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路由器外壳。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一种常见的无线信号传输设备,现有的路由器多为自由散热结构,由于本身功率较小,其产热量较低,继而现有的散热方式能够满足使用,而由于技术的发展,使得5g无线信号的传输成为路由器必备的性能,而由于5g天线的加入,使得整个路由器的功率及产热量大大增加,而天线处为产热集中区,其他位置相对产热两较低,现有的散热结构将无法满足散热需求,而热量的增加,使得电子元件的工作效率下降,继而影响无线信号传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路由器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由器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由器外壳,包括环壳与顶壳,所述环壳的上缘固定安装顶壳的下缘,所述环壳的内壁相对面一体成型有安装基板,且安装基板为对称的一对,所述安装基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板,所述安装基板下方的环壳开设有气孔,所述环壳的下缘固定安装有底盖;
所述散热板包括底板与栅板,所述栅板一体成型与底板的下表面,所述栅板分为横向板与竖向板,且横向板与竖向板相互垂直,所述栅板的拐角内角处一体成型有散热岛,所述栅板的间隙间盘绕有盘管。
优选的,所述盘管包括外套管与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置于外套管内,且外套管有中心管同轴,所述外套管与中心管间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盘绕中心管外周,所述螺旋管内填充有冷媒填充体。
优选的,所述环壳侧壁底缘内侧一体成型有螺装台,且螺装台与安装基板异壁。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槽座,且槽座内固定安装盘管。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至少为三根。
优选的,所述冷媒填充体的体积为螺旋管容积的4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通过导热硅脂将线路板与散热板进行导热连接,而后通过导热硅脂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板,通过散热板自身的热传导进行,进行整体的散热,而热岛及栅板增加了散热效率,盘管使得热量的传递更加迅速,整体上大大的提升了散热效率,使得天线位置的热量得到及时的扩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壳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的底面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壳、2-顶壳、3-散热板、31-底板、32-栅板、33-散热岛、34-盘管、34a-外套管、34b-螺旋管、34c-中心管、34d-冷媒填充体、35-槽座、4-底盖、5-螺装台、6-安装基板、7-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路由器外壳,包括环壳1与顶壳2,环壳1与顶壳2为外部基础壳体,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所述环壳1的上缘固定安装顶壳2的下缘,实现有效的组合安装,所述环壳1的内壁相对面一体成型有安装基板6,为散热板3提供安装基础,且安装基板6为对称的一对,所述安装基板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板3,通过自身结构,将集中产热电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传导,均匀分布,增加散热面积,继而实现快速散热,所述安装基板6下方的环壳1开设有气孔7,实现空气的流动,提升散热效率,所述环壳1的下缘固定安装有底盖4,对散热板3进行保护,避免损坏。
通过环壳1、顶壳2及底盖4的组合安装构成完整的封装结构,将散热板3置于下方,实现将线路板上的热量进行有效的传递,继而通过散热板3对其内电子元件的产热进行均匀分布,增加了散热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散热板3包括底板31与栅板32,底板31为基础板体,栅板32为散热结构,所述栅板32一体成型与底板31的下表面,所述栅板32分为横向板与竖向板,且横向板与竖向板相互垂直,为盘管34布局提供限位基础,所述栅板32的拐角内角处一体成型有散热岛33,增加热量的吸收及散热效率,所述栅板32的间隙间盘绕有盘管34,通过自身结构,使得整个散热板3的热量进行快速均匀散布。
通过栅板32进行散热,而热岛进行热量集中散发,通过盘管34及其内部结构,使得热量能够在散热板3上进行快速的传导及散发,大大的增加散热板3的散热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盘管34包括外套管34a与中心管34c,为盘管34的基础结构,外套管34a对内部进行保护,同时进行一定的散热及热量传递,所述中心管34c置于外套管34a内,且外套管34a有中心管34c同轴,通过中心管34c对螺旋管34b进行限位,所述外套管34a与中心管34c间设有螺旋管34b,通过螺旋排布方式,构成螺旋管34b内势的不平衡,保证对内部冷媒的推动效果,所述螺旋管34b盘绕中心管34c外周,实现对中心管34c与外套管34a的有效热传导,所述螺旋管34b内填充有冷媒填充体34d,通过冷媒增加螺旋管34b及整个盘管34的热储能力。
螺旋管34b及中心管34c,构成盘管34内部的热储、热传导及散热结构,通冷媒及螺旋管34b构成外层的快速热传导效果及热储效果,中心管34c进行辅助的热量分布传导,使得整个盘管34能够对散热板3的热量传递及散热进行辅助。
具体而言,所述环壳1侧壁底缘内侧一体成型有螺装台5,且螺装台5与安装基板6异壁。
通过螺装台5方便底盖4的安装,同时通过异侧设置,避免气孔7的开设。
具体而言,所述底板31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槽座35,且槽座35内固定安装盘管34。
通过槽座35的限制,对盘管34进行固定安装,同时增加盘管34与底板31的接触面积保证了热传导的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螺旋管34b至少为三根。
保证了热传导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的保证对中心管34c的夹持支撑。
具体而言,所述冷媒填充体34d的体积为螺旋管34b容积的40%—60%。
留有足够的空隙,使得冷媒汽化膨化后,能够有效的推动液态的冷媒在螺旋管34b内进行流动,继而增加热量的发散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整个装置安装好后,本实用新型内设置的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传递至散热板3上对应的点,该点的热量的一部分通过底板31及栅板32进行传导及散热,同时另一部分通过盘管34进行传导,同时盘管34内部的结构进行快速的传递,及通过盘管34内螺旋管34b中注入的冷媒进行热量的存储及传导,整体增加了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