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安装双导轨承重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1406发布日期:2021-04-06 12:4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安装双导轨承重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机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安装双导轨承重托盘。



背景技术:

目前,idc机房中机柜通常都使用托盘来承载重量较大的设备,也有带导轨可移动的抽拉式托盘,但是承重能力有限,目前还没有可以承载非常重的设备的同时可以进行抽拉移动的托盘。

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20485984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导轨抽拉式承重托盘》,包含双导轨、主体托盘、加强筋,双导轨由导轨骨架、l型支臂及重型单滑轨链接固定,导轨骨架与重型单滑轨用压铆钉链接固定,l型支臂与轨内抽拉臂用12个压铆钉链接固定,l型支臂与轨内抽拉臂组成抽拉支臂,用于主体托盘抽出或载着负荷抽拉的支撑,双导轨中导轨骨架后端有承重长销,安插在后角规的方孔内,前端有承重短销,安插在前角规的方孔内,及焊m6的螺母,与前角规方孔连接,由于导轨骨架不可伸缩及前后角规间距尺寸为固定的,左部单滑轨前方有弹性卡扣,单滑轨侧面中后部有弹性金属片,主体托盘底部焊有加强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免安装双导轨承重托盘,承重托盘能够承受较大负重,实现带负载前后移动,同时,具有安装简便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免安装双导轨承重托盘,包括承重托盘、连接承重托盘和机柜的双导轨结构,该双导轨结构包括与承重托盘连接的滑动导轨组件、与机柜连接的固定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轨组件包括与承重托盘侧壁固定连接的内轨、中间轨和外轨,在中间轨上位于内轨和外轨之间设置有滚动钢珠,在外轨一端的外侧壁形成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卡片、位于第一卡片上方的限位块,在外轨另一端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向内侧开口的第二卡片,所述固定导轨组件包括与机柜固定连接的固定轨、设置于固定轨之上的连接轨,连接轨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第一卡片和限位块同时卡入的第一卡孔,连接轨的另一端开设有用于第二卡片卡入的第二卡孔。

作为改进,所述中间轨滑动设置于内轨的外侧壁之上,所述外轨滑动设置于中间轨的外侧壁之上。

再改进,所述限位块在外轨的径向截面上呈三角形结构,从而便于限位块卡入第一卡孔内。

再改进,所述固定轨的上下两侧壁向承重托盘方向弯折形成一滑动空间,连接轨滑动设置于固定轨的滑动空间内,将连接轨滑动设置于固定轨内,增大了承重托盘可以抽出的距离长度。

再改进,所述固定轨上开设有条形限位孔,所述外轨上的第二卡片穿过连接轨的第二卡孔后限位于条形限位孔内,条形限位孔将第二卡片的运动进行限位,利用第二卡片对连接轨的移动进行限位。

再改进,所述固定轨的内端形成有一弯折的连接壁,连接壁上开设有连接孔,利用连接壁实现对固定轨在机柜上的固定连接。

再改进,所述内轨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三卡片,在内轨上位于第三卡片旁形成有定位块,在内轨的另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向内开口的第四卡片,承重托盘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第三卡片卡入的第三卡孔,在承重托盘上位于第三卡孔旁开设有用于定位块卡入的定位孔,在承重托盘的另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第四卡片卡入的第四卡孔。在滑动导轨组件安装于承重托盘之上的过程中,在滑动导轨组件组装完成后,可以直接将滑动导轨组件整体安装于承重托盘的两侧相对外侧壁之上,将内轨上的第三卡片、定位块和第四卡片分别对应卡入第三卡孔、定位孔和第四卡孔之内即可,省去了传统螺钉安装方式的繁琐工序,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

再改进,所述承重托盘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提高透气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滑动导轨组件和固定导轨组件的双导轨结构,承重托盘能够承受较大负重,实现带负载前后移动,滑动导轨组件固定于承重托盘的两个相对外侧壁之上,固定导轨组件事先固定连接于机柜之内,在滑动导轨组件和固定导轨组件之间进行安装时,只需将外轨一端的限位块和第一卡片同时卡入连接轨的第一卡孔内,同时,将外轨的另一端的第二卡片一起卡入连接轨的第二卡孔内即可,具有安装简便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免安装双导轨承重托盘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免安装双导轨承重托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免安装双导轨承重托盘,包括承重托盘1、连接承重托盘1和机柜的双导轨结构。

其中,双导轨结构包括与承重托盘1连接的滑动导轨组件2、与机柜连接的固定导轨组件3。滑动导轨组件2包括与承重托盘1侧壁固定连接的内轨21、中间轨22和外轨23,在中间轨22上位于内轨21和外轨23之间设置有滚动钢珠,中间轨22滑动设置于内轨21的外侧壁之上,外轨23滑动设置于中间轨22的外侧壁之上,在外轨23一端的外侧壁形成有向下开口的第一卡片231、位于第一卡片231上方的限位块232,在外轨23另一端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向内侧开口的第二卡片233;固定导轨组件3包括与机柜固定连接的固定轨32、设置于固定轨32之上的连接轨31,连接轨3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第一卡片231和限位块232同时卡入的第一卡孔311,连接轨31的另一端开设有用于第二卡片233卡入的第二卡孔312。

优选地,限位块232在外轨23的径向截面上呈三角形结构,从而便于限位块232卡入第一卡孔311内。

另外,固定轨32的上下两侧壁向承重托盘1方向弯折形成一滑动空间324,连接轨31滑动设置于固定轨32的滑动空间324内,将连接轨31滑动设置于固定轨32内,增大了承重托盘1可以抽出的距离长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轨32上开设有条形限位孔321,外轨23上的第二卡片233穿过连接轨31的第二卡孔312后限位于条形限位孔321内,条形限位孔321将第二卡片233的运动进行限位,利用第二卡片233对连接轨31的移动进行限位。

同时,为了便于实现固定导轨组件在机柜上的连接,在固定轨32的内端形成有一弯折的连接壁322,连接壁322上开设有连接孔323,利用连接壁322实现对固定轨32在机柜上的固定连接。

同时,再结合图2和3,为了便于滑动导轨组件2在承重托盘1上的安装,在内轨21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向下开口的第三卡片211,在内轨21上位于第三卡片211旁形成有定位块212,在内轨21的另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向内开口的第四卡片213,承重托盘1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第三卡片211卡入的第三卡孔12,在承重托盘1上位于第三卡孔12旁开设有用于定位块212卡入的定位孔13,在承重托盘1的另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第四卡片213卡入的第四卡孔14。在滑动导轨组件2安装于承重托盘1之上的过程中,在滑动导轨组件2组装完成后,可以直接将滑动导轨组件2整体安装于承重托盘1的两侧相对外侧壁之上,具体地,将内轨21上的第三卡片211、定位块212和第四卡片213分别对应卡入第三卡孔12、定位孔13和第四卡孔14之内即可,省去了传统螺钉安装方式的繁琐工序,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

最后,还可以在承重托盘1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1,提高透气能力。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滑动导轨组件2和固定导轨组件3的双导轨结构,承重托盘1能够承受较大负重,实现带负载前后移动,滑动导轨组件2固定于承重托盘1的两个相对外侧壁之上,固定导轨组件3事先固定连接于机柜之内,在滑动导轨组件2和固定导轨组件3之间进行安装时,只需将外轨23一端的限位块232和第一卡片231同时卡入连接轨31的第一卡孔311内,同时,将外轨23的另一端的第二卡片233一起卡入连接轨31的第二卡孔312内即可,具有安装简便特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