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2039发布日期:2022-10-28 2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供能机构(3)、警报机构(5)、清灰机构(12),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出尘孔(2);所述供能机构(3)包括制动块(301)、转杆(302)、磁体(303)、线匝(304)、套环(305),所述制动块(301)设置在壳体(1)的下方,且制动块(301)的底部与第一安装板(10)的顶部通过螺栓(9)连接,所述螺栓(9)的底端与第二安装板(11)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所述制动块(30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部、第二容纳部、第叁容纳部、第四容纳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02)、磁体(303)、线匝(304)、套环(305)设置在第一容纳部内,所述转杆(302)的左端与磁体(303)的右侧固定连接,且转杆(302)的右端与套环(305)的左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305)的套设在发电设备(1201)输出轴的外壁上,且套环(305)的内壁与发电设备(1201)输出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线匝(304)固定安装在第一容纳部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02)的下方设置有电瓶(4),所述电瓶(4)安装在第二容纳部内,且电瓶(4)的底部与第二容纳部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机构(5)包括实验杆(501)、铁片(502)、螺旋弹簧(503)、蜂鸣器(504),所述实验杆(501)的右端位于第叁容纳部内,且实验杆(501)的左端位于第四容纳部内,所述第四容纳部的内部设置有铁片(50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片(502)的右侧与实验杆(50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铁片(502)的顶端与第四容纳部内壁的顶部开设的限位槽一滑动连接,且铁片(502)的底端与第四容纳部内壁的底部开设的限位槽二滑动连接,所述铁片(502)的左侧与螺旋弹簧(50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弹簧(503)的左端与连接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6)右端的外壁与第四容纳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连接板(6)的上设置有导电套(7)。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杆(501)右端的下方设置有橡皮带(8),所述橡皮带(8)的左侧与第叁容纳部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橡皮带(8)的右端与第叁容纳部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机构(12)包括发电设备(1201)、传动轴(1202)、扇叶(1203)、连通管(1204),所述发电设备(1201)安装在第一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之间,所述发电设备(120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120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1202)的顶端依次贯穿第一容纳部内壁的顶部、壳体(1)的底部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中,所述传动轴(1202)的外壁与壳体(1)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所述扇叶(1203)设置在壳体(1)内,且扇叶(1203)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202)顶端的外壁上,所述连通管(1204)安装在扇叶(1203)的上方,所述连通管(1204)的左端与壳体(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连通管(1204)的右端与壳体(1)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1204)中部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13),且连通管(120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出气孔(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供能机构、警报机构、清灰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出尘孔;所述供能机构包括制动块、转杆、磁体、线匝、套环,所述制动块设置在壳体的下方,且制动块的底部与第一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的底端与第二安装板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所述制动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部、第二容纳部、第叁容纳部、第四容纳部;所述转杆、磁体、线匝。该具有多功能的通信设备,通过转动制动块可以使转杆、磁体、线匝一起转动。线匝一起转动。线匝一起转动。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聚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5
技术公布日:2022/10/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