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业务传输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5975发布日期:2021-06-02 00:0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业务传输网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业务传输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业务传输网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中随着ip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业务传送需求的增长,传输网络需要提供多业务承载能力。多业务传输平台系列设备是传输网节点设备,是数据网和语音网融合的桥接区,其基于sdh(同步数字体系)平台,同时支持、承载tdm、atm和以太网等多业务并能够提供接入、处理和传输。

但是,多业务传输网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散发热量,热量在多业务传输网设备的箱体内部聚集,其内部温度会升高,若不及时进行散热处理,会使得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收到损坏,进而引发多业务传输网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缩短其正常使用寿命。而现有的多业务传输网设备散热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满足多业务传输网设备的散热要求。

因此,需要研制一种便于散热的多业务传输网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业务传输网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多业务传输网设备散热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业务传输网设备,包括:

箱体,其内安装有多业务传输设备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箱体的箱壁内开具有出气通道和回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回气通道的第二出气口均位于所述箱体的底壁上且与所述箱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第一出气口和所述回气通道的第二进气口均位于所述箱体的顶壁上;

安装盒,其卡接在所述箱体的顶壁上;

冷却筒,其用于储存冷却液且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冷却筒的数量多个且上下交错布置在所述安装盒内;

铝管,其呈扁状且缠绕在所述冷却筒上,所述铝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接合,所述铝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接合,所述铝管的内部与所述出气通道以及所述回气通道相连通;

储水管,其包括进水管段、储水管段和输气管段,所述储水管段的两端闭合且水平放置,所述进水管段的数量多个且下端伸至所述储水管段内而上端伸至缠绕在位于下方位置的所述冷却筒底面上的所述铝管内最低位置,所述输气管段的下端伸至所述储水管段内顶面而上端伸至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的所述铝管内;以及

第一风扇,其安装在所述出气通道内且形成由所述第一进气口向所述第一出气口流动的气流。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采用铁材料制成,所述箱体的箱壁内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出气通道和所述回气通道内侧且用于注入冷却液的水冷通道,所述水冷通道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箱体的顶壁而出水口位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左下端且与外界连通并用第一封口塞封堵。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底壁内具有储水通道,所述储水通道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出气通道和所述回气通道内部的最低位置,所述储水通道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右下端且与外界相连通并用第二封口塞封堵。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气通道内安装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形成由所述第二进气口向所述第二出气口流动的气流。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管段的两端采用第三封口塞封堵。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业务传输网设备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数量多个,所述散热片的一端伸至所述出气通道或所述回气通道内,所述散热片的另一端伸至所述箱体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箱体内的热气输送至铝管内,由于铝管与冷却筒充分接触,将铝管中热气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筒的冷却液中,以此完成热交换,热气经过热交换处理后再回到箱体内,期间,热气的输送路径中涉及的出气通道和回气通道均在箱体的箱壁上设置,需要再铺设管道,节约了成本和空间,并且热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不需要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互相流通,避免了外界粉尘进入箱体内;考虑到热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冷液化形成一部分水滴,因而设置了储水管进行储备,并考虑到水滴进入储水管段内的流畅性,设置了输气管段,其将水滴在储水管段内所占空间内对的气体输出至铝管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多业务传输网设备散热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箱体;101、出气通道;1011、第一进气口;1012、第一出气口;102、回气通道;1021、第二出气口;1022、第二进气口;20、安装盒;30、冷却筒;40、铝管;50、储水管;501、进水管段;502、储水管段;503、输气管段;60、第一风扇;70、水冷通道;80、第一封口塞;90、储水通道;100、第二封口塞;110、第二风扇;120、第三封口塞;130、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多业务传输网设备,包括:箱体10、安装盒20、冷却筒30、铝管40、储水管50和第一风扇60。

箱体10内安装有多业务传输设备的电子元器件,箱体10的箱壁内开具有出气通道101和回气通道102,出气通道101和回气通道102均包括箱体10底壁部分、箱体10侧壁部分和箱体10顶壁部分。箱体10可以采取两个子箱相卡接的方式形成。

出气通道101的第一进气口1011和回气通道102的第二出气口1021均位于箱体10的底壁上且与箱体10内部相连通,出气通道101的第一出气口1012和回气通道102的第二进气口1022均位于箱体10的顶壁上。

安装盒20卡接在箱体10的顶壁上,如采用卡柱与卡槽的卡接方式。

冷却筒30用于储存冷却液如低温水且由导热材料如铁制成,冷却筒30的数量多个且上下交错布置在安装盒20内。冷却筒30分成上下两排,下排的冷却筒30布置在上排两个冷却筒30的中间下方位置。

铝管40呈扁状且缠绕在冷却筒30上,扁状的铝管40使得铝管40与冷却筒30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铝管40内热气的热交换效果更好,并且铝管40的柔韧性也使得其形状更易塑造,铝管40的一端与第一出气口1012相接合,铝管40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气口1022相接合,铝管40的内部与出气通道101以及回气通道102相连通。

储水管50包括进水管段501、储水管段502和输气管段503,储水管段502的两端闭合且水平放置,进水管段501的数量多个且下端伸至储水管段502内而上端伸至缠绕在位于下方位置的冷却筒30底面上的铝管40内最低位置,输气管段503的下端伸至储水管段502内顶面而上端伸至靠近第一进气口1011的铝管40内。

第一风扇60与电源连接且安装在出气通道101内且形成由第一进气口1011向第一出气口1012流动的气流。

在第一风扇60的作用下,箱体10内的气体由第一进气口1011进入出气通道101内,并由第一出气口1012进入铝管40内,气体在铝管40中流动并在经过接触冷却筒30的管段中进行热交换,气体中水分遇冷液化成水滴会通过进水管段501进入储水管段502内,储水管段502内气体通过输气管段503进入铝管40的初始管段中,经过热交换的气体由铝管40从第二进气口1022进入回气通道102,并由第二出气口1021重新进入箱体10内,箱体10内的热气可以反复进行热交换。

优选地,箱体10采用铁材料制成,箱体10的箱壁内还设有分别位于出气通道101和回气通道102内侧且用于注入冷却液的水冷通道70,水冷通道70的进水口位于箱体10的顶壁而出水口位于箱体10的侧壁左下端且与外界连通并用第一封口塞80封堵,辅助且加强箱体10内热气的热交换,热气中的热量通过铁质的箱体10部分传递至冷却液,冷却液可以是低温水,完成热交换,该水冷通道70中冷却液由进水口进入其内,水冷通道70中经过热交换后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液从出水口排出。

优选地,箱体10的底壁内具有储水通道90,储水通道90的进水口延伸至出气通道101和回气通道102内部的最低位置,储水通道90的出水口延伸至箱体10的右下端且与外界相连通并用第二封口塞100封堵,储水通道90采集在回气通道102和出气通道101中水分遇冷液化的水滴。

优选地,回气通道102内安装有第二风扇110,第二风扇110形成由第二进气口1022向第二出气口1021流动的气流,提高气体流动的速度,加速气体中的热量的热交换。

其中,储水管段502的两端采用第三封口塞120封堵。

优选地,多业务传输网设备还包括散热片130,散热片130的数量多个,散热片130的一端伸至出气通道101或回气通道102内,散热片130的另一端伸至箱体10外,散热片130采用铜片,散热片130再辅助热气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箱体10内的热气输送至铝管40内,由于铝管40与冷却筒30充分接触,将铝管40中热气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筒30的冷却液中,以此完成热交换,热气经过热交换处理后再回到箱体10内,期间,热气的输送路径中涉及的出气通道101和回气通道102均在箱体10的箱壁上设置,需要再铺设管道,节约了成本和空间,并且热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不需要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互相流通,避免了外界粉尘进入箱体10内;考虑到热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冷液化形成一部分水滴,因而设置了储水管50进行储备,并考虑到水滴进入储水管段502内的流畅性,设置了输气管段503,其将水滴在储水管段502内所占空间内对的气体输出至铝管40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多业务传输网设备散热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