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061259发布日期:2021-12-17 23:0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源适配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稳压电源,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包括仪器仪表、测控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供电,还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电源适配器具有高效率、低功耗、体积小、重量轻等显著特点,已经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
3.目前使用的电源适配器多是在组装和线路接通之后,将其放置在桌上、地面上等位置,或者使其直接悬置于空中,这样会对使用者的日常使用产生影响,同时,现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使用双面胶、挂钩等物件,将电源适配器置于墙面上,这种方式在节省空间同时,还不会对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不过目前使用电源适配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点:目前使用的电源适配器不方便使用者安装在墙面或者置物架上,且使用粘胶的方式进行固定,不便于后期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以改善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包括承载组件和固定组件。
6.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壳体、盖板和电源适配器本体,所述壳体呈开口设置,所述盖板铰接于所述壳体开口处,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的电线配合的槽孔,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块,所述壳体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处于所述滑槽两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滑动块、第一连接块、第一弧形板、第一固定块、第二滑动块、第二连接块、第二弧形板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均呈圆球形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块侧壁,所述第一弧形板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端部,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弧形板侧壁,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块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块侧壁,所述第二弧形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端部,所述第二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端部,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外周均与所述限位块侧壁相抵触,所述第一连
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处于两个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贯穿孔。
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壁对称安装有两个减震件,两个所述减震件的侧壁均与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的侧壁相抵触。
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减震件均包括弹簧、平板和柔性垫,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平板安装于所述弹簧端部,所述柔性垫安装于所述平板侧壁,所述柔性垫与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侧壁相抵触。
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底部安装有若干吸盘,所述壳体内部底部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侧壁与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底部相抵触。
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侧开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块配合的沉头槽。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顶部滑动插接安装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端部与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顶部相抵触,所述限位片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限位片的截面呈l型设置,所述限位片侧壁与所述壳体侧壁平齐。
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呈透明设置,所述盖板侧壁开设有若干换气孔,若干所述换气孔的位置与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呈相对设置。
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侧壁均安装有防滑垫。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墙壁上确定将要固定壳体的位置,然后标上记号;再使用打孔机在标上记号的位置打孔,打孔的数量与第一贯穿孔的数量相等;之后滑动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进一步的使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位置发生改变,然后使得四个第一贯穿孔的位置与打孔机打出的孔位置相对;再插入膨胀螺丝,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固定在墙面,进一步的使得壳体固定在墙面。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置物架上确定将要固定壳体的位置;然后转动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弧面相对;再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将置物架的柱子夹在中间,进一步的使用一根螺纹杆穿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第一贯穿孔,再使用第二根螺纹杆穿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贯穿孔;之后使用螺帽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对置物架的柱子的压力增加,进而加大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与置物架的柱子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将壳体固定在置物架的柱子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设计的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使用时,当需要电源适配器安装在墙面上时,首先将电源适配器本体放在壳体中,之后关上盖板,之后滑动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进一步的使得第一连接块、
第二连接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位置发生改变,然后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侧壁与墙面相抵触,再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贯穿孔,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固定在墙面上,进而将电源适配器固定在墙壁上。
17.当需要将电源适配器固定在置物架上时,首先使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均脱离凹槽,且使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均垂直于壳体侧壁,再滑动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使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互靠近,进而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相互靠近,进一步的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将置物架的柱子夹在中间,然后使用螺纹杆穿过第一贯穿孔,再安装上螺帽,在螺帽与螺纹杆的配合下,加大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对置物架的柱子的压力,进而加大摩擦力,进而将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固定在置物架上,进一步的将电源适配器固定在置物架侧壁。
18.通过上述步骤,避免了使用双面胶将电源适配器安装在墙面上或者置物架上,通过螺钉安装,便于后期的拆卸,且通过相同的组件就可以将电源适配器安装在墙面或者置物架上,且便于在墙面和置物架上来回更换。
附图说明
19.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的固定组件折叠时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的固定组件展开时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的侧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的滑槽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的电源适配器本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安装在墙面时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安装在置物架时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20.图中:100、承载组件;110、壳体;111、减震件;1111、弹簧;1112、平板;1113、柔性垫;112、吸盘;113、减震垫;114、沉头槽;115、限位片;1151、第二贯穿孔;120、盖板;121、换气孔;130、电源适配器本体;140、槽孔;150、滑槽;160、限位块;170、凹槽;200、固定组件;210、第一滑动块;211、防滑垫;220、第一连接块;221、第一贯穿孔;230、第一弧形板;240、第一固定块;250、第二滑动块;260、第二连接块;270、第二弧形板;280、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
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3.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7.实施例1请参阅图1

图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承载组件100和固定组件200,承载组件100便于固定组件200的安装,固定组件200用于将承载组件100固定在地面或者墙面。
28.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承载组件100包括壳体110、盖板120和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壳体110呈开口设置,盖板120铰接于壳体110开口处,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安装于壳体110内部,壳体110侧壁开设有与电源适配器本体130的电线配合的槽孔140,槽孔140便于电源适配器本体130的电线穿过,壳体110侧壁开设有滑槽150,滑槽150便于固定组件200的安装且便于固定组件200的滑动,滑槽150侧壁对称设置有有两个限位块160,两个限位块160与壳体110为一体结构,限位块160与壳体110相互配合对固定组件200进行限位,防止固定组件200脱离滑槽150,壳体110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170,两个凹槽170分别处于滑槽150两端,具体实施时,凹槽170一方面用于对固定组件200进行限位,防止固定组件200从滑槽150的两端脱离滑槽150,另一方面用于固定组件200折叠。
29.具体实施时,壳体110内壁对称使用螺钉安装有两个减震件111,两个减震件111的侧壁均与电源适配器本体130的侧壁相抵触,减震件111用于避免电源适配器本体130与壳体110发生碰撞,进而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30进行有效保护。
3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减震件111均包括弹簧1111、平板1112和柔性垫1113,弹簧1111使用螺钉安装于壳体110内壁,平板1112使用螺钉安装于弹簧1111端部,柔性垫1113胶粘安装于平板1112侧壁,柔性垫1113与电源适配器本体130侧壁相抵触,具体实施时,当壳体110掉落时,弹簧1111与柔性垫1113相互配合可有效的减小震动,进而对电源适配器本体
130进行有效的保护,且通过两个弹簧1111,可以适配于不同型号的电源适配器本体130,便于对不同型号的电源适配器本体130进行夹持,具体实施时,柔性垫1113设置为橡胶垫。
31.具体实施时,壳体110底部胶粘安装有若干吸盘112,吸盘112便于直接将壳体110放在桌面上,且通过吸盘112的吸力,可以加强壳体110与桌面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有效的增强壳体110的稳定性,壳体110内部底部安装有减震垫113,减震垫113侧壁与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底部相抵触,具体实施时,减震垫113设置为橡胶垫,有效的增强电源适配器本体130与壳体110之间的柔性程度,进而有效的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30进行保护。
3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侧壁开设有与固定组件200配合的沉头槽114,沉头槽114便于固定组件200的收储,进而有效的减小壳体110与固定组件200的占用空间。
3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顶部滑动插接安装有限位片115,限位片115端部与电源适配器本体130顶部相抵触,具体实施时,限位片115与壳体110底相配合,有效的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30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限位片115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151,限位片115的截面呈l型设置,限位片115侧壁与壳体110侧壁平齐,具体实施时,通过第二贯穿孔1151将限位片115固定在墙面,进而将壳体110固定在墙面,进一步的将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固定在墙面,与固定组件200 相互配合可以对壳体110进行更好的固定,进而有效的增强壳体110与墙面之间的连接强度。
34.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0呈透明设置,便于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30进行观看,进而便于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30进行检修,盖板120侧壁开设有若干换气孔121,若干换气孔121的位置与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呈相对设置,换气孔121用于使得壳体110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连通,进而便于电源适配器本体130的散热。
35.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7和图8,固定组件200包括第一滑动块210、第一连接块220、第一弧形板230、第一固定块240、第二滑动块250、第二连接块260、第二弧形板270和第二固定块280,第一滑动块210和第二滑动块250均呈圆球形设置,第一滑动块210滑动安装于滑槽150内部,具体实施时,第一滑动块210设置为圆球形,使得第一滑动块210在滑槽150中便于滑动和转动,便于变换第一滑动块210的位置,第一连接块220焊接安装于第一滑动块210侧壁,第一弧形板230使用螺钉安装于第一连接块220端部,第一固定块240使用螺钉安装于第一弧形板230侧壁,第二滑动块250滑动安装于滑槽150内部,具体实施时,第二滑动块250呈圆球形设置,使得第二滑动块250在滑槽150中便于转动和滑动,第二连接块260焊接安装于第二滑动块250侧壁,第二弧形板270使用螺钉安装于第二连接块260端部,第二固定块280使用螺钉安装于第二弧形板270端部,第一滑动块210和第二滑动块250外周均与限位块160侧壁相抵触,限位块160对第一滑动块210和第二滑动块250进行限位,进而有效的防止第一滑动块210和第二滑动块250脱离滑槽150,第一连接块220和第二连接块260分别处于两个凹槽170中,第一连接块220、第一固定块240、第二连接块260和第二固定块280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贯穿孔221;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将壳体110固定在墙面上时,使用螺钉穿过第一贯穿孔221,再将螺钉安装到墙面上,进而完呈对第一连接块220、第一固定块240、第二连接块260和第二固定块280的固定,进而将壳体110固定在墙面上,进而将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固定在墙面上;当需要将壳体110固定在置物架上时,首先使得第一连接块220和第二连接块260
均脱离凹槽170,且使得第一连接块220和第二连接块260均垂直于壳体110侧壁,再滑动第一滑动块210和第二滑动块250,使得第一连接块220和第二连接块260相互靠近,进而使得第一弧形板230和第二弧形板270相互靠近,进一步的使得第一弧形板230和第二弧形板270将置物架的柱子夹在中间,然后使用螺纹杆穿过第一贯穿孔,再安装上螺帽,在螺帽与螺纹杆的配合下,加大第一弧形板230和第二弧形板270对置物架的柱子的压力,进而加大摩擦力,进而将第一弧形板230和第二弧形板270固定在置物架上,进而将壳体110固定在置物架上,进一步的将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固定在置物架上。
36.具体实施时,壳体110侧开设有两个与第一连接块220、第一弧形板230、第一固定块240、第二连接块260、第二弧形板270和第二固定块280配合的沉头槽114,当没有投入使用时,转动并滑动第一滑动块210和第二滑动块250,使得第一连接块220、第一弧形板230、第一固定块240、第二连接块260、第二弧形板270和第二固定块280处于沉头槽114中,完成对第一连接块220、第一弧形板230、第一固定块240、第二连接块260、第二弧形板270和第二固定块280的收储,进而有效的减小壳体110、第一连接块220、第一弧形板230、第一固定块240、第二连接块260、第二弧形板270和第二固定块280的占用空间。
3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220、第一弧形板230、第一固定块240、第二连接块260、第二弧形板270和第二固定块280侧壁均安装有防滑垫211,防滑垫211设置为橡胶垫,具体实施时,防滑垫211有效的增加第一连接块220、第一弧形板230、第一固定块240、第二连接块260、第二弧形板270和第二固定块280与置物架支架的摩擦力,进而有效的进行防滑,进而更好的将壳体110固定在置物架上。
38.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需要将壳体安装在墙面时,首先在墙壁上确定将要固定壳体的位置,然后标上记号,便于后续的工作;再使用打孔机在标上记号的位置打孔,打孔的数量与第一贯穿孔的数量相等;之后滑动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进一步的使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位置发生改变,然后使得四个第一贯穿孔的位置与打孔机打出的孔位置相对;再插入膨胀螺丝,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固定在墙面,进一步的使得壳体固定在墙面,进而将电源适配器本体固定在墙面侧壁。
39.一种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需要将壳体固定在置物架上时,首先在置物架上确定将要固定壳体的位置;然后转动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弧面相对;再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将置物架的柱子夹在中间,进一步的使用一根螺纹杆穿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第一贯穿孔,再使用第二根螺纹杆穿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贯穿孔;之后使用螺帽使得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对置物架的柱子的压力增加,进而加大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与置物架的柱子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将壳体固定在置物架的柱子上,进而将电源适配器本体固定在置物架上。
40.具体的,该挂架一体式外接电源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需要电源适配器安装在墙面上时,滑动第一滑动块210和第二滑动块250,进一步的使得第一连
接块220、第二连接块260、第一固定块240和第二固定块280的位置发生改变,然后将第一连接块220、第二连接块260、第一固定块240和第二固定块280侧壁与墙面相抵触,再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贯穿孔221,将第一连接块220、第二连接块260、第一固定块240和第二固定块280固定在墙面上,进而将壳体110固定在墙壁上,进而将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固定在墙壁上。
41.当需要将电源适配器固定在置物架上时,首先使得第一连接块220和第二连接块260均脱离凹槽170,且使得第一连接块220和第二连接块260均垂直于壳体110侧壁,再滑动第一滑动块210和第二滑动块250,使得第一连接块220和第二连接块260相互靠近,进而使得第一弧形板230和第二弧形板270相互靠近,进一步的使得第一弧形板230和第二弧形板270将置物架的柱子夹在中间,然后使用螺纹杆穿过第一贯穿孔221,再安装上螺帽,在螺帽与螺纹杆的配合下,加大第一弧形板230和第二弧形板270对置物架的柱子的压力,进而加大摩擦力,进而将第一弧形板230和第二弧形板270固定在置物架上,进而将壳体110固定在置物架侧壁,进一步的将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固定在置物架侧壁。
42.通过上述步骤,避免了使用双面胶将电源适配器安装在墙面上或者置物架上,通过螺钉安装,便于后期的拆卸,且通过相同的组件就可以将电源适配器安装在墙面或者置物架上,且便于在墙面和置物架上来回更换。
43.需要说明的是:电源适配器本体130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44.电源适配器本体130其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4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