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发热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8326发布日期:2021-12-22 14:5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暖发热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加热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暖发热膜。


背景技术:

2.电热采暖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中,其中,电热膜是常用的电热装置之一。
3.电热膜是一种平面加热元件,当电热膜回填水泥砂浆并开始工作时,电热膜与水泥砂浆形成分布电容结构,产生感应电压和相应的漏电流进入地;电热膜加热系统包括电流互感器,由于分布电容结构,电流互感器中两根导线上的电流不平衡,漏电释放感应电压,导致电热膜加热系统中的断路器长期处于打开状态无法闭合,即电热膜正常运行时,电热膜加热系统的漏电保护开关无法正常使用,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电热膜使用时的稳定度和安全度。
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暖发热膜,可确保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从而确保电热膜加热系统正常工作。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地暖发热膜,包括吸收层和发热膜,所述吸收层包括低电阻材料层和绝缘层,所述发热膜的一侧设置有零线,所述发热膜的另一侧设置有火线,所述低电阻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发热膜之间,所述低电阻材料层的一侧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低电阻材料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零线存在一定间距。
8.所述的地暖发热膜中,还包括抗扭曲层,所述抗扭曲层设置于所述发热膜的顶部。
9.所述的地暖发热膜中,还包括保温阻燃层,所述保温阻燃层设置于所述抗扭曲层的顶部。
10.所述的地暖发热膜中,还包括上盖和底壳,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卡合连接,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保温阻燃层、抗扭曲层、发热膜以及所述吸收层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11.所述的地暖发热膜中,所述发热膜的宽度为330毫米,所述低电阻材料层的宽度为240毫米,所述绝缘层的宽度为260毫米。
12.所述的地暖发热膜中,所述低电阻材料层为铝箔层,所述绝缘层为pet聚酯薄膜层。
13.所述的地暖发热膜中,所述抗扭曲层为纤维网,所述保温阻燃层为聚氨酯保温阻燃层,所述上盖为采用金属制成的上盖,所述底壳为采用金属制成的底壳。
14.所述的地暖发热膜中,所述发热膜的一端连接有防水套筒,所述零线与所述火线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水套筒内。
15.有益效果: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暖发热膜,包括吸收层,吸收层为分布电容电流吸收层;当地暖发热膜正常工作时,吸收层吸收产生的漏电流,通过火线返回发热膜,电流互感器两根导线上的电流平衡,不释放感应电压,使断路器保持闭合状态,确保电热膜加热系统正常工作;当地暖发热膜出现漏电问题时,漏电流通过绝缘层,破坏电流互感器中的电流平衡,断路器断开,触发漏电保护开关,确保电热膜加热系统工作时的安全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地暖发热膜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发热膜、低电阻吸收层和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吸收层、11

低电阻材料层、12

绝缘层、2

发热膜、21

火线、22

零线、23

防水套筒、3

抗扭曲层、4

保温阻燃层、5

上盖、6

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暖发热膜,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暖发热膜,包括吸收层1和发热膜2,所述吸收层1包括低电阻材料层11和绝缘层12,所述发热膜2的一侧设置有零线22,所述发热膜2的另一侧设置有火线21,所述低电阻材料层11设置于所述绝缘层12与所述发热膜2之间,所述低电阻材料层11的一侧与所述火线21连接,所述低电阻材料层11的另一侧与所述零线22存在一定间距。
23.本技术公开的地暖发热膜,包括吸收层1,吸收层1为分布电容电流吸收层;当地暖发热膜正常工作时,吸收层1吸收产生的漏电流,并通过火线21返回发热膜2,电流互感器两根导线上的电流平衡,不释放感应电压,使断路器保持闭合状态,确保电热膜加热系统正常工作;当地暖发热膜出现漏电问题时,漏电流通过绝缘层12,破坏电流互感器中的电流平衡,断路器断开,触发漏电保护开关,确保电热膜加热系统工作时的安全度。
24.即本技术公开的地暖发热膜,通过发热膜2与低电阻材料层11共用火线21,可吸收发热膜2与水泥砂浆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结构所产生的漏电流,避免漏电保护开关误动作,提高电热膜加热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此外,低电阻材料层11与零线22不接触,低电阻材料层11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层12,当地暖发热膜自身存在漏电问题时,断路器断开,可触发漏电保护开关,提高电热膜加热系统工作时的安全度。
2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的地暖发热膜还包括抗扭曲层3,所述抗扭曲层3设置于所述发热膜2的顶部;设置抗扭曲层3,降低地暖发热膜使用时出现变形问题的概率,提高地暖发热膜使用时的稳定度。
26.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的地暖发热膜还包括保温阻燃层4,所述保温阻燃层4
设置于所述抗扭曲层3的顶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5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保温阻燃层4喷涂于所述凹槽的表面;设置保温阻燃层4,起阻燃作用,提高地暖发热膜工作时的安全度;此外,保温阻燃层4的设置,使地暖发热膜具备保温功能,从而使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无需铺设专门的保温材料层,提高了施工效率。
27.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的地暖发热膜还包括上盖5和底壳6,所述上盖5与所述底壳6卡合连接,所述上盖5与所述底壳6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保温阻燃层4、抗扭曲层3、发热膜2以及所述吸收层1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上盖5和底壳6连接形成稳定的壳体结构,起保护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上盖5焊接,所述底壳6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
2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发热膜2的宽度为330毫米,所述低电阻材料层11的宽度为240毫米,所述绝缘层12的宽度为260毫米;发热膜2的一侧、低电阻吸收层1的一侧以及绝缘层12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上,低电阻吸收层1的另一侧以及绝缘层12的另一侧分别与发热膜2的另一侧存在一定间距;采用240毫米宽的低电阻材料层11,在确保对分布电容电流进行有效吸收的同时节省制作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29.进一步地,所述低电阻材料层11为铝箔层,所述绝缘层12为pet聚酯薄膜层。
30.进一步地,所述抗扭曲层3为纤维网,所述保温阻燃层4为聚氨酯保温阻燃层,所述上盖5为采用金属制成的上盖,所述底壳6为采用金属制成的底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5和所述底壳6均采用铝板制成,具有整体轻便的优点,且可增大地暖发热膜的整体强度,降低地暖发热膜使用时出现变形问题的概率;此外,在保温阻燃层4发泡过程中,上盖5起隔离溢出的作用,提高了地暖发热膜使用时的安全度。
31.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膜2的一端连接有防水套筒23,所述零线22与所述火线21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水套筒23内;发热膜2一侧设置的零线22以及发热膜2另一侧设置的火线21通过所述防水套筒23与外部机构电性连接;防水套筒23对零线22和火线21起保护作用,提高地暖发热膜使用时的安全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套筒23采用橡胶制成,所述防水套筒23与所述发热膜2胶接。
32.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