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8873发布日期:2021-07-20 16:4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合一控制器散热减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内部一般有多合一控制器,用以控制汽车的各项操作,多合一控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现有控制器一般为铝制壳体,散热效果不是很好,长时间使用后对内部元件有一定的影响,导致控制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电容本身有自己的重量,在车辆行驶的过程当中,又有各个方向的震动,如果没有给电容做适当的保护结构,电容的引脚会出现焊锡断裂,从而引起整个控制器的故障,为了解决该种故障,都是在电容之间以及电容四周打上白胶,用白胶来加固电容的稳定性。

传统的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不能够对壳体内部的内部元件进行散热,热量在壳体内部堆积容易造成内部元件的损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不强,打胶在控制器的根部,控制器向下的重力还存在,而车辆行驶的时候对它的震动也还存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该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解决了热量堆积与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防护箱内壁的底部焊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部焊接有限位角块,所述限位角块的表面卡接有器体,所述防护箱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卡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表面焊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防护箱的内壁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防护箱位于伸缩柱的右侧设置有减震装置。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后端与防护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角块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有转杆和防护框,所述转杆的表面与防护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左端焊接有锥齿轮二,所述转杆的表面焊接有风扇板,所述防护框的表面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粘接有橡胶球。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表面与防护箱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锥齿轮二的表面与锥齿轮一的表面相互啮合,所述转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转杆分别以防护箱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有弧形弹板,所述弧形弹板的底部与防护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弹板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焊接有阻力弹簧,所述弧形弹板的下表面焊接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与防护箱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阻力弹簧的前端与防护箱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与防护箱内壁的底部焊接固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机构与减震装置内部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运作,达到对器体两边均进行风冷的效果,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率,延长器体使用周期,同时达到对防护箱内的器体进行多方位柔性防护与减震的效果,达到提高器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装置内部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运作,进一步达到弹性固定器体的效果,进而对器体进行上下幅度震动时减震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多方位的防护达到对器体进行更换效果减震的目的,提高了器体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转杆达到风扇板对器体两边均进行风冷的效果,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率,通过设置防护框达到对转动的风扇板进行防护的效果,避免其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因车体晃动导致器体与风扇板碰撞的问题,进一步对风扇板进行防碰撞的效果,进而便于其进行更好转动风冷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箱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箱切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箱;2、通风孔;3、伸缩柱;4、限位角块;5、器体;6、电机;7、连杆;8、锥齿轮一;9、散热机构;91、转杆;92、防护框;93、锥齿轮二;94、风扇板;95、限位块;96、橡胶球;10、减震装置;101、弧形弹板;102、连接杆;103、滑块;104、阻力弹簧;105、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防护箱1,防护箱1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孔2,防护箱1内壁的底部焊接有伸缩柱3,伸缩柱3的顶部焊接有限位角块4,限位角块4的表面卡接有器体5,防护箱1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卡接有连杆7,连杆7的表面焊接有锥齿轮一8,防护箱1的内壁设置有散热机构9,防护箱1位于伸缩柱3的右侧设置有减震装置10,通过设置通风孔2达到对防护箱1内部空气进行置换的向,便于散热机构9启动后对器体5进行风冷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热气的过度堆积,防护箱1顶部卡接固定有盖子,且盖子的表面设置有橡胶,进一步达到对防护箱1内部的器体5进行固定限位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连杆7的后端与防护箱1的内部转动连接,限位角块4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垫,连杆7表面焊接的锥齿轮一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锥齿轮一8均以连杆7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进一步达到一个连杆7转动带动两边的散热机构9同时运作的效果,进一步达到对器体5两边均进行风冷的效果,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设置橡胶垫,橡胶垫具有弹性,同时对器体5进行的是柔性固定,进一步对器体5达到减震的效果,同时对其也有一定的柔性防护的效果,达到延长器体5使用周期的效果。

进一步的是,散热机构9包括有转杆91和防护框92,转杆91的表面与防护箱1的内部转动连接,转杆91的左端焊接有锥齿轮二93,转杆91的表面焊接有风扇板94,防护框92的表面焊接有限位块95,限位块95的表面粘接有橡胶球96,通过设置防护框92达到对转动的风扇板94进行防护的效果,避免其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因车体晃动导致器体5与风扇板94碰撞的问题,进一步对风扇板94进行防碰撞的效果,进而便于其进行更好转动风冷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是,防护框92的表面与防护箱1的内壁焊接固定,锥齿轮二93的表面与锥齿轮一8的表面相互啮合,转杆9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转杆91分别以防护箱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通过设置锥齿轮二93的表面与锥齿轮一8的表面相互啮合达到锥齿轮一8转动时通过锥齿轮二93带动转杆91转动的效果,进一步通过转杆91带动其上焊接的风扇板94转动进行风冷散热的效果,通过设置两个转杆91达到风扇板94对器体5两边均进行风冷的效果,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率。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减震装置10包括有弧形弹板101,弧形弹板101的底部与防护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弧形弹板101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杆102,连接杆102的表面焊接有滑块103,滑块103的表面焊接有阻力弹簧104,弧形弹板101的下表面焊接有减震弹簧105,弧形弹板101的表面粘接有橡胶,进一步达到与器体5柔性连接的效果,通过设置滑块103达到在限制弧形弹板101底部滑动轨迹的同时与弹簧连接对其产生阻力的效果,进一步达到限制弧形弹板101形变运动的效果,进而提高了器体5底部的稳定性,达到了对其进行减震固定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滑块103的底部与防护箱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阻力弹簧104的前端与防护箱1的内壁焊接固定,减震弹簧105的底端与防护箱1内壁的底部焊接固定,通过设置滑块103的底部与防护箱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达到限制滑块103滑动轨迹的效果,通过设置阻力弹簧104与减震弹簧105达到对防护箱1内的器体5进行减震防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散热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将防护箱1顶部的盖子打开,盖子与防护箱1卡接固定,同时其内壁设置有橡胶,将器体5放置到限位角块4上,限位角块4对其进行初步的限位与固定效果,安装好后固定盖子,当器体5内部热量堆积多大时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连杆7转动,连杆7在防护箱1内转动过程中通过锥齿轮一8带动与其表面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二93转动,锥齿轮二93通过与其内部焊接固定的转杆91带动风扇板94转动,各个风扇板94以转杆91的轴点转动并产生风能对器体5进行风冷的效果,连杆7表面焊接的锥齿轮一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进一步达到两个锥齿轮一8通过两个锥齿轮二93带动两个转杆91上的风扇板94进行转动的效果,进一步对器体5两边均进行风冷,达到提高冷却散热效率的效果,当器体5在防护箱1内因晃动进行震动时,受防护框92表面焊接的限位块95与橡胶球96的限制,其晃动的前后幅度被限制,同时其与橡胶球96碰撞接触后受橡胶球96自身弹性与柔性的影响,达到减震的效果,进一步达到对器体5前后震动时进行减震防护的效果,当器体5进行上下幅度震动时,受盖子、伸缩柱3与减震装置10的限制,减少幅度变化,进一步达到减震的效果,当弧形弹板101受力向下运动时受到减震弹簧105弹力的阻力,同时其两端受到阻力弹簧104弹力的限制影响其滑动的速度与距离,一旦弧形弹板101两各底端受限制向两边滑动时,其高度变化则被相应的阻力进行限制,进一步达到弹性固定器体5的效果,进而对器体5进行上下幅度震动时减震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多方位的防护达到对器体5进行更换效果减震的目的,提高了器体5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