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8263发布日期:2021-02-09 18:1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属于在制板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印刷电路板采用v-cut切割成型方式,在大量生产pcb时,为了确保切割的完整性,切割前需要检测是否有遗漏的v-cut切割线,检测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一、人工目检,作业员必须仔细核对图纸及实物板,但是pcb板面积比较大,v-cut切割线比较多,人工目检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发生错检或漏检的问题;二,采用et方式,在et过程中,对测试焊盘施加电压,若两个测试焊盘之间短路则表明此处切割完成,否则此处切割线被漏检。
[0003]
由于现有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在对印刷电路板进行切割加工时,电路板容易滑动,从而影响对电路板进行切割加工的的效果,且增强了加工的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现有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在对印刷电路板进行切割加工时,电路板容易滑动,从而影响对电路板进行切割加工的的效果,且增强了加工的工作成本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包括在制板、辅助机构和材料层,所述在制板内侧中部与工作台相固定,所述在制板右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在制板右端与固定板固定成一体,所述固定板右端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辅助机构上端与在制板固定成一体,所述材料层设置于在制板内侧,所述辅助机构由固定块、固定杆、限位块、限位圆柱、第二槽孔和支撑台组成,所述固定块下端中部与固定杆相固定,所述固定杆下端与限位块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限位块右端与限位圆柱紧密贴合,所述限位圆柱下端前侧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限位圆柱下端与支撑台固定成一体,所述限位圆柱上端与在制板固定成一体,所述固定杆下端与限位圆柱贯通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由外壳、外框、弹簧和凸块组成,所述外壳内侧左下端与外框相固定,所述外框内侧右端与弹簧固定成一体,所述弹簧左端与凸块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凸块左端与限位圆柱限位固定。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材料层由碳纤维层、加硬层和防锈层组成,所述碳纤维层下端与加硬层紧密贴合,所述加硬层下端与防锈层相固定,所述碳纤维层上端与在制板固定成一体。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孔共设置有四个,且第二槽孔沿限位圆柱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圆柱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设的开口半径为固定块半径的二分之一。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呈“工”字状,且固定块表面中部设置有防滑纹。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共设置有两个,弹簧沿外壳横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且弹簧设
置的牵引力为10n。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层、加硬层和防锈层设置的厚度均为2cm,且防锈层下端喷涂有防锈油脂。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加硬层采用钢材质。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5]
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在制板右下端,使用者向上拉动固定块,使得弹簧开始压缩,从而将限位块从限位圆柱中拉出,达到了避免发生滑动,且降低了加工的工作成本的优点。
[0016]
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通过设置材料层于在制板下端,碳纤维层、加硬层和防锈层设置的厚度均相同,且碳纤维层具有良好的硬度效果、加硬层采用的钢材质具有进一步加强材料硬度的效果,最后防锈层下端喷涂的防锈油脂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锈效果,达到了增强材料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材料层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在制板-1、工作台-2、凹槽-3、辅助机构-4、材料层-5、固定板-6、第一槽孔-7、固定块-41、固定杆-42、限位块-43、限位圆柱-44、第二槽孔-45、支撑台-46、外壳-431、外框-432、弹簧-433、凸块-434、碳纤维层-51、加硬层-52、防锈层-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5]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在制板:包括在制板1、辅助机构4和材料层5,在制板1内侧中部与工作台2相固定,在制板1右端开设有凹槽3,在制板1右端与固定板6固定成一体,固定板6右端开设有第一槽孔7,辅助机构4上端与在制板1固定成一体,材料层5设置于在制板1内侧,辅助机构4由固定块41、固定杆42、限位块43、限位圆柱44、第二槽孔45和支撑台46组成,固定块41下端中部与固定杆42相固定,固定杆42下端与限位块43通过焊接固定,限位块43右端与限位圆柱44紧密贴合,便于固定杆42与限位圆柱44更好的进行工作,限位圆柱44下端前侧开设有第二槽孔45,便于与凸块434更好的进行配合工作,限位圆柱44下端与支撑台46固定成一体,具有良好的支撑固定效果,限位圆柱44上端与在制板1固定成一体,固定杆42下端与限位圆柱44贯通连接。
[0026]
其中,所述限位块43由外壳431、外框432、弹簧433和凸块434组成,所述外壳431内侧左下端与外框432相固定,所述外框432内侧右端与弹簧433固定成一体,所述弹簧433左
端与凸块434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凸块434左端与限位圆柱44限位固定,弹簧433便于凸块434更好的进行工作。
[0027]
其中,所述材料层5由碳纤维层51、加硬层52和防锈层53组成,所述碳纤维层51下端与加硬层52紧密贴合,所述加硬层52下端与防锈层53相固定,所述碳纤维层51上端与在制板1固定成一体,碳纤维层51增强了材料的硬度。
[0028]
其中,所述第二槽孔45共设置有四个,且第二槽孔45沿限位圆柱44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便于限位块43更好的进行配合工作。
[0029]
其中,所述限位圆柱44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设的开口半径为固定块41半径的二分之一,便于固定杆42更好的工作。
[0030]
其中,所述固定块41呈“工”字状,且固定块41表面中部设置有防滑纹,避免出现手滑的现象。
[0031]
其中,所述弹簧433共设置有两个,弹簧433沿外壳431横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且弹簧433设置的牵引力为10n,便于带动凸块434更好的进行工作。
[0032]
其中,所述碳纤维层51、加硬层52和防锈层53设置的厚度均为2cm,且防锈层53下端喷涂有防锈油脂,避免出现生锈的现象。
[0033]
其中,所述加硬层52采用54钢材质,增强了加硬层52的硬度。
[0034]
其中,所述固定杆42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固定杆42出现生锈的现象,且提高了固定杆42的使用寿命。
[0035]
本专利所述的弹簧433,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0036]
工作原理如下:
[0037]
第一:使用者可先将本装置携带至所需要使用的地点,随后使用者可先通过抓住固定块41,而后向上施力,将固定杆42从限位圆柱44中拉出,且再次过程中,弹簧433进行压缩,凸块434收纳至外框432中,从而便于限位块43从限位圆柱44中拔出;
[0038]
第二:随后将所需要切割的电路板放置在工作台2上,而后使用者在通过握住固定块41,将固定杆42插回至限位圆柱44中,且在凸块434与第二槽孔45紧密贴合时,弹簧433伸展,使得凸块434从第二槽孔45中顶出,从而起到限位固定的效果,且支撑台46的设置具有良好的支撑固定效果;
[0039]
第三:碳纤维层51、加硬层52和防锈层53设置的厚度均为2cm,且碳纤维层51具有良好的硬度效果、加硬层52采用的54钢材质具有进一步加强材料硬度的效果,最后防锈层53下端喷涂的防锈油脂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锈效果。
[004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4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2]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