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箔式元件供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45291发布日期:2021-04-13 14: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将要贴装的元件供给到贴装机内的元件供给系统,包括:接收座,其适于接收用于存储多个元件的元件存储卷盘,所述元件存储卷盘包括:细长带,沿其长度包括内端区域、主区域以及外端区域,所述带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并包括在其中形成的线性阵列的凹坑,所述线性阵列沿所述带的长度延伸,每个凹坑的尺寸被设计为在使用中在其中容纳至少一个元件,且每个凹坑在所述带的第一主表面处具有开口;以及至少一个元件,其位于所述带的所述主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凹坑中,其中,所述带卷绕以形成基本呈圆形的绕圈,所述带的内端区域定位于所述绕圈的径向最内范围,所述带的外端区域定位于所述绕圈的径向最外范围,所述带的主区域定位于所述内端区域和所述外端区域之间,使得所述主区域内的所述带的每个部分的第一主表面直接抵靠所述带的径向相邻部分的第二主表面,从而位于所述主区域内的所述凹坑被所述第二主表面封闭,以及分离区域,其包括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的尺寸被设定为在使用中接收所述带的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其中,所述细长带为复合构造,包括弹性可变形材料层,所述弹性可变形材料层限定了附接到包括线性阵列凹坑的层上的第二主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包括在使用中将所述卷盘偏向所述分离区域的偏置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偏置机构包括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偏置机构包括电动机。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分离区域包括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出口通道的刀片,被布置为将所述带的自由端从所述绕圈分离以及在使用中将所述带的自由端引导至所述出口通道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刀片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分离区域静态地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刀片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分离区域是可移动的。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出口通道至少部分地由可弹性变形的侧壁限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用于在使用中接合已经与所述绕圈分离的一段带并沿供给路径拉动所述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包括位于所述供给路径的末端的绕线轴,用于在其上接收所述带。12.一种元件仓模块,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所述接收座在其中接收元件存储卷盘。13.一种元件供给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元件仓模块。14.一种元件供给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以及位于所述出口通道附近的拾取区,所述拾取区在使用中允许访问与所述拾取区相邻的凹坑。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元件供给器,所述接收座在其中接收元件存储卷盘。
16.一种贴装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系统。17.一种贴装机,适于接收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元件仓模块。18.一种贴装机,适于接收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元件供给器。19.一种将元件供给到贴装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元件存储卷盘,所述元件存储卷盘包括:细长带,沿其长度包括内端区域、主区域以及外端区域,所述带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并包括在其中形成的线性阵列的凹坑,所述线性阵列沿所述带的长度延伸,每个凹坑的尺寸被设计为在使用中在其中容纳至少一个元件,且每个凹坑在所述带的第一主表面处具有开口,所述带卷绕以形成基本呈圆形的绕圈,所述带的内端区域定位于所述绕圈的径向最内范围,所述带的外端区域定位于所述绕圈的径向最外范围,所述带的主区域定位于所述内端区域和所述外端区域之间,使得所述主区域内的所述带的每个部分的第一主表面直接抵靠所述带的径向相邻部分的第二主表面,从而位于所述主区域内的所述凹坑被所述第二主表面封闭,以及至少一个元件,其位于所述带的所述主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凹坑中;b)将所述元件存储卷盘接收在元件供给系统中;c)将所述带的自由端引导至出口通道中;d)从所述出口通道沿供给路径驱动所述带以使绕圈退绕;以及e)从所述供给路径上的拾取区拾取所述元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