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N层库位叠加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8894发布日期:2021-08-20 20:3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N层库位叠加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n层库位叠加风道系统,属于软包锂电池分容测试设备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软包锂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在锂电池的测试工序中,分容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分容是对已激活的锂电池进行几个满负荷的充放电循环过程,测试锂电池的内阻、充放电容量,一是用来淘汰质量有问题的(如容量过低、自放电过大、内阻过大)电池,二是对电池按容量与内组进行分组,以挑选性能相接近的电池来组成电池组。在分容测试过程中,锂电池自身会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而发热,除此之外,测试设备运行中也会有大量的热产生。因此,在锂电池设备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将设备内部的热量排出。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所需要测试的锂电池较多,而测试设备所占的空间也比较大,为了节省空间,我们会将测试设备进行垂直叠层,这样可以极大的节省了空间,但同时存在散热难、设备温度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n层库位叠加风道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十层以上测试设备的散热问题,且每层测试设备独立排风,以保证测试设备排风量一致,且达到设备每层运行温度一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n层库位叠加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层依次从下到上叠加在一起的库位叠加风道,分别为第一层风道、第二层风道、…,第n层风道;每层所述库位叠加风道设有一风道腔,且所述风道腔的轮廓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库位叠加风道的前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进风口,所述库位叠加风道的底板和顶板上均设有通风口;每个所述库位叠加风道的侧壁嵌装排风设备;

n层所述库位叠加风道共分为n组,从下到上依次命名为第一组、…第i组…、第n组库位叠加风道,同组所述库位叠加风道的风道腔内部结构一致,并通过相应通风口保持相邻两层库位叠加风道的风道腔上下相互连通,第i组库位叠加风道的风道腔并排分隔成i个相互独立的独立风道,第i组库位叠加风道的独立风道各对应连通第(i+1)组的一条独立风道,拼成相互独立的第i组排风道;第n组库位叠加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n+1)个相互独立的独立风道,且第n、(n+1)个独立风道为第n组排风道,且所述i组排风道以及n组排风道的排风量相等,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1~(n-1)的正整数,i为1~(n-1)的正整数。

进一步,n=10,n=7。

进一步,第1组的所述库位叠加风道包括第一层风道与第二层风道,所述第一层风道的风道腔和所述第二层风道的风道腔外形一致,横截面均为方形,所述第一层风道的风道腔和所述第二层风道的风道腔互通,形成相互连通的1组排风道。

进一步,第2组的库位叠加风道包括第三层风道与第四层风道,所述第三层风道和所述第四层风道的风道腔形成上下互通的第2组排风道,且所述第三层风道和所述第四层风道的风道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一致,所述三层风道和所述第四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两个并排且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且第一风道与下方的第1组排风道相连通。

进一步,第3组包括第五层风道与第六层风道,所述第五层风道和所述第六四层风道的风道腔上下相互连通形成第3组排风道,且所述第五层风道和所述第六层风道的风道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一致,所述第五层风道和所述第六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三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三风道、第四风道和第五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和所述第五风道分列于所述第四风道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三风道与下方的第一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五风道与下方的第二风道相连通;

进一步,第4组包括第七层风道,所述第七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四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六风道、第七风道、第八风道和第九风道,所述第六风道和所述第九风道分列于所述第七风道以及第八风道的两侧,并且所述第六风道与下方的第三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九风道与下方的第五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七风道与下方的第四风道相连通。

进一步,第5组包括第八层风道,所述第八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五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十风道、第十一风道、第十二风道、第十三风道和第十四风道,所述第十风道和所述第十四风道分列于风道腔的两侧,并且所述第十风道与下方的第六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一风道与下方的第七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二风道与下方的第六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三风道与下方的第八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四风道与下方的第九风道相连通;

进一步,第6组包括第九层风道,所述第十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六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十五风道、第十六风道、第十七风道、第十八风道、第十九风道和第二十风道,所述第十五风道和所述第二十风道分列于风道腔的两侧,并且所述第十五风道与下方的第十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六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一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七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二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八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三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风道与下方的第十四风道相连通。

进一步,第7组包括第十层风道,所述第十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八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二十一风道、第二十二风道、第二十三风道、第二十四风道、第二十五风道、第二十六风道、第二十七风道和第二十八风道,所述第二十一风道和所述第二十八风道分列于风道腔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二十一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五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二风道与下方的第十六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三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七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四风道与下方的第十八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五风道、第二十六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九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八风道与所述二十风道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第二十四风道、第二十八风道均为梯形风道,所述第二十五风道~所述第二十七风道均为三角形风道,且所述第二十五风道、所述第二十六风道分列于所述第二十七风道两侧,三者共同拼成梯形风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每一层的风道单独分开,以保证十层测试设备排风量一致,且达到设备每层运行温度一致;当测试设备进行多层叠加时,每层测试设备由驱动箱独立排出热风,然后热风由每层风道单独排出,避免了热风积压的问题,且解决了设备温度不一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软包电池的十层库位叠加风道系统的主视图;

图2软包电池的十层库位叠加风道系统的俯视图;

图3软包电池的十层库位叠加风道系统的右视图;

图4该风道系统的第1组风道的主视图;

图5该风道系统的第1组风道的俯视图;

图6该风道系统的第1组风道的右视图;

图7该风道系统的第2组风道的主视图;

图8该风道系统的第2组风道的俯视图;

图9该风道系统的第2组风道的右视图

图10该风道系统的第3组风道的主视图;

图11该风道系统的第3组风道的俯视图;

图12该风道系统的第3组风道的右视图

图13该风道系统的第4组风道的主视图;

图14该风道系统的第4组风道的俯视图;

图15该风道系统的第4组风道的右视图

图16该风道系统的第5组风道的主视图;

图17该风道系统的第5组风道的俯视图;

图18该风道系统的第5组风道的右视图

图19该风道系统的第6组风道的主视图;

图20该风道系统的第6组风道的俯视图;

图21该风道系统的第6组风道的右视图

图22该风道系统的第7组风道的主视图;

图23该风道系统的第7组风道的俯视图;

图24该风道系统的第7组风道的右视图;

图中箭头方向为热气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附图: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包电池的n层库位叠加风道系统,包括十层依次从下到上叠加在一起的库位叠加风道,分别为第一层风道1、第二层风道2、…,第十层风道10;每层所述库位叠加风道设有一风道腔,且所述风道腔的轮廓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库位叠加风道的前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进风口1a,所述库位叠加风道的底板和顶板上均设有通风口;每个所述库位叠加风道的侧壁嵌装排风设备1b;

十层所述库位叠加风道共分为7组,从下到上依次命名为第一组、…第i组…、第7组库位叠加风道,同组所述库位叠加风道的风道腔内部结构一致,并通过相应通风口保持相邻两层库位叠加风道的风道腔上下相互连通,第i组库位叠加风道的风道腔并排分隔成i个相互独立的独立风道,第i组库位叠加风道的独立风道各对应连通第(i+1)组的一条独立风道,拼成相互独立的第i组排风道;第7组库位叠加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8个相互独立的独立风道,且第7、8个独立风道为第7组排风道,且所述i组排风道以及7组排风道的排风量相等,其中i为1~6的正整数。

第1组的所述库位叠加风道包括第一层风道与第二层风道,所述第一层风道的风道腔和所述第二层风道的风道腔外形一致,横截面均为方形,所述第一层风道的风道腔和所述第二层风道的风道腔互通,形成相互连通的第1组排风道11。

第2组的库位叠加风道包括第三层风道与第四层风道,所述第三层风道和所述第四层风道的风道腔形成上下互通的第2组排风道,且所述第三层风道和所述第四层风道的风道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一致,所述三层风道和所述第四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两个并排且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并且第一风道与下方的第1组排风道11相连通。

第3组包括第五层风道与第六层风道,所述第五层风道和所述第六四层风道的风道腔上下相互连通形成第3组排风道,且所述第五层风道和所述第六层风道的风道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一致,所述第五层风道和所述第六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三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三风道31、第四风道32和第五风道33,所述第三风道和所述第五风道分列于所述第四风道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三风道与下方的第一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五风道与下方的第二风道相连通;

第4组包括第七层风道,所述第七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四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六风道41、第七风道42、第八风道43和第九风道44,所述第六风道和所述第九风道分列于所述第七风道以及第八风道的两侧,并且所述第六风道与下方的第三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九风道与下方的第五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七风道与下方的第四风道相连通。

第5组包括第八层风道,所述第八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五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十风道51、第十一风道52、第十二风道53、第十三风道54和第十四风道55,所述第十风道和所述第十四风道分列于风道腔的两侧,并且所述第十风道与下方的第六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一风道与下方的第七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二风道与下方的第六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三风道与下方的第八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四风道与下方的第九风道相连通;

第6组包括第九层风道,所述第十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六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十五风道61、第十六风道62、第十七风道63、第十八风道64、第十九风道65和第二十风道66,所述第十五风道和所述第二十风道分列于风道腔的两侧,并且所述第十五风道与下方的第十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六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一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七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二风道相连通;所述第十八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三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风道与下方的第十四风道相连通。

第7组包括第十层风道,所述第十层风道的风道腔分隔成八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二十一风道71、第二十二风道72、第二十三风道73、第二十四风道74、第二十五风道75、第二十六风道76、第二十七风道77和第二十八风道78,所述第二十一风道和所述第二十八风道分列于风道腔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二十一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五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二风道与下方的第十六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三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七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四风道与下方的第十八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五风道、第二十六风道与下方的第十九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十八风道与所述二十风道相连通。

所述第一风道~第二十四风道、第二十八风道均为梯形风道,所述第二十五风道~所述第二十七风道均为三角形风道,且所述第二十五风道、所述第二十六风道分列于所述第二十七风道两侧,三者共同拼成梯形风道。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