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处理槽内管式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7536发布日期:2021-07-20 16:3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前处理槽内管式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管式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前处理槽内管式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管是在无缝金属管内(碳钢管、钛管、不锈钢管、铜管)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型状。它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各种液体和酸碱盐的加热,同时也适应低溶点的金属加热融化(铅、锌、锡、巴氏合金)。

现有技术中,在前处理槽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槽内进行加热,而现有的通过加热管进行加热时,大多数都是采用装入电热丝进行直接加热,这样会使得加热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处理槽内管式加热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前处理槽内管式加热装置,包括前处理槽外壳,所述前处理槽外壳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上气管、中气管和下气管,所述上气管上设置有一号u型管,所述一号u型管左端与一号连接管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下端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装配在中气管外壁上,所述散热鳍片下端设置有二号连接管,所述二号连接管右端与二号u型管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u型管右端与下气管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气管右侧和下气管右侧均设置为倾斜状,所述上气管、中气管和下气管右端均与一号通气板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通气板右端设置有加热电阻板,所述加热电阻板设置为环状且与加热管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电阻板右端与进气风扇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风扇设置于加热管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上气管、中气管和下气管左端与二号通气板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通气板左端设置有排气风扇。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左端与一号弯管右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弯管右下端与保温管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温管内设置有进气口,所述保温管内壁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管右端与二号弯管左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弯管左上端与加热管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处理槽外壳右上端设置有槽口连接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处理槽内管式加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前处理槽内管式加热装置,通过设置有上气管、中气管和下气管将加热电阻板加热后的气体进行分散开,随后通过散热鳍片将中气管内的气体热量吸收出来对上气管和下气管的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进行再次加热,并且通过一号u型管和二号u型管将热气进行缓冲减速,使得加热管对前处理槽外壳的加热更加充分高效。

(2)、该前处理槽内管式加热装置,通过设置有一号弯管和二号弯管,并且设置有保温管,使得可以对气体进行循环使用,并且通过保温管可以对气体的温度进行一个保温的作用,使得后续加热管使用的气体具有一定的初始温度,使得加热速率更快,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号通气板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处理槽外壳、2加热管、3进气风扇、4加热电阻板、5一号通气板、6中气管、7上气管、8下气管、9一号u型管、10一号连接管、11散热鳍片、12二号连接管、13二号u型管、14排气风扇、15一号弯管、16进气口、17保温隔热层、18保温管、19二号弯管、20槽口连接杆、21二号通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前处理槽内管式加热装置,包括前处理槽外壳1,前处理槽外壳1内设置有加热管2,加热管2内设置有上气管7、中气管6和下气管8,上气管7上设置有一号u型管9,一号u型管9左端与一号连接管10右端固定连接,连接管10下端设置有散热鳍片11,散热鳍片11装配在中气管6外壁上,散热鳍片11下端设置有二号连接管12,二号连接管12右端与二号u型管13左端固定连接,二号u型管13右端与下气管8左端固定连接,上气管7右侧和下气管8右侧均设置为倾斜状,上气管7、中气管6和下气管8右端均与一号通气板5左端固定连接,一号通气板5右端设置有加热电阻板4,加热电阻板4设置为环状且与加热管2内壁固定连接,加热电阻板4右端与进气风扇3左端固定连接,进气风扇3设置于加热管2内壁上,上气管7、中气管6和下气管8左端与二号通气板21右端固定连接,二号通气板21左端设置有排气风扇14,通过设置有上气管7、中气管6和下气管8将加热电阻板4加热后的气体进行分散开,随后通过散热鳍片11将中气管6内的气体热量吸收出来对上气管7和下气管8的一号连接管10和二号连接管12进行再次加热,并且通过一号u型管9和二号u型管13将热气进行缓冲减速,使得加热管对前处理槽外壳1的加热更加充分高效;

加热管2左端与一号弯管15右上端固定连接,一号弯管15右下端与保温管18左端固定连接,保温管18内设置有进气口16,保温管18内壁设置有保温隔热层17,保温管18右端与二号弯管19左下端固定连接,二号弯管19左上端与加热管2右端固定连接,前处理槽外壳1右上端设置有槽口连接杆20,通过设置有一号弯管15和二号弯管19,并且设置有保温管18,使得可以对气体进行循环使用,并且通过保温管18可以对气体的温度进行一个保温的作用,使得后续加热管2使用的气体具有一定的初始温度,使得加热速率更快,使用便捷。

工作时(或使用时),当需要对前处理槽外壳1进行加热时,启动加热电阻板4、进气风扇3和排气风扇14,通过进气风扇3将气体送入加热电阻板4进行加热,随后加热后的气体通过一号通气板5分别进入上气管7、中气管6和下气管8内部,随后通过排气风扇14的吸动使得气体会从上气管7、中气管6和下气管8向左流动,当上气管7和下气管8内的热气通过一号u型管9和二号u型管13时会受到缓冲减速的效果,使得通过加热管2对前处理槽外壳1的加热更加充分,随后继续向左移动当移动到一号连接管10和二号连接管12处时,散热鳍片11会将中气管6中热气的热量吸收并散发出来对一号连接管10和二号连接管12进行二次加热,防止了热气在流动中的热量流失,随后热气通过二号通气板21向左流出排气风扇14,通过一号弯管15和进气口16进入保温管18中,由于设置有保温隔热层17可以对热气的温度进行保温作用,以便后续加热的速率会更快,此加热装置热气循环,具有环保效果,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有上气管7、中气管6和下气管8将加热电阻板4加热后的气体进行分散开,随后通过散热鳍片11将中气管6内的气体热量吸收出来对上气管7和下气管8的一号连接管10和二号连接管12进行再次加热,并且通过一号u型管9和二号u型管13将热气进行缓冲减速,使得加热管对前处理槽外壳1的加热更加充分高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