、图6、图7所示,连接堵件400包括堵件本体410,开设在所述本体上的沉孔420,沉孔420开设在堵件本体410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凸台211卡嵌在所述沉孔420中,这样实现中框外侧板210与所述连接堵件400的卡嵌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前壳300包括位于所述中壳200前表面的前框前板310,以及位于所述中框支架100下方并与所述前框前板310一体成型的前框下板320,所述堵件本体410的前表面抵靠所述前框前板310的后表面,这样通过前框前板310可以挡住连接堵件400,在显示设备的前表面上看不到连接件,从而从而解决了显示设备的前表面的外观配合部位有缝隙和段差的问题。

如图7、图8所示,所述连接堵件400还包括位于堵件本体410一侧的第一凸筋430,第一凸筋430的下表面要高于堵件本体410的下表面,从而与堵件本体410之间产生台阶,在所述前框下板320的末端,即左右两端开设有出让位330,出让位330即用于安装的台阶;所述第一凸筋430抵靠在所述出让位330上,这样第一凸筋430与出让位330相配合,从而便于连接堵件400在安装时能与前壳300进行快速定位,如图4所示,同时该出让位330作为装配连接处,所述堵件本体410的朝内的表面与所述前框下板320出让位330上朝外的表面之间设置有装配间隙340,这样有利于当前壳300公差较大时,依然能顺利实现装配,且形成的装配缝隙是在下表面上,而不会对前壳300的前表面产生外观影响。

如图6、图9所示,在所述限位凸台211与所述中框背板220之间形成卡接槽230,所述堵件本体410上开设有异形筋条440,异形筋条440在所述堵件本体410的上表面上,且朝上延伸设置,所述异形筋条440卡嵌在所述卡接槽230中,凸出的异形筋条440与卡接槽230配合,实现连接堵件400与中壳200连接时的定位和固定作用。

如图6、图7所示,所述异形筋条440包括第一筋板441,与第一筋板441平行设置的第二筋板442,以及一体成型连接第一筋板441和第二筋板442的第三筋板443;第一筋板441与第二筋板442的平形设置,增加了异形筋条440在左右方向的厚度,增强结构稳定性。当中框与连接堵件400进行固定后,所述第一筋板441位于所述卡接槽230中,所述第三筋板443抵靠所述中框背板220表面,这样第一筋板441进入所述卡接槽230,第三筋板443抵靠所述中框背板220,中框背板220对第三筋板443进行限位,实现卡接槽230对异形筋条440的卡嵌。

如图6、图9所示,所述中框背板220的边缘处进行卷边弯折有折弯板240,所述折弯板240与所述中框外侧板210平行,所述第二筋板442抵靠所述折弯板240。这样通过折弯板240对第二筋板442进行进一步限位,实现卡接槽230对异形筋条440的稳定固定。

如图7、图8、图9所示,所述连接堵件400还包括有门形卡扣450,所述门形卡扣450位于所述堵件本体410的上表面且靠近前端方向设置,所述门形卡扣450包括连接板451,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51上的卡勾452,所述卡勾452方向朝向后方,所述中框支架100上开设有卡口110,卡口110开设在中框支架100的前表面,开口朝向前方,所述卡勾452与所述卡口110配合卡嵌固定。门形卡扣450由于是注塑成型,因此具有弹性,当异形筋条440插入到卡接槽230中时,卡勾452进入到卡口110,实现连接堵件400与中框支架100的固定连接。

在所述连接板451上开设有通孔453,所述前壳300上开设有固定台311,所述固定台311卡嵌固定在所述通孔453内。固定台311与通孔453的配合作为定位作用,可以让前壳300与所述连接堵头在安装时实现快速定位,便于装配。所述固定台311具体位于所述前框前板310的后表面上。

如图10所示,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还包括有后壳500,所述后壳500的边角位置开设有出让缺口510,所述连接堵件400还包括有第二凸筋460,所述第二凸筋460具体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堵件本体410的后表面上,所述第二凸筋460与所述堵件本体410之间形成用于与出让缺口510相配合的台阶位,所述后壳500通过出让缺口510与台阶位进行配合,实现快速定位,便于后壳500的安装。

所述连接堵件400的外侧面与所述中壳200外侧面齐平,所述连接堵件400的下底面与所述前壳300的下表面齐平。这样,使外壳的外侧面在一个平面上,使外壳的下表面在一个平面上,从而保证显示设备的外观统一。

采用本方案中的连接堵头进行定位固定外,中壳200与中框支架100,前壳300与中框支架100之间均通过若干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本方案的装配过程为:中壳200与中框支架100连接,将两个连接堵件400分别通过限位凸台211、异形筋条440卡嵌在中壳200的左右两端,连接堵件400的门形卡扣450与中框支架100进行卡接。通过将前壳300上的固定台311卡嵌在连接堵件400的通孔453中,将前壳300与连接堵件400进行定位,打底部螺钉使前壳300固定在中框支架100上。将装配了前壳300的整机翻转180度,中壳200背面向上。通过第二凸筋460与所述堵件本体410之间形成的台阶位与出让缺口510相配合,使后壳500与连接堵件400快速定位,通过螺钉固定,实现整个零件装配固定。

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及其显示设备,其中显示设备外壳拼接结构通过设置在前壳300两端的连接堵件400对中壳200和前壳300进行连接,使中壳200和前壳300形成稳定支撑结构,通过连接堵件400的前表面抵靠所述前壳300的后表面,使连接堵件400被前壳300盖住,从而使显示设备的前表面上看不到连接件,消除前壳300由于尺寸精度不准引起的外观缝隙和段差缺陷,从而解决了显示设备的前表面的外观配合部位有缝隙和段差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