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蓝白黄LED五种光源制造影视舞台智慧照明灯具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4249发布日期:2021-10-27 18:0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红绿蓝白黄LED五种光源制造影视舞台智慧照明灯具电路的制作方法
红绿蓝白黄led五种光源制造影视舞台智慧照明灯具电路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绿蓝白黄led五种光源制造影视舞台智慧照明灯具电路。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表演舞台的多样化发展,对于灯光要求越来越高,灯光是舞台组成重要部分。其中,有放置在舞台边的舞台照明灯,也有安置在舞台支架顶部的照射灯。随着led技术的不断突破,尤其是大功率、高效率的led的开发成功,将led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领域已成为现实,但是现有的led影视舞台照明灯具内的led灯没有备用led灯珠阵列。影视舞台照明灯具的使用时间较为特殊,通常为预设的某个固定的时间段,舞台一般为零时搭建,故,当一个led灯珠坏掉后,整个灯都无法使用,不利于舞台灯光的布置。此外,现有的影视舞台照明灯具的灯光颜色的多样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3.因此,亟需一种可靠性高的颜色多样可调的影视舞台照明灯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绿蓝白黄led五种光源制造影视舞台智慧照明灯具电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技术提供一种红绿蓝白黄led五种光源制造影视舞台智慧照明灯具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色led灯珠阵列、绿色led灯珠阵列、蓝色led灯珠阵列、黄色led灯珠阵列和白色led灯珠阵列、调光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通过转换输出led灯珠阵列和调光单元的工作电压,所述调光单元用于控制照明灯具的发出的光源颜色并可根据调光命令进行调光;
6.其中,所述红色led灯珠阵列、绿色led灯珠阵列、蓝色led灯珠阵列、黄色led灯珠阵列和白色led灯珠阵列均包括两组串联的led灯珠阵列和自动切换单元;
7.所述自动切换单元包括第一组led灯珠、第二组led灯珠、光耦g2、电阻r4和三极管q4,其中,第一组led灯珠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led发光二极管串联,光耦g2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组led灯珠的阳极和阴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光耦g2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光耦g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光耦g1的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电阻r4接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二组led灯珠的阴极和接地端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接地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4和光耦g2的三极管的发射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
8.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
9.进一步,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恒流单元,所述恒流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mos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供电单元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为恒流单元的输出端,电阻r2的一端与供电单元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2
的发射极经电阻r3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基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10.进一步,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mos管q1为n道沟增强型mos管。
11.进一步,所述调光单元包括两个并联的gp7701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其中,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sclk引脚并联,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sda引脚并联。
12.进一步,所述调光单元还包括光耦g1,光耦g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组led灯珠阵列的阴极连接,光耦g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光耦g1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13.进一步,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降压单元和整流单元,所述降压单元为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市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为供电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整流单元为全桥整流,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二次绕组连接,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为供电单元的输出端。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影视舞台照明灯具设置有红、绿、蓝、白、黄五种led灯珠阵列,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照明灯具发出的灯光颜色;此外,本技术的每一种颜色的led灯珠阵列均设置为“一用一备”,同时设置有自动切换单元,可同一种颜色的其中一组led灯珠阵列不工作时,另外一种led灯珠进入工作模式,提高影视舞台照明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6.图1为本技术的led灯珠阵列的电路原理图。
17.图2为本技术的恒流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18.图3为本技术的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19.图4为本技术的供电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绿蓝白黄led五种光源制造影视舞台智慧照明灯具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色led灯珠阵列、绿色led灯珠阵列、蓝色led灯珠阵列、黄色led灯珠阵列和白色led灯珠阵列、调光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通过转换输出led灯珠阵列和调光单元的工作电压,所述调光单元用于控制照明灯具的发出的光源颜色并可根据调光命令进行调光;
22.其中,所述红色led灯珠阵列、绿色led灯珠阵列、蓝色led灯珠阵列、黄色led灯珠阵列和白色led灯珠阵列均包括两组串联的led灯珠阵列和自动切换单元;因每一种颜色的led灯珠均具备两组串联的led灯珠阵列和自动切换单元,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具包括10组led灯珠阵列,红、绿、蓝、白、黄每一种颜色分别有两组led阵列,即同色系的led灯珠阵列均有两组并联的led灯珠;
23.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切换单元包括第一组led灯珠、第二组led灯珠、光耦g2、电阻r4和三极管q4,其中,第一组led灯珠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led发光二极管串联,光耦g2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组led灯珠的阳极和阴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光耦g2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光耦g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光耦g1的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电阻r4接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二组led灯珠的阴极和接地端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接地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4和光耦g2的三极管的发射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所述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
24.其工作原理如下:
25.当第一组led灯组正常工作时,光耦g2导通,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为高电压,三极管q4截止,第一组led灯组与光耦g1连接,由第一组led灯组正常发光;当第一组led灯组无法正常工作是,光耦g2截止,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为低电压,三极管q4导通,第二组led灯组与光耦g1连通,有第二组led灯组工作,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一用一备”的同色系led灯珠,当其中一组led灯珠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启动备用led灯珠,提高了影视舞台照明灯具的可靠性。
26.本技术提供的影视舞台照明灯具设置有红、绿、蓝、白、黄五种led灯珠阵列,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照明灯具发出的灯光颜色;此外,本技术的每一种颜色的led灯珠阵列均设置为“一用一备”,同时设置有自动切换单元,可同一种颜色的其中一组led灯珠阵列不工作时,另外一种led灯珠进入工作模式,提高影视舞台照明灯的可靠性。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恒流单元,如图2所示,所述恒流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mos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供电单元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mos管q1的源极为恒流单元的输出端,电阻r2的一端与供电单元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电阻r3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基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mos管q1为n道沟增强型mos管。
28.其工作原理如下:
29.mos管为压控电流源,通过控制mos关栅极电压来实现对源极电流的控制,通过三极管q3的减压降是固定的,从而恒定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当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恒定时,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路恒定,对恒定的电流源串联一个电阻r3使mos管q1的栅极的电压恒定,从而使mos管q1的源极电流恒定,实现恒流。
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调光单元包括两个并联的gp7701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其中,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sclk引脚并联,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sda引脚并联。所述调光单元还包括光耦g1,光耦g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组led灯珠阵列的阴极连接,光耦g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光耦g1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仅为了便于标定两块芯片,不构成对本实施例的限定,其中位于图片上方的为第一芯片,位于图片下方的为第二芯片,通过两块并联的芯片可控制红、绿、蓝、白、黄五种颜色的led灯珠发光和调色。因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发出的信
号功率较弱,不足以驱动三极管,故本方案中通过光耦来实现驱动,同时可形成隔离,保护芯片。
31.如图4所示,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降压单元和整流单元,所述降压单元为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市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为供电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整流单元为全桥整流,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二次绕组连接,所述全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为供电单元的输出端。
3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